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音樂教育相關論文

  音樂有審美功能,能給予幼兒美的享受,美的音樂能夠使幼兒情緒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動。然而如何有效地開展幼兒音樂教育,是擺在幼兒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幼兒音樂教育方法初探》

  【摘 要】幼兒只有學會認識音樂、駕馭音樂,學會尋找和體會音樂之“美”,才能進入音樂的天地並藉助音樂獲得積極的人生體驗,從而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的成長。

  【關鍵詞】音樂 教育 生活 方法

  音樂是人類生活的反映,人們用音樂抒發情感,用音樂愉悅生活,音樂能帶給人們美感,使人們獲得高尚的情感。音樂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啟用思維、豐富想象的作用,可以促進幼兒智慧發展;音樂有調節情緒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徵能給幼兒增添興奮情緒的積極動力;音樂有審美功能,能給予幼兒美的享受,美的音樂能夠使幼兒情緒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但是,如何掌握幼兒音樂教育的特點,採取正確的方法,有效地開展幼兒音樂教育,是擺在幼兒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藉此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幼兒音樂教育的方法。

  一、重視音樂教育

  “人類增長的第一個能力就是音樂能力”。研究證明:人在母體18周時就有聽覺,出生後18周就會跟著音樂舞動手腳等。另外,音樂感強的人,組織能力強、語言表達能力強、創造能力強、個性強、感覺敏銳等。幼兒期的能力培養尤為重要,因此要抓住這一時期的教育,尤其音樂教育來發展幼兒各方面的能力。

  二、創設音樂的氛圍

  幼兒對音樂節奏活動的興趣是與所處的環境密切相關的。因此,創設一個生動活潑、引人“入境”的氛圍,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善於根據不同的教學要求來指導幼兒感知、理解節奏活動的音樂;讓幼兒通過視覺表象和聽覺表象的聯絡,以體驗音樂所表現的風格和情緒。在傾聽《小牧民》的音樂時,我畫了一幅遼闊大草原,遠處有隱約可見的蒙古包,由遠而近突出牧民騎馬的雄姿,幼兒看著圖,隨著樂曲中的節拍、節奏、力度、速度的展開,彷彿來到了寬廣的內蒙古大草原,很快從樂曲中聽辨出由遠而近的駿馬在賓士,強烈感受到樂曲熱烈、歡樂氣氛,隨即產生“動”的慾望,這種“動”是對音樂感受的深化。因此,幼兒隨音樂旋律的節奏、節拍做出了相應的動作,有的隨著音樂哼唱、有的做騎馬動作、有的做抖肩、仰看天空的動作……幼兒的種種表現,正是他們感受到音樂形象的表現。

  三、音樂要融合生活

  教師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音樂教育,引導幼兒大膽表現。例:媽媽切菜的聲音,鼓勵幼兒模仿,掌握三連音等節奏。我們可以將音樂教育融合在幼兒一日活動中。例如:早上,幼兒園裡響起了悅耳的音樂,孩子們踏著節奏,感受著音樂帶來的快樂,歡歌笑語地走進幼兒園。在這同時也是對孩子們的一種藝術薰陶,音樂情感的一種體驗。音樂教育可以與其他教育領域相結合。例如:可以將音樂結合幼兒感興趣的童話故事來表現。在音樂故事《小紅帽》活動中,不但能夠幫助孩子理解故事,還能激發幼兒表現力。小紅帽:“我獨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大灰狼出場:“小紅帽,你去哪呀?”小紅帽接唱:“她家住在又遠又僻靜的地方……”音樂就這樣在故事中充分表現出來了。為了調動其他幼兒的興趣,可以採取分組表演或扮演一群小動物一起接唱等,孩子們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

  四、通過節奏訓練培養音樂情趣

  幼兒藝術感知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是長期的,是在充滿藝術氛圍的環境中和參加無數次的藝術活動中得到發展的。節奏性活動是幼兒喜歡的活動。針對這一特點,一方面通過拍手、拍腿、踏腳等動作來進行節奏訓練,另一方面是為幼兒提供一些打擊樂器,引導他們在有節奏的身體動作和運用樂器演奏活動中感受節奏性活動的興趣和美感,同時在活動室內,佈置音樂角,引導幼兒自己擺弄節奏樂器,熟悉節奏樂器的音質、音色,幫助幼兒自己從敲打節奏樂器的活動中辨別各種樂器聲音的特色和效能,引導幼兒自己去探索,敲打節奏。教師要注意觀察瞭解他們喜歡什麼樂器,喜歡什麼樣的節奏和聲音。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使用各種節奏樂器,鼓勵他們多聽、多練、多感受。如學習歌曲《大鼓小鼓》,準備一個大鼓,一個小鼓,讓幼兒用大鼓和小鼓做節奏練習。通過練習,讓幼兒感受到兩個鼓的聲音,是不一樣的,大鼓的聲音大而強,小鼓的聲音小而弱,大鼓小鼓的音色也不相同。通過有節奏的訓練,聯絡大鼓小鼓的音色、強弱特點,培養他們對音樂節奏活動的感受力、表現力和興趣愛好。在音樂環境的薰陶下,班內幼兒活潑、快樂地成長著,它令幼兒對各種學習活動發生濃厚的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慾,也讓幼兒逐漸發展起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和活躍的創造力。

  五、聯絡生活選擇教材

  選擇教材時,總是儘量選擇從歌詞到旋律,從體裁到形式,從結構到風格,都能貼近幼兒生活的教材、體現兒童情趣的教材。同時根據相關的題材加以改編,體現生動、活潑、趣味性,比喻貼切、生動有趣,孩子易記、易學、易懂,適合幼兒的興趣愛好。

  六、改變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1. 改變舊的教學模式,循序漸進。教師在進行音樂活動課時,應以幼兒為主,採用幼兒喜歡的遊戲方式進行,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而且在教授的過程中要注意循序漸進地增加難度,在讓幼兒感受音樂、體會音樂、欣賞音樂的基礎上,對其產生興趣的培養及知識的傳授。這樣幼兒不僅可以學到知識,同時也可以獲得精神上的享受。例如,在小班開設音樂課時應以音樂欣賞為主,通過音樂的快慢來做動作,初步感受音樂的節奏感,到了中班就可以教他們簡單的節奏,“媽媽”就可以拍兩下手,“你很棒”拍三下手。到了大班就可以要求幼兒對所學的歌曲進行打節奏,並教一些簡單的節奏型。這樣循序漸進的教授可以讓幼兒對節奏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2. 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教師要充分理解教材的內容,並對其進行深入剖析,通過最有效、最捷徑的方式來教授。教師在教授過程中不要一成不變的用一種方法,每次的課都是一樣的,這樣幼兒就會失去好奇心,從而產生厭學的心理。要多加些創新的成分,使課堂生動活潑,切忌教師在一節活動課上使用的活動形式不要太貧乏、太多,最好設定兩到三個。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