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相關論述論文

  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教學進行全面的考察與研究,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規化發展的內在要求。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思考》

  [摘要]高校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對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緩解學生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有重要而積極的意義,但也需正確認識、認真對待目前課程建設及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要重視課程地位,加大課程建設力度,打造一流專業師資隊伍,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高校 心理健康 課程 改革

  [作者簡介]陳龍圖***1969- ***,男,河南漯河人,廣東江門職業技術學院教育與教育技術系,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教育學理論。***廣東 江門 529090***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09-0127-02

  一、引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是針對大學生開展的,旨在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發展,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應對生活及成長髮展過程中各種困難挫折心理適應能力為目標的教育。大學生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影響他們的學習、生活和成長,嚴重時還會導致極端性事件的發生。

  高校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成立中心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諮詢輔導服務外,還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教育和普及。2010年4月23日,在河南開封舉行的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會議就認為:五年多來,各地各高校廣泛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機構的健全、人員的配備、心理危機的化解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在提升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取得的成績

  1.課程地位得到提高和重視。大學生都是充滿青春活力的年輕人,朝氣蓬勃,才華橫溢,富有理想,充滿激情,又是高考的幸運者和天之驕子,一般來說,他們的思想、生活和心理應當是愜意和無憂無慮的。但實際上,他們與普通人一樣,也會遇到生活中的挫折和煩惱,進而出現心理上的不適。特別是隨著現代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各方面競爭日趨激烈,大學生還將面臨更多的現實問題和壓力,此種情況下,他們也更容易出現心理上的不適問題。近些年屢屢發生的大學生極端性事件,足以說明這方面的問題。高等院校普遍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並把課程由選修變成必修,表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地位在高校已得到顯著的提高和重視。

  2.教學內容全面、形式靈活多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內容,基本涵蓋了大學生從入學到畢業、再到就業整個成長髮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類主要心理問題。比如,新生入學適應、學習心理、戀愛心理、人際交往心理、個性心理、心理危機干預、就業心理等。並且,隨著內容的不斷拓展,還逐步涉及了現代生活中的休閒心理、消費心理、網路心理、社會認識心理、職業心理等。教學內容的設計與編排,也形式多樣,各具特色。有的採用專題式,有的採用模組式,還把學生關注的熱點心理問題及時納入課堂教學內容之中。教學方式方法也一改過去傳統的知識傳授型,變為活動教學型,重視學生的主體參與,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心靈感悟。不少學校還編制出校本教材和特色教材,並把它打造成校級及以上精品課程。

  3.專業師資力量和隊伍不斷壯大。心理健康教育課最能體現較好教學效果的是活動教學,不少高校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依然採用常規班級教學,意味著這方面需要相對較多的師資。由於不少高校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過近些年的努力,他們基本上建立起以專職教師為主,校內外教師兼職為輔,學生輔導員協助參與的較為穩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基本滿足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和諮詢輔導的需要。而且,隨著專業技能學習與培訓的不斷開展,師資隊伍的整體質量和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升,課程開發建設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教學成效進一步提高。

  4.課程作用與效果得到認可和肯定。高校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普遍感到有興趣,甚至不少學生對此還抱有較大的期待。他們渴望通過學習瞭解心理健康知識,掌握自我心理調節技能,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心理問題。他們普遍歡迎專題活動式的教學模式,認為這樣的安排具有針對性,切合他們的實際,能夠讓他們主體參與,也能較好地解決他們遇到的心理問題。不少調查就顯示,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的滿意度是高的,他們很多人還希望以此為基礎,在今後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學習。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存在的不足

  1.功利化傾向。有的高校沒有深刻認識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重要性,只是把它看作一門普通的選修課,不僅安排的教學時數少,還採用大的合班教學,這與課程教學的特點與要求、與課程教學目標的達成存在較大差距。同時,他們對建設穩定專業性師資隊伍的投入也不足,缺少對師資進行專門專業性的學習和培訓,甚至還存在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替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現象。

  2.協調性不強。大學生在校期間不同階段面臨的主要任務有所不同,由此可能導致的心理問題也會呈階段性集中,例如新生入學時以心理適應問題為多,而學生畢業時則以就業心理問題為突出。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若能與大學生心理成長實際需求相配合,將會發揮最佳的促進作用。有院校曾嘗試把每個班級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分階段在不同學期進行,但也遇到排課麻煩,班級、時間、地點經常變換,給老師上課帶來極大困難和不便的問題。於是,不少高校乾脆一次性按班級輪流把課程所有內容集中在一個學期上完。這種安排儘管省事省力,但卻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實際受益。

  3.滲透性不夠。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單靠開設一門心理健康教育課根本無法完成,還需要各科教學協調配合,共同滲透。因為各科教學本身就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豐富的內容,尤其是一些名言、警句、哲理性內容,或者一些故事、案例、辯證法思想等。由於一些高校教師本身就欠缺一定的心理學基礎知識,要他們在教學中有效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並非易事。正是這種各科教學滲透上的不足,恰恰影響著心理健康教育課發揮更大的效力。

