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好習慣手抄報

  健康的飲食習慣不但能夠促進長壽,還同時能夠促進減肥,緩解便祕,改善膚色。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_飲食習慣手抄報內容,供大家閱讀和參考。

  圖片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圖片5

  資料1

  堅持五種飲食習慣讓你更長壽

  一、遠離垃圾食品

  但凡垃圾食品都有一個相同的特點:高油、高鹽、重口味。這樣的垃圾食品吃多了,身體中的營養平衡很容易崩潰,而過多食用富含食品新增劑的垃圾食品,很容易導致腸內細菌死亡,進而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如果想要有健康長壽的話,遠離垃圾食品非常必要。

  二、吃食材不要挑剔部位

  許多人選擇食材時,為了獲得良好的口感,寧願選擇精白米也不選擇糙米,只吃蔬菜的莖葉而少選擇皮或根這樣的部位,實際上,這樣的做法往往讓人們損失了大量珍貴的營養素而無法通過獲得足夠的營養來達到長壽的目的。因為在人們認為的“邊角料”中,含有許多豐富的營養素,如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因此,日常飲食中不要放棄這些有營養素的物質,充分地利用食材才是最好的。

  三、選擇應季的食材

  長壽飲食的基本原則就是選擇最天然、最應季的食材進食。夏季選擇應季的黃瓜和西紅柿,能夠獲得清火補水的養生效果,冬季選擇牛蒡和蘿蔔等食材能夠獲得暖身健體的養生效果……應季的食材能夠給身體帶來最貼心和最適合的呵護。而且,選擇應季的食材還能讓人們吃上更新鮮的食材,獲得更豐富的營養素,何樂而不為呢?

  四、少吃白砂糖

  白砂糖實際上屬於每日額外攝入的糖分,如果過多攝入白砂糖可能導致能量的過量攝入進而誘發各種生活習慣病。包括甜點、飲料、零食等諸多使用白砂糖作為配料的食品在內都不宜經常食用。

  五、多吃發酵食品

  納豆、酸奶……這些發酵食品在微生物的發酵作用下使得人們能夠更有效率地攝入其中含有的營養素,尤其是蔬菜中含有的膳食纖維還能夠有助腸內有益菌的繁殖,調整腸內環境,增強人體免疫力。因此,多吃一些發酵食品有助於人體長壽。

  資料2

  十個飲食習慣能長壽 餐前兩杯水、生吃洋蔥

  1、每餐之前喝兩杯水。控制體重,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場“持久戰”。不久前,研究人員發現,飯前喝兩小杯水能減少飢餓感和食物攝入量,比節食減肥的效果更明顯。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布倫達.戴維說:“喝水是控制體重的一種最簡單、廉價的方法。”餐前飲水的人一天能少攝入近300卡熱量。美國格拉斯哥大學肥胖專家邁克·裡恩教授也指出,除喝水外,餐前吃水果、蔬菜和麥片粥,同樣含熱量少,還有助於增進飽腹感。

  2、複合維生素飯後吃。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於康表示,生活中吃得精細,會損失大量B族維生素;蔬菜過度浸泡,會泡掉大量水溶性維生素;食品放置時間過長,或油煎、烘烤等烹飪方式都可能減少維生素含量。這時,補充複合維生素就像上了一道“保險”,而且最好飯後吃。葉酸、維生素B、C等水溶性維生素如果飯前空腹吃,很快通過胃進入小腸被吸收,還沒完全被人體利用就通過尿液排出體外。維生素A、D、E、K等脂溶性維生素必須溶於脂肪類食物中才能被吸收,如空腹服用,大部分都不能被吸收。

  3、生吃洋蔥防心臟病。很多人吃菜時會小心翼翼地把洋蔥挑出來,這就大錯特錯了。美國哈佛醫學院心臟科教授克多·格爾威治博士指出,洋蔥含有大量保護心臟的類黃酮,每天生吃半個,或喝等量的洋蔥汁,可增加心臟病人約30%的“好膽固醇”。尤其在吃烤肉這樣不怎麼健康的食物時,裡面的洋蔥就像你的“救命草”。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營養部二部主任孫孟裡指出,洋蔥對高血壓、高血脂和心腦血管病人確實有好處,而且生吃、涼拌效果最佳。

  4、用涼開水泡紅茶。美國農業部最近研究發現,與青菜或胡蘿蔔相比,紅茶中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質,可以有效幫你抵抗皺紋和癌症的侵擾。日本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喝兩杯以上紅茶的人,遭遇流感病毒侵襲的機率要比不喝的人少30%。用熱水泡茶會比冷水泡茶釋放出更多的咖啡因與單寧,導致週期性頭痛、失眠等症狀,而用涼開水泡茶可使其中的有益物質在不被破壞的情況下,慢慢溶出。

  5、睡前吃些高纖維食物。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朱蒂斯·沃特曼說:“睡前半小時吃些低熱量的碳水化合物零食,比如穀類食物,有助於睡眠。”大多數人每天攝入的纖維量只有身體需要量***25—35克***的一半,所以,建議抓住睡前的最後時刻補充一下。

  6、有些素菜要“葷”著吃。油吃多了不好,但一點不吃更不好。孫孟裡表示,南瓜、胡蘿蔔中含有大量β—胡蘿蔔素,因此不能吃得太清淡,用油炒一下更有利營養素吸收。如果南瓜用來煮粥,那麼保證其他菜裡有油,讓它們到腸胃裡會合。

  7、冷盤的汁用來蘸著吃。很多人去飯店都喜歡點盤大拌菜或蔬果沙拉,覺得這樣能補充維生素。其實,這些菜中的醬汁反而會給原本健康的菜帶來不少熱量。最好把調好的醬汁放在一個小碗裡,用切好的菜蘸著吃,這樣,你需要的醬汁只是原來的1/6

  8、冷水洗肉,熱水洗菜。許多人洗肉前,喜歡拿熱水泡上一會兒。殊不知,用溫水或熱水洗肉,不但容易變質、腐敗,做出來的肉口感也會受影響。最重要的是,會加速肉中蛋白質、氨基酸和B族維生素的流失。與之相反,洗各類果蔬時用溫水更好。國家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何洪巨指出,溫水比涼水更容易去除果蔬表面的農藥殘留。

  9、深色水果抗衰老。買水果時拿不定主意,就選深色的那種。相比淺色水果,深色水果裡含有更多的抗氧化劑、維生素、硒、鐵、鈣、鋅等物質,具有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功效。

  10、晚餐早比晚點好。衛生部首席健康顧問洪昭光教授表示,人體排鈣高峰期是餐後4—5小時,晚餐吃得太晚,不僅影響睡眠、囤積熱量,而且容易引起尿路結石。老年人晚餐的最佳時間最好在下午六七點,而且應不吃或少吃夜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