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啟蒙教育論文

  隨著英語的逐漸普及,英語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第二語言。作為“第二語言”的英語教學也越來收到教育界的重視,幼兒的英語啟蒙教育同樣受到廣泛的重視。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幼兒英語的啟蒙教育》

  摘 要 隨著英語的逐漸普及,英語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第二語言。作為“第二語言”的英語教學也越來收到教育界的重視,幼兒的英語教育同樣受到廣泛的重視。幼兒英語教育能夠啟蒙學生的認知和思維,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能在幼兒學習語言的關鍵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二語言”的啟蒙教育—幼兒英語教育,在整個的教育體系中,雖然還不完整,也沒有正式列入到日常的教學模式要求中,但是,這個體系對於幼兒的綜合素質的提高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關鍵詞 幼兒英語 啟蒙教育

  英語教育在幼兒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能促進幼兒對語言的敏感度,能在幼兒心理和生理機能尚不成熟的關鍵期,使其具有更強的可塑性;其次幼兒的模仿和記憶力此時很強大,要積極的抓住幼兒的生理優勢,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促進幼兒認識水平的提高,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由於幼兒獨特的自然吸收、模仿、學習的能力,通過語言的的聽說讀寫來達到鍛鍊幼兒學習語言的目的。在幼兒的教學過程中,尤其要注意適當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要積極的創設必要的氛圍,以幼兒容易接受的教學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

  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遊戲是幼兒教育中的一個很有效的教學方法。“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中,孩子可以輕鬆自在、自然的接受到廣泛的知識。因此幼兒教育中,遊戲是教學的首選教學方式。直觀的、具體的、鮮明的教育教學手段、方法、教材去適應幼兒年齡階段教學的對於語言的學習的需要,而遊戲正順應了這種要求,對幫助幼兒理解與母語迥異的另一種語言是必不可少的,是英語教學的重要手段。遊戲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能促進幼兒模仿的能力,能提高幼兒接受英語、學習、模仿,利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能促進幼兒對語言的的認知,能充分的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在自娛自樂、自立自強中愉快的學習。教學案例:一個篩子,6個面不同的顏色***color***,標上不同的數字***number***,投到藍色,讓幼兒學習blue,並且指出,誰的衣服是藍色的;投到3,讓幼兒學習three,並且讓學生自動3人拉手。在“玩”“學”的過程中,還可以讓孩子“happy”“sad”的用豐富的表情來表達。對於做對的孩子給予獎勵,對於做錯的孩子給予鼓勵。這樣不僅能夠讓孩子愉快的學習英語,還能鍛鍊孩子自我學習的能力,給予孩子更大的自信心。

  教師要積極地利用自然環境,適時地提高幼兒的英語教學能力。讓幼兒處於一種自然的環境中,親身體驗,學習英語。英語是運用性實踐性很強的語言,結合我們的實際生活環境編寫的教材內容,與我們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環境慼慼相關,如學校、衣服、遊玩、飲食等等,教師可利用身邊現成的自然環境,讓學生在自然情境中學習和使用英語。在每天早上,和幼兒說“good morning”,說幼兒的衣服“beautiful”,幼兒在放學時說:“goodbye”,幼兒幫助其他孩子了,教育幼兒說“thanks”“thank you”。這些日常用語,經過長時間的積累,久而久之,幼兒不僅聽了會提高,英語的交際能力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幼兒的英語教育中,運用形象情境,增強幼兒的直觀效應。什麼是形象情境呢?利用動畫、圖片等各種形象直觀的方法,結合聲音、文字,刺激幼兒學生的視、聽覺,從而增強英語—“第二語言”的啟蒙作用,而達到教學目的的手段,包括直觀教具、掛圖、投影、錄影、幻燈、電影、多媒體技術等多種形式。形象情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一方面,對於具有直觀、生動、形象的特點的圖表、動畫,幼兒學生興趣高、感受強、印象深,不僅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的豐富多彩,也可以使教師和幼兒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的順暢。對於可愛的小動物***animal***dragon 龍 horse 馬 mare 母馬 colt, foal 馬駒,小馬等,讓幼兒學生對於英語的學習更加的感興趣,能使這些單詞深刻的記憶在腦海中。還有一些課文內容僅用語言敘述比較抽象,幼兒的認知水平,是難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輔助於圖表,聲光、動畫、色彩,可以化抽象為形象,變難為易,幫助幼兒學生印象深刻、深入淺出地理解知識。

  教師在幼兒英語教學的精心設計活動中,要加強、拓展活動科技教育的含量,從一個問題引發另一個問題,如孩子在看到、讀到“chick”的同時,讓孩子畫的同時,問問孩子,“chick”是從何而來,將來會如何,其實結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一個這個求知過程,能激發他們的探索慾望。最後,老師將事先準備好的教學材料,播放給孩子們,引起孩子的注意,從而自然而然的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這樣的學習過程是主動的,是自願的,是一種親身體驗的過程,而不是咀嚼奉送的食物。這樣“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教學活動,是“活動在前,討論在後”,“嘗試在前,指導在後”,“操作在前,結論在後”,從而使幼兒從學習的客體變為學習的主體,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提高“第二語言”對於幼兒學生的啟蒙作用。

  幼兒的英語教學中,是講究方法的。遊戲設計、情境設計、自然環境要以孩子的生活經驗、年齡特點和興趣為出發點,儘量使每一個幼兒參與。有的對遊戲中的美術感興趣、有的對音樂或舞蹈感興趣,那麼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儘可能的把故事、舞蹈、歌曲等合理的設計到課堂活動中去。讓每個孩子都以他***她***自己感興趣的方式學英語,從而有利於孩子的習得和自信心的培養,從而加強幼兒學生對於“第二語言”—英語的學習的綜合素質。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