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識進校園黑板報圖片

  一個人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走過彎路、犯過錯誤並不是壞事,更不是什麼恥辱,要在實踐中勇於承認和改正錯誤。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

  科普知識進校園黑板報資料:凍僵6小時復甦

  1980年12月一天午夜1時半,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氣溫降到-26℃。一位名叫瓊?希利阿德的19歲的姑娘暈倒在雪地裡,在嚴寒中躺了6小時之久,無人相助。當她被發現的時候,肢體已經凍僵了。醫生不能把她彎過來放進一個熱水盆裡去。由於組織凍結了,因此在數小時內無法把注射藥針插進她的靜脈裡去。她的體溫降到31℃,比正常體溫低6℃。心率只有12次/分。呼吸只有2-3次/分。醫生們用溫暖潤溼的衣服使她的體溫恢復正常,她得救了。醫生說,她只受到一些面板損傷,大腦並沒有損傷。

  :

  一

  二

  對大多數人來說,希利阿德小姐從嚴寒中存活似乎是不尋常的。但是醫生們說,其實這種事件並不罕見。人的身體具有很強的在極端寒冷的氣溫下存活的能力。而醫學史上談到有許多人體溫低到20℃,低於正常體溫17℃也活了下來。醫學專家是這樣解釋說,當人的體溫降低到正常以下的時候,人的身體挺象冬眠動物。冬眠是一種睡眠似的情況,它幫助熊和一些其他動物不需要食物就可以越冬。當體溫降低的時候,心率減緩,身體的所有其他活動也大大減少。這樣使得人體細胞對食物和氧氣的需要大大削減。醫生說,這種同樣的效應也可以使遇到其他情況的人們得救。那麼,如果水很冷,溺水的人常常有希望得救。一個人溺水超過4分鐘,就會使大腦受到很嚴重的損害,因為大腦得不到它所需要的氧氣。但是冰冷的水會降低人的體溫,因為這會使身體的活動減緩,大腦對氧氣的需要量遠遠低於正常情況。同時,寒冷也使體內發生化學變化,以便把僅有的氧氣送到心臟、大腦和肺部,這些部位是最需要氧來幫助人活命的。

  有時醫生給嬰兒動心臟手術的時候也採用降低體溫的方法。使嬰兒的體溫降低15.5℃,低於正常體溫的1/2。這使人體的一切活動都停下來,根本沒有血液迴圈了,這就造成一種生命暫停,一個嬰兒能在這種生命暫停的情況下維持1小時之久,在這段時間裡心臟手術可以做完,不會使嬰兒的腦子因缺氧而受到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