  4.針對性不足。大學生都有渴望瞭解心理健康知識,增強心理調節能力,維護好自我心理健康的共同願望。但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他們表現出來的積極主動性不同,參與程度不同,得到的收穫也會有較大的差別。那些課堂上比較活躍、主動參與而又敢於敞開心扉表露自我的同學,往往收穫較大。而那些羞澀、矜持、自卑乃至封閉的同學,往往因顧慮多,參與少,儘管他們內心也有許多心理問題等待解決,卻失去問題解決的時機,這在客觀上顯示出心理健康教育課存在針對性不足的問題。

  5.傳統學科教學特點明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目前多是由心理學、教育學、德育方面的老師轉任或兼任,不少高校還聘請輔導員來兼課。由於他們之前不見得都接受了系統正規專門專業性的學習和訓練,因而容易受傳統教學思維模式的影響,會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課堂變成以傳授知識為主,成為事實上的心理學課或者德育課現象的出現。傳統學科教學特點明顯,不僅使課堂失去了應有的生機和活力,也使得一些同學對心理健康課由最初的熱望變成最後的失望。

  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要求

  1.正確認識課程的地位和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課對大學生成長髮展的影響及重要性不言而喻。課程開設,絕不能僅僅視為是學校為應對和避免學生日益複雜多樣心理問題的一時之舉、被迫之舉、功利之舉,而是學校認真貫徹教育方針,落實教育目的,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確保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必要措施。既要大力推進包括課程標準、課程內容、教材、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資源開發和利用等在內的學科建設,也要注重打造一支專業化水平高,理論與實際結合能力強,教學和諮詢輔導經驗豐富,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和解決學生實際心理問題的教師隊伍。同時,還要完善教學評價制度和教研製度,協同學生心理諮詢輔導中心構築學校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

  2.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素質與水平。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的情況怎樣,教育教學的質量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課任教師。一要充分認識高質量教師隊伍的重要性,確立科學的師資隊伍專業化建設和發展方案;二要採取各種措施提高教師專業知識素養和技能水平,包括安排教師進修、學習、培訓,參觀訪問,教學交流,學術交流,教學示範課等;三是搞好團隊建設,以團隊帶動整體水平提升;四是藉助優質課建設,精品課程建設,教研和科研活動推動;五是協助參與學生心理健康諮詢活動,瞭解學生,積累經驗,增強教學針對性。

  3.重視課程建設與特色建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目前存在有德育化、學科化、形式化傾向,應當加快課程改革,儘快改變這一教學理念落後、教學設計滯後的不利局面。教材編寫要體現大學生心理髮展的特點和實際,教學方式、方法、手段和模式符合課程特點與需要,教學過程反映學生多層次個性化要求。還要加強網路課程建設,發揮課程網路資源作用,方便學生學習和師生交流。心理健康教育課是一門課內課外相結合的綜合性課程,必須體現學生主體性體驗學習的特徵,還必須體現自身的特色性。既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參與,也要注意運用團體與個別、課內與課外靈活多變的形式來學習;既要緊貼學生髮展要求的實際,也不迴避學生關注的熱點心理問題。

  4.課內與課外、教育與自我教育結合。大學生面臨各種各樣眾多的心理問題,單靠心理健康教育課有限的課時是根本無法解決的,尤其是不同學生存在的個別心理問題。因此,還需要向課外進行拓展和延伸。要根據學生需要,激發他們的興趣,充分利用家庭、社會、學校各種教育資源,採用靈活多變的方式,最大限度使他們成長受益。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目的,是使學生具有關注自我心理健康的意識,具備調節維護自我心理健康的能力,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不僅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學生也要重視自我教育和學習,特別是實踐體驗式學習。只有通過課內與課外、教育與自我教育的結合,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的作用,有效增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

  5.加強合作交流,共享教學經驗與資源。各個高校都開設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這為課程共建共享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高校之間完全可以開展合作,通過聯合開發課程和網路資源,實現課程資源的共享利用。同時,還可以進一步開展教學交流和教研合作,相互借鑑學習教育教學經驗,共同探討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問題,聯合開展課題攻關等,以此實現互利共進發展。高校間有了這種廣泛的深度的合作與交流,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優化組合優勢資源,通過輻射和帶動作用,形成強有力的教學團隊,提高教師隊伍教學與科研實力,整體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及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總的來說,心理健康教育課對大學生心理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針對目前課程建設及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要大膽改革,敢於創新,多方結合,不斷完善。要始終把握大學生心理髮展的特點,突出針對性和時效性,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爭取把課程教學的效果發揮到最佳。

  [參考文獻]

  [1]黃群瑛.淺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J].探索研究,2010***16***.

  [2]黃文.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會議在河南開封舉行[N].中國教育報,2010-04-25.

  [3]劉海燕,寧淑芬.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需求的調查與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9***.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