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創業者的成功故事勵志經歷

  創業是成功的過程,成功也是一輩子的過程,看看那些創業者成功的故事,學習他們,找到自己的成功方法。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草根創業者的成功故事,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草根創業者的成功故事一

  潮農李學友微博賣菜,成最潮的農民

  新潮農民微博賣菜的創業故事

  在很多人的眼裡,微博只是那些企業家、作家、娛樂圈、上班族和自由職業者等“知識分子”玩的新潮社交工具,你怎麼也不會想到,其實農民玩起微博,比這些所謂的“知識分子”要瘋狂的多。今天要介紹的一個農民創業者,叫李學友,在新浪微博上,他有一加V的認證號,叫“潮農李學友”,李學友是典型的中國農民——勤勞、樸實、憨厚、單純。讓誰也沒想到的是,幾年前網際網路的時髦玩意兒—微博,竟然改變了這位鄉村農民的平凡生活,讓他擁有了自己的“粉絲”,被稱為“最潮的農民”,並因此上了報紙和電視……農民李學友成了“名人”。但是42歲他總愛操著一口濃重的四川腔,靦腆地說:“沒啥子沒啥子,種地的嘛!”

  粉絲通過微博“訂菜”

  2008年,李學友才剛剛學會用電腦玩“鬥地主”,在他看來,“電腦很好耍”,僅此而已。2009年,李學友學會了在網上看新聞、上“農民論壇”,他通過“看不見摸不著的網路”認識了做環保農耕的世界自然基金會志願者,得到了學習種植生態蔬菜的機會。

  種了很多年地的李學友,生平第一次知道了“不用化肥和農藥的蔬菜可以更值錢兒”,也第一次見到了神奇的“太陽能捕蟲器”。在志願者的幫助下,2010年,李學友開通了自己的微博,他看著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著,自己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一年下來,自己的微博只有1名粉絲。

  2011年的春天,李學友決定在微博上“說說自己種菜的事”。他開始寫下——“油菜長得好肥。”“我的青筍冒薹了。”“蘿蔔纓子好若人喜歡。”……

  讓李學友始料未及的是,這些看似粗糙的隻言片語竟引來了無數粉絲的圍觀,很多粉絲要求,“拍個照片看看?”“菜賣不賣啊?能不能送到家裡來嚐嚐?”“能微博訂菜不?” 。突如其來的關注讓李學友異常興奮,他學會了用手機拍照,併發到微博上。他決定用微博打廣告,把他所在的環保農耕小組的菜通過微博賣出去。但是,怎麼賣呢?李學友發了一張表格到微博上,將蔬菜圖片、價格、派送範圍明確出來,“求購!”

  但是,圍觀的多,詢問的多,看熱鬧的多,就是掏錢買的沒有。直到2011年7月,一位粉絲成為了李學友的首位客戶。粉絲通過微博“訂菜”:“油菜安逸哦,來個三斤。韭菜嫩不嫩啊?先嚐個兩斤。”

  從此,李學友的粉絲越來越多,直至今日,已經有4000人,更為難得的是,居然有30多位粉絲髮展成為了他的顧客,其餘的都是潛在客服。

  微博講述種菜故事

  李學友決定,從此每天都發三五條微博,講述自己的種菜故事,傳送最新鮮的蔬菜照片,吸引粉絲們的關注。並且,李學友給自己加了“V”,將每週一和每週四定為“送菜日”,在微博上接受“訂單”,親自為成都市區和郫縣的30多家客戶“送菜到家”。

  雖然生意有所轉好,但李學友坦言,“微博只是一種銷售辦法,很新鮮,很好耍,”並沒有給他帶來理想豐厚的收益。“現在有固定顧客30多人,一大半是微博來的,雖然不像頭兩年在虧損,但除去成本只能是略有盈餘。”再加上種子、人工、管理等成本,李學友的收入仍然微薄。“我希望微博能成為一個橋樑,讓客戶信任我們,然後,通過季度訂菜、年度訂菜的方式預付菜款,讓收入更穩定,風險更小些。”

  李學友算了一筆賬,他平均每個月往成都城區送8次菜,30位顧客不是每人每次都要,“平均一次算20個顧客,每個人5斤菜,一共100斤,其中還有近一半是我們組其他農民的,也就剩下60斤是我自己的,按照5元一斤的價錢,我的純收入有300元,減去運費還剩200元,每個月就是1600元。”

  雖然,李學友經常因為接受媒體採訪而影響了正常的生活,但他仍樂此不疲,他也在打著小算盤。“你們也給我做廣告了嘛,讓更多人知道我們,買我們的菜。”他更希望,“能吸引大客戶多買點,小散戶還是不行,買的少,送起來麻煩,還不夠跑路的成本。”

  草根創業者的成功故事二

  永州85後湘妹微信賣自制芝士條創業,月銷售40萬

  陳小鹿,85後的湖南永州妹子,剪著幹練的短髮,做過7年的化妝師,曾經為許多主持人和明星做造型化妝工作,平均月入7000元,過著小資而平靜的生活。然而,2014年初,在家養病期間,她不經意在微信朋友圈晒出的自制美食——烘焙芝士條,竟改變了她的人生:從化妝師變身為美食經營者,她的芝士條風靡了整個長沙,並創造了7天通過朋友圈銷售收入15萬的記錄,月銷售額高達40萬。

