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藝術賞析論文精選

  環境藝術設計是建立在美術因素之上的一個設計理念,在藝術設計的領域中是一個較為重要的範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環境藝術賞析論文,供大家參考。

  環境藝術賞析論文範文一:環境藝術設計及其個性化分析

  環境藝術設計在學科上表現為科學與藝術的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在藝術形式上表現為“物質環境”與“精神氛圍”相結合,具有綜合性強的特點。當前“,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正不斷滲透到各行業、各領域以及各學科中,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個性化,即充分的認識設計的合理性,將藝術、文化、歷史價值等多種因素巧妙的融合於設計過程,讓個性化的精神體現在現代藝術設計中。

  一、環境藝術設計及個性化設計的內涵

  ***一***環境藝術設計的內涵

  環境藝術是以環境為基礎的藝術表現形式,其設計的作品需要與周圍環境氛圍相融合,通過對材料的紋理、立體效果、比例體積的充分了解,表達作品的藝術手法。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環境作為設計依託的根本,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作品的設計必須建立在周圍環境的基礎上並與其相互依存,只有這樣設計出的作品才具有美學價值和實用價值。環境藝術設計所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如城區規劃設計、建築設計以及園林、廣場設計等,這些都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環境藝術設計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說,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將人類生存環境與藝術設計相結合的學科,人們的生活方式、生存環境這些與人們生活質量息息相關的方面都可以通過環境藝術的優化設計得以良好發展。

  ***二***個性化設計的內涵

  個性即個別性,具體指一種事物不同於其他事物的特質。而共性是一種藉助於個性的理論概括而存在,具有抽象性特徵,共性和個性之間存在互相依賴的關係,共性的存在依賴於個性,個性存在於共性之中。個性化設計的內涵在於“美”,但其與“與眾不同”和“標新立異”有意義上的區別,將設計素材在結合本土歷史文化底蘊的基礎上,使用藝術手法進行加工和再設計,使創造出的物件符合大眾審美觀並獨具特色。

  二、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特徵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既要達到改善人們生活環境的目的,還要滿足人們對審美的需求,包括協調美、動感美、特色美等。在效果表現方面,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要充分考慮同一個設計作品放在不同環境下的不同效果。具體來說,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人文與自然的有機結合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融入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建立在環境基礎上,同時為人們生活提供服務,具有較強的服務性。這種藝術設計方式不僅需要考慮自然環境的特性,還要考慮到人文環境的特點,因此,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表現為人文與自然的有機結合。

  ***二***積極性與無害性的有機結合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積極性指的是其所表現的主題均為積極和正面的,無害性則指設計環境藝術作品過程中,必須遵循科學、合理的規劃原則;在不破壞人與自然環境協調關係的基礎上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這就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積極性與無害性的有機結合。

  ***三***多樣性與整體性的有機結合

  由於社會中人們的審美觀念存在著差異,而環境藝術設計所服務的物件為普通大眾,因此在進行設計時需要滿足不同層次群眾多樣化的審美需求。對同一個作品的設計可以採取多種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選擇多樣化的原料素材。另外,在充分考慮不同層次的審美特點的同時,對作品的設計還應注意整體美感,使其具有較好的整體性。

  ***四***實用性與美觀性的有機結合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必須充分考慮人們的日常生活,例如居住、出行等實用方面的需求,還要在此基礎上滿足人們精神上的審美需求,這就是其實用性與美觀性的有機結合。

  三、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個性化

  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個性化由於近年來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嚴重存在著公式化、概念化以及照搬、照抄現象,這些現象的存在對其發展造成了阻礙。環境藝術個性化設計需要設計者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並結合多年的設計實踐經驗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設計風格。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個性化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需要設計者對作品的整體與區域性之間的關係進行良好的把握和設想,這對於激發思想解放有著重要意義。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為了擺脫傳統的固定設計思維模式,越來越多的設計者對於在設計過程中增加個性化元素投入了更多的重視。將個性化元素與藝術設計的表現形式有機結合,將設計師的主觀意識融入到設計作品中,這就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個性化。個性化設計在現代環境藝術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個性化融入到現代環境技術設計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方面的影響因素,例如許多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會受到風格化的制約,過分的強調作品的個性化以突出其風格;進行環境藝術個性化設計時對環境的使用功能有著更高的要求;環境藝術設計個性化強調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優秀的環境藝術設計作品不僅需要具有實用性,還需要融入設計師獨特的想法並通過各種藝術手段加以表現。

