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室內的攝影祕籍介紹

  追尋光影,一直是讓攝影愛好者樂此不疲的一件事,而提到建築攝影尤其是拍攝建築內部,更是對攝影師的一大考驗。如何捕捉室內的複雜光線與線條,下面是網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的內容,歡迎大家瀏覽閱讀。

  1:

  每個建築內都有著自己的別樣結構,在建築室內的拍攝當然要表現出這些特點。但是看似美輪美奐的建築結構卻並不一定可以用鏡頭捕捉下來。找到合適的角度與使用恰當的鏡頭焦段是完成一張好照片的又一先決條件。對於拍攝角度的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多四處走走,同樣的一片區域,不同的角度會有不一樣的透視關係。對於比較龐大的場景,我比較喜歡使用仰拍或者俯拍的方式,因為這樣得到的照片會有不一樣視角。

  在鏡頭焦段的選擇問題上,對於建築室內來說24-70mm的標準變焦鏡頭應該可以滿足大部分的需要。進可攻退可守,廣角端可以容納大場景,70mm端也可以拍攝一些建築區域性。對於剛接觸攝影的朋友,我更推薦從拍攝建築的細節開始,這樣更容易熟悉基本的構圖方式也更易於上手。當然如果你還是覺得不夠廣,16-35mm這種超廣角鏡頭在建築內部也有著很大用武之地,但鏡頭焦段越廣並不一定越好,看似廣角可以容納更多的東西,但如果控制不好畸變,你的照片會變得很奇怪。

  建築室內的攝影祕籍介紹2:

  遊走於建築室內,一定還會碰到很多遊客與工作人員。我一直認為有人的照片會讓照片更有靈氣。在努力避開他們的時候,不妨換個構圖角度將他們納入其中,這也許會讓你的旅行照片變得更加有趣。人多的時候,就拍人唄。如果實在不好意思,也可以嘗試把快門速度降低,將人們移動的模糊身影定格在照片中,動靜結合是攝影的一種絕佳的表達方式。

  3:

  光線是影響物體質感的重要因素,對於室內建築攝影來說,學會掌控光線更是得到一張好照片的前提之一。一般建築內是不會讓你使用閃光燈的,看似複雜的自然光線,其實卻有很簡單的攻克辦法,這裡給大家介紹幾個訣竅。

  合理調整ISO

  首先合理的ISO是大家要注意的環節,室內光線較暗,拍攝中要適當提高ISO來保證快門速度以得到清晰的畫面。如果使用較廣的鏡頭拍攝大場景,光圈在F4或F5.6左右也沒關係。其實還有個比較懶的辦法,直接把ISO設為auto***自動***然後就去拍照吧。

  恰當使用曝光補償

  其次要說的就是善用曝光補償,對於室內建築攝影來說,大多屬於黑灰色深色系列。所以保持曝光補償為負是百試不爽的一招,況且與過曝相比略微欠曝的照片更能體現出光線的質感。在拍攝國家大劇院的屋頂時,我故意調整了曝光補償,讓暗部完全消失,這樣就得到了一張很有意思的照片。

  測光方式靈活選擇

  最後對於更為複雜的光線情況,運用點測光也是十分必要的手段,這樣可以更準確的拍攝下你想表達的主題。

  以上是網小編蒐集整理的全部內容,喜歡網的朋友要常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