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物流管理論文

  倉儲管理的活動直接連線著前端的原材料供應生產和後端的產品銷售,是製造型企業利益鏈上的重要一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篇一

  基於RFID的物流倉儲管理

  摘 要:傳統物流倉儲管理屬於粗放的人工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對倉庫中的貨物、集裝箱資訊等進行登記管理,由此造成人力成本較高、工作效率較低、企業運營成本較高、市場競爭力不夠等狀況。目前,傳統的物流倉儲管理已經不適應資訊化建設的要求,伴隨著RFID技術的出現、發展、成熟和廣泛應用,高效、智慧、快捷的物流管理體系已是發展的趨勢。

  關鍵詞:物聯網;RFID;電子標籤;智慧化;資訊化;自動化

  中圖法分類號:TP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302***2014***04-0024-02

  0 引 言

  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又稱電子標籤。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通訊技術,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資料,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

  基於RFID的物流倉儲管理利用RFID在資料採集、資料傳遞方面的獨到優勢,實現了產品資料資訊採集的高速自動化,有效避免人工輸入可能出現的失誤。實時精確的定位跟蹤可以準確地定位產品存放的準確位置,大大提高物流點貨、入庫、出庫、驗貨、盤點、補貨等工作的效率。基於RFID的物流倉儲管理,通常是採用軟體系統和硬體裝置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的。本文重點介紹如何利用“物聯網”的思想,達到智慧物流倉儲管理的目的,包括體系結構、在各環節中如何實現基於RFID的物流倉儲管理、系統解決的問題等。

  1 體系結構

  基於RFID的物流倉儲管理系統的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

  本系統的硬體包含伺服器、客戶端PC機、手持裝置和RFID電子標籤。在不同的業務環節,都可以搭配不同的軟體系統來使用。

  設計時,可將抽象的“物聯網”與實體業務流程結合起來。“物”是物聯網感知層,即RFID電子標籤,電子標籤中包含了實體貨物的資訊,通過手持裝置可以識別出來;“聯”是物聯網網路層,即區域網或網際網路,把各個作業現場、各個業務流程聯絡起來;“網”是物聯網應用層,即軟體系統,能夠實現貨物物流及倉儲業務流程的智慧化、資訊化管理。軟體系統包含安裝在客戶端PC機上的物流管理客戶端系統和倉儲管理客戶端系統;安裝在手持裝置上的手持機系統***包括上籤、庫管和點檢等功能***;還有安裝在伺服器上的綜合資訊化管理平臺。

  2 實際應用

  2.1 物流作業流程

  手持機系統和物流管理客戶端系統共同完成物流作業流程的資訊化管理,共同實現原始資料採集、電子標籤初始化,完成在運輸過程中的幾次點檢確認工作,以及物流資料的管理。主要涉及的環節有物流集貨、物流貨物集港口、起運港裝船、目