  結語

  總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在人與自然環境關係的協調上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在現代社會的不斷髮展中,環境藝術設計是改善生態環境現狀的必然要求,也是今後環境規劃的必然趨勢。環境藝術設計在我國可持續發展中發揮重要的媒介作用,而環境藝術個性化設計在促進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上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環境藝術賞析論文範文二:傳統文化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擁有巨大的精神文化財富,以其強大的包容性在現代社會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精髓,深深根植於人們的生活中,被廣泛用於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當中。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能夠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環境藝術設計的認知和理解,傳播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創新和發展現代環境藝術設計。

  一、環境藝術設計的內涵

  環境藝術設計是指運用多種技術手段和藝術手法對空間環境進行改造和設計,以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和審美情趣。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項與人居環境相互作用的綜合性藝術,涵蓋建築學、城市設計學、景觀設計學、城市規劃學、人體工程學和美學等工程和藝術學科,體現出集功能性、藝術性和技術性融為一體的特徵。環境藝術設計的首要目的是美化人居環境,以彰顯出使用者的品味追求和文化內涵,因此,可以將環境藝術設計理解為一項文化認知和認同的創作活動,根植審美文化,體現文化內涵。由此可見,文化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具有重要意義,既滿足了使用者的審美情趣,又體現了作品的文化內涵。

  二、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中國傳統文化是指匯聚了幾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中華民族的道德品質、文化思想、民族精神的綜合體現,其歷史悠久,涵蓋面廣,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包羅永珍、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形成了許多學派和分支,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和文化財富,是發展我國文化產業的基礎。傳播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不僅能夠保持中國傳統文化的活力和生機,而且能夠推動我國文化產業在新時代的創新和發展。

  三、現代環境設計中的傳統元素應用

  中國傳統文化作為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藝術內涵,體現了設計者和使用者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內涵。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廣泛的應用,兩者的有機融合,賦予了環境藝術設計文化內涵,創造和創新了傳統文化。

  1.傳統色彩的運用

  色彩是最具視覺衝擊和藝術表現力的元素,能夠表達作品的內涵,在藝術設計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環境藝術設計中也尤為重要。在中國傳統色彩文化中,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寓意,對人的心理起到不同的影響作用。如中國傳統色彩中的紅色代表喜慶、祥和和歡樂,是中國人最喜歡的顏色,甚至被稱為中國紅。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以“鬥冠”造型為外部整體造型,以紅色為建築主體顏色,體現出了中國獨特的文化,展現出中國人對上海世博會這一盛事舉辦的喜悅之情,也表達了對外國友人的歡迎。傳統色彩黃色象徵財富、至高無上的地位,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常被用於高檔場所的室內裝潢,如酒店、會所等,給人以高階、大氣、奢華的視覺感受。中國仿膳飯莊室內採用黃色為主色調,搭配宮廷建築的裝飾元素,古樸典雅的室內陳設,展現出濃郁的宮廷氛圍,烘托出飯店的高貴典雅,很好地契合了飯莊的特色——仿宮廷菜餚。傳統色賦予了環境藝術設計特殊的情感元素,豐富了其文化內涵,已成為現代藝術設計的潮流。