  經過近一年半的經營,她的吃貨粉絲累計近8000人,發展了20多個代理商,代理商的利潤少則兩千元,高則達4萬元。

  每月只賣7天的芝士條火爆“朋友圈”

  見到小鹿時,她正拿著兩臺手機不停地在微信上忙碌,她說:“因為現在正是我們家芝士條接訂單的時期,早上7點半起床,打包發貨到中午12點,下午就一直接單、回覆微信,都要弄到凌晨三點。”

  外界都說微商是躺在家裡刷刷朋友圈就輕鬆把錢掙了,陳小鹿笑言:“確實是這樣的,可背後的辛苦只有身邊的人才知道。”

  剛起步時,她自己一個人在家,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親力親為,常常通宵熬夜為朋友們趕製芝士條,身體吃不消,她說不想拖欠著朋友,接單了就想讓他們第一時間收到芝士條。

  為了保證芝士條的口感,她規定一個月只接單七天。陳小鹿沒接單的時間也沒閒著,通常用來研究和測試新產品、培訓代理。

  為了試味芝士條 從94斤吃到了120斤

  芝士,又稱乳酪,是牛奶經濃縮、發酵而成的奶製品,被譽為乳品中的“黃金”,特別受女性喜歡。在陳小鹿看來,只有不斷研發和測試,新品才能成功推向市場。

  從小就熱愛美食的她,曾為了試味芝士條從94斤吃到了120斤,雖然現在瘦回來了,但是還是忍不住,她說她天生一顆吃貨的心。平時常常和朋友天南地北去挖掘好吃的餐廳,包括各式各樣的烘培,長沙哪家烘培店出了新品,她一定會買回來試味,這樣可以碰撞找出更多新品靈感。

  說起美食祕訣,陳小鹿說,和市面上普通的芝士條不同,她烘焙的芝士條,原材料都是進口、新鮮的,比如法國kiri的乳酪、鐵塔的淡奶油,做出來的芝士口感明顯不同,目前共推出了三種口味,分別是香草、奧利奧和榴蓮坨。

  400人爭做代理 只選了20個

  一個人完全忙不過來,她想到了發展代理的方式。今年下半年,她在家附近小區租了一套房子,簡單裝修了一番,聘請了9個阿姨幫忙,並發展微商代理。

  “當我發朋友圈說招收代理時,報名的有400多人,我在這些人裡面選了20多人,她們大多是是銀行工作者、老師、醫生,成為我的代理就算是我的合夥人,會提供專門的銷售培訓。入夥之前,需要交一萬元押金,如果他不願意幹了,會退還押金,實行末位淘汰制,一個月至少得賣出50盒。曾有一個從來沒有任何微商經驗的代理,7天時間掙到了4萬,我都覺得很吃驚。”

  陳小鹿說,目前她的粉絲髮散至全國多個省市,由於芝士條最好冷凍,可採用泡沫板加冰塊保溫發順豐快遞,長沙市內有跑跑小哥。“以前我一個人單幹的時候,芝士條價格是98元/盒,榴蓮坨坨是128元/盒,現在工作室做起來,成本也提高了很多,但是原料我一直堅持用最好的,價格也不變,我也不會讓我的代理隨意更改價格,我想讓顧客感受到即使品牌做大了還是和以前一樣的純粹,就像是吃到朋友手工做的芝士條一樣。”

  她說沒想過開實體店,“因為既然選擇了發展代理的營銷方式就得對代理們負責,也許以後會開一個體驗店,但不售賣不盈利。”

  化妝師從小就是創業達人

  大學專業主修室內裝修設計,使陳小鹿對審美有一定的認知,她認為“美”的東西都有互通性,從室內設計到化妝師只是改變了“美”的承載體。做化妝師時大概平均月入7000元,7年間結識了許多愛美的女性,為她的創業道路提供了許多幫助。

  事實上,朋友圈賣芝士條已經不是小鹿的第一次創業,她14歲便拉起推車賣羊肉串了。

  “當時暑假在老家的超市門口擺攤,自己當廚子學著烤羊肉串,當然是以失敗告終。大學期間,坐火車去廣東進些耳環、首飾然後放上淘寶賣,行情不錯,掙到了自己的學費。因為自己後來做了化妝師,所以在淘寶上賣那種找工廠加工的化妝品,還曾出過化妝攻略,甚至還有人找我來出書,後來自己開了化妝培訓學校,陸續共收了2000多個學員。”小鹿笑言道,都說葡萄酒與芝士絕配,說不定以後還會去酒行業摸索。

  因為創業遇到了失聯多年的摯友

  每個女性創業者在創業途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困難最初是一個人單幹的時候體力不支援,完成不了那麼多訂單量。如今工作室開起來了,管理成為一個難題,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問題,這也是挑戰的樂趣。”陳小鹿說自己一直挺幸運的,不管是顧客還是身邊的朋友都很支援她,平時過年過節都能收到很多禮物,都是微信上的顧客寄過來的。

  “我有一個特別好的朋友,失去聯絡很多年,沒有電話,我有試著通過社交網路,微博、人人網等去找她,都沒有找到,後來有聽說她出國了,就沒有再找她了。突然有一天,她加我微信,找我買芝士條,繞了地球一大圈最後竟然以這樣的方式再見面,原來她現在也在長沙。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草根創業者的成功故事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