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進校園黑板報圖片

  勞動模範簡稱勞模,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成績卓著的勞動者,勞模進校園,讓我們學習勞模精神,尊重勞動,熱愛勞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勞模進校園黑板報,希望對大家有用。

  欣賞


  勞模進校園黑板報1

  勞模進校園黑板報2

  勞模進校園黑板報3

  勞模進校園黑板報4

  勞模進校園黑板報5

  勞模進校園黑板報相關資料1

  1. 勞動是長命百歲的藝術的必要條件之一。 舍夫雷爾

  2. 你必須在額上流汗,以資獲得你的麵包。俄國作家 列夫·托爾斯泰

  3. 不用勞力而獲得的東西,只有“貧困”。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 莎士比亞

  4. 成功=艱苦勞動+正確方法+少說空話。美籍德國猶太裔,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

  5. 勞動是生命的法則,也是它最美的果實。英國作家 劉·莫里斯 《太平盛世的頌歌》

  6. 勞動使人建立對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 前蘇聯作家 高爾基

  7. 全人類的第一個生產力就是工人,勞動者。列寧

  8. 培育出一種小花要經過幾十年的辛勤勞動。19世紀英國詩人 威·布萊克

  9. 培養青年要尊重勞動者和勞動人民的感情。前蘇聯政治家、早期國家領導人 加裡寧

  10. 平行地剝削勞動力,是資本的首要的人權。 德國哲學家 馬克思

  勞模進校園黑板報相關資料2

  推動“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

  寶鋼股份熱軋廠技能專家王軍在表彰大會間隙興奮地對記者說:“在誠實勞動、勤奮勞動的同時,要創造性勞動,發揮萬眾創新的精神,才能讓未來充滿希望。”

  在多年的反覆鑽研和艱苦付出下,王軍由一名普通的崗位輔助工成長為新時代的技術工人、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累積總結先進操作法5項、技術祕密26項,獲國家專利168項、pct國際專利申請4項,諸多創新成果每年為寶鋼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超億元。

  發明和創新總是不易。層流冷卻技術研發、高強度全密封精整矯直機支承輥技術……有的研發甚至花掉王軍10年多時間。但在他看來,樂於奉獻的人並不是一般人口中的傻子,而是“聰明人更願意做的事”。

  “工人不是僅僅靠體力工作,更需要靠智慧工作,激發一線工人創新,‘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的道路就會更快、更順。”王軍說,只要有創新意識,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發明家。

  2008年,王軍創新室成立,這一由10名一線工人、5名現場技術人員組成的團隊,在王軍的全程指導下,近年來培育出3名寶鋼工人發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