  2.傳統文字的運用

  中國傳統文字由象形字演變而來,是中國所特有的文字形式,在外形和書寫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藝術性,體現出了文字的豐富內涵,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漢字方方正正,給人以頂天立地的視覺感受,行書、草書、楷書、小篆等多種書寫形式表現了漢字獨特的審美性。文字作為設計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廣泛用於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的中國印設計,將傳統文字“文”以奔跑的人形呈現出來,並結合印章藝術,展現出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2010年上海世博會徽章,將文字與人的運動形態融合在一起,圖案形似“世”,並與“2010”巧妙地結合,展現出了中國書法的博大精深,更賦予了徽章深刻的象徵意義。在城市景觀、公園碑刻、石雕等環境藝術設計中都有中國傳統文字的身影,傳統文字不僅豐富了環境藝術設計的表現形式,而且賦予了深刻的文化內涵,提升了作品的人文性,提高了整體環境的格調。

  3.傳統造型的運用

  中國傳統造型種類豐富,主要來源於民間藝術,體現出了民族地域風格和文化內涵。中國傳統造型為環境藝術設計提供了眾多的素材和靈感,豐富了環境藝術設計的表現形式和藝術手法,並賦予了其獨特的地域特徵。武漢著名小吃街戶部巷,在街道中間立有賣武漢傳統小吃熱乾麵的銅像,不僅吸引了大批遊客的駐足,更向遊人展示了武漢特有的小吃文化。國家大劇院半橢圓形的外形,倒映在水中正好形成一個完整的圓形,與周邊的矩形水池相呼應,符合中國傳統天圓地方、天地合一的儒家思想。鳥巢公園內的盤古大觀建築群,以中華民族特有的龍形為造型,建築群最高建築的上方為龍首造型,建築本身為龍身,旁邊四座矮建築組成龍尾,整個建築群展現出中華民族深厚的龍文化,體現出了中國人的審美,成為中國傳統造型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典範。

  四、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應用的意義

  1.推動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

  環境藝術設計是設計師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和表現手法所展現出來具有鮮明個性和獨特藝術特色的作品,受到設計師的技藝水平、個人情感、生活閱歷、文化修養等,以及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的影響。環境藝術設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處理好人與居住空間環境之間的關係,重視文化對設計的影響作用。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哲理思想,在幾千年的不斷髮展中,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和文化,對環境藝術設計的風格、發展和創新都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作用。中國傳統文化不僅為環境藝術設計提供了大量的創作素材和靈感,而且賦予其文化內涵,以滿足人對居住環境的審美需求。尤其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更加註重人的審美需求,綠色、生態、自然等文化理念的融入,既體現了人對美好居住環境的需求,又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推動了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不僅需要運用新材料、新技藝,更需要文化內涵的融入,使其更具表現力和生命力,才能更好地滿足現代人對人居空間環境的要求。

  2.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各種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與融合,更加凸顯出在新時代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同時,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也展現出了多元文化的特點,催生出了新的審美觀念、審美意識和審美需求,需要創新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文化內涵。而且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底蘊,具有強烈的民族特性,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有著較為深刻的影響。因此,在新時代傳承中國傳統文化需要深入挖掘其內涵、元素和本質,融入時代特性,運用新材料和新技術,創新表現手法,凸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統性和民族性。傳承中國傳統文化,需要構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和諧統一、協調發展的氛圍,將兩者有機地融為一體,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提供豐富的素材和深厚的文化給養,形成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

  3.加強環境藝術設計和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

  中國傳統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基本哲學觀點,要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迴歸自然,早已成為環境藝術設計的理念,更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主導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是環境藝術設計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要求環境藝術設計在運用新材料、新技藝和新觀念的同時,更應注重在設計中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協調發展的理念,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創作出更多題材新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作品。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不僅能夠豐富作品的藝術表現力,更能夠為現代人提供放鬆、恬淡的心靈慰藉場所。蘇州四大園林之一的個園,院內種滿了竹子,顯示出了主人對竹子的喜愛。竹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剛正不阿、高雅脫俗的象徵,體現出了主人高雅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更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環境藝術設計有機融合,體現出了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文化沉澱,已經深深根植於人們的思想和生活中,在現代社會中依舊呈現出生機和活力。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運用中國傳統文化,既是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創新與發展,又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新時代的環境藝術設計,需要設計師充分學習和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創新表現手法和技藝手段,體現傳統文化特色,提升作品的審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