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炒股賺錢經歷

  炒股就是從事股票的買賣活動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我今天賣出股票,狠狠賺了一筆。我雖然有著十幾年的“股齡”,其實不懂炒股。那是1997年,全國各地開設了大批的證券交易市場。山東一個省開設了“魯企產權”和“淄博報價系統”兩家證券交易市場。面對這一新生事物,人們紛紛入市。我不知深淺,也湊了1萬多元,下水做起了股民。當時買進賣出的股票有“泰山特曲”、“魯穎電子”、“溫河股份”、“紹宇汽車”、“聲樂股份”等,折騰了幾個月,有賠有賺,算是深刻體會了“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這句話的含義。

  風雲突變,1997年底,國家出臺措施,整頓證券市場,除了保留上海、深圳兩家“大盤”,其餘“小盤”一律關閉。我持有的其他股票已經清倉,還有2000股“聲樂股份”,砸在了手裡。關閉之前,廠家同意以1.00元回購;我是以4.21元買進的,捨不得出手。想想不過8420元本錢,乾脆留下不賣了。

  這個“聲樂股份”,是山東沂南縣的一家制鞋企業。它的效益不錯,竟然於1999年6月9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了,程式碼是000915。我手裡的這2000支股票,鹹魚翻身,一下子成了香餑餑。我跑到濟南,在“山東證券登記有限公司”辦理了託管手續,開了一張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證券賬戶,由此成為一名正式的股民。

  按照國家規定,從“小盤”轉到“大盤”的股份,算是“內部職工股”,必須持滿3年才能出售。無可奈何,只能攥在手裡。也是運氣好,這隻股票由於盤子比較小,被山東大學看中,借“殼”上市。“聲樂股份”搖身一變,成了“山大華特”。此後股市幾次暴漲暴跌,這支股票也有漲有落,起起伏伏。我已經知道了股市的滋味,採取“鴕鳥政策”,從不過問,聽之任之。最低的時候跌到3元多,我也不以為意。

  抽調到奇石城指揮部工作以來,有一位建設局的朋友,熱衷炒股,經常談論股市行情。我也順便看看我的“山大華特”怎麼樣了。根據這位朋友的建議,我確定了一個目標價位:達到15.00元就賣掉。

  昨天上午,“山大華特”收於15.58元,我當即決定出手。冒著小雨跑到建設銀行,他們說不經營股票交易業務;終於找到政府辦公室的一位朋友幫忙,他問我賬戶密碼,我早已忘記了,說不上來;只好去“齊魯證券費縣營業部”諮詢,他們說可以辦理密碼更改手續,但是費縣改不了,要到臨沂去辦。

  今天一大早,我匆匆去了臨沂。拿著證券賬戶和身份證,排隊,填表,終於辦妥了密碼更改手續。我急忙趕回費縣,找到政府辦公室的那位朋友,請他替我賣出。他股票走勢,說可能還會上漲。我不再猶豫,堅決賣出。原來的2000支股票,經過這些年的贈股、配股,已經變成4672股了,全部清倉。以15.59元掛牌,馬上成交了。總成交金額為7283***8元,是13年前的8420元本金的8.65倍,淨賺6441***8元。不能不說算是大賺了一筆。這位朋友感嘆說,他每天買進賣出,忙忙碌碌,卻從來沒有賺過這麼多。

  總結賺錢的原因,不外乎三條:一是運氣好,先是上了大盤,後是被山東大學借殼;二是有一顆平常心,股市下跌不著急上火;三是不貪心,達到目標價位,及時出手。我這樣炒股,根本算不上炒股,真正的股民聽了,會笑掉大牙。股票一攥十幾年,誰撐得住?十幾年才賺得這些錢,也不過是利息而已。我會反過來說:股票短線買賣是投機,長期持有才是投資。買進賣出,光給國家交印花稅了。

  股票是這樣,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人生更需要站得高、看得遠,不能頭腦發熱,不能只顧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