我國公務員的權力有哪些***2***

  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是保證權力廉潔、預防腐敗的迫切需要。權力觀問題,始終與權力的廉潔與否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絡。腐敗問題的發生,無不是權力腐敗的表現,而權力腐敗的出現,又在很大程度上由權力觀錯誤所致。大量事實證明,一個領導幹部如果在權力觀上出現偏差,把權力視為謀取個人私利的工具,就必然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出現失誤,把權力變成中飽私囊的手段。因此,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迫切要求廣大幹部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尤為重要的是,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是預防腐敗的一道牢固防線。近年來,我們黨反覆強調,反腐倡廉要堅持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不斷提高預防腐敗的能力和水平。預防腐敗需要多種措施,而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則是一項非常有效的重大舉措。只要正確的權力觀真正樹立起來了,能夠在廣大幹部中蔚然成風,能夠成為行使權力的行為準則,就一定能夠減少腐敗的發生。 怎樣樹立正確的權力觀

  一、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必須強化“公僕”意識 “公僕”意識實際就是黨的意識。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就決定了人民群眾既是國家權力的主人,又是國家權力服務和受益的物件。因此在我國,權力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工具,其核心和實質就是“服務”,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謀利益。那麼掌握權力的領導幹部就應責無旁貸地時刻擺正“主僕”位置,甘當人民的“公僕”。而不是為一己私利把手中的權力私有化甚至商品化,那些身居高位的腐敗分子,就是因為沒有把權力看作為人民服務的工具,而是作為個人謀取私利的資本,結果在“權力關”前敗下陣來。馬克思曾說過執政黨最大的危險就是脫離群眾,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那麼要想保證我們的源泉永不衰竭,就要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為民掌好權,為民用好權,一切為民,一切圍民。時刻體察民情、瞭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把群眾安危冷曖放在心上,誠心誠意為群眾謀利益。只有殫精竭慮,一心為民,我們的權力才能真正發揮作用,才能維護我們的衣食父母;才能擺正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係,正確對待個人的名譽、地位和利益,做到居上而不驕,處下而不憂,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縛,不為權所動,不為欲所惑,自覺地為黨盡責,為民分憂。

  二、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必須強化“自律”意識。 所謂自律,就是一種自我約束、自我提醒,即:能夠自覺地遵章守法,不做犯法違紀的事情。自律意識是維護和鞏固正確權力觀的一個重要基石。因為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使人成為“清官”流芳百世,如:焦裕祿、孔繁森。也可使人成為“貪官”遺臭萬年,如成克傑、慕綏新。領導幹部要想把握好這個界線,就要靠自律來時刻敲響警鐘。回想我們有些領導幹部在剛剛走上領導崗位時也是躊躇滿志,一腔熱情的,但就是由於在瞬息萬千的變幻中不拘小節,缺乏自律,而逐步使權力觀甚至是人生觀一點點的錯位,而導致了無法挽回的局面。古語云:珠瑩則塵埃不能附,性明而情慾不能染也。因此領導幹部要做到兩袖清風,清正嚴明,就必須要築牢自律意識,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苦樂觀、榮辱觀,不僅僅在工作圈,還要在生活圈、社交圈及親屬圈都要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督自己。做到“自重”即時刻想到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要珍重;做到“自警”即時刻想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權力周圍佈滿了“陷阱”,要處處把握好道德、紀律、法律這三道防線;做到“自省”即要貴有自知之明,敢於正視缺點,敢於挑戰缺陷;做到“自勵”即要先天下之憂而憂,永葆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更要在錯綜複雜的新形勢下做到“慎獨”,即在沒有組織監督獨處時能夠潔身自愛,力戒貪慾,淡泊名利;“慎微”,即從細微處做起,防微杜漸,勿以惡小而為之。“慎終如始”,即要從始到終全過程都一以貫之,不能有絲毫的鬆懈和怠慢。

  三、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必須強化“責任”意識。 權力就意味著責任,而責任就意味著服務,意味著奉獻。所以說權力觀就是責任觀,要想樹立正確的權力觀首要的就是要樹起強烈的責任意識。而有的領導幹部只看到了“權”和“利”,一味地去享受其帶來的種種“好處”,或一味地追求形式主義,以誇大自身的政績來證明自身的“責任”,卻看不到權力實際就等同於責任,就等同於奉獻。從古到今,一切有所作為的仁人志士,在其成長的道路上都不乏責任的動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造就了無數民族英雄,對國家與民眾的高度責任感,既能給人以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智慧,又能幫助人不斷修正前進的方向,有效地抗拒金錢與美色的誘惑。一名領導幹部,只有盡到對國家的責任,才能是好公民;盡到對下屬的責任,才能是好領導。履行責任的標準越高,其人生價值就可能越大。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必須從“責任”二字做起,才能去為人民、為百姓服務,才能不求索取地無私奉獻。

  四、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必須強化“監督”意識。 樹立正確的權力觀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敢於對權力的監督。對權力的監督,是領導幹部正視自身缺點的一面鏡子,這不僅僅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崇高的境界。很多領導幹部把監督看成是一種束縛手腳、不信任的消極因素,不要說自我監督,就是群眾的監督也不願接受。而任何失去監督的權力都是十分危險的,是最容易導致腐敗的。因此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就要正確地認識監督,把監督做為一種愛護、一種信任,自覺地接受來自方方面面的監督,自覺地開展自我監督,主動地營造對權力監督的氛圍。建立行之有效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增強權力運作的公開度和透明度,拓寬監督的渠道和範圍,使手中的權力真正置於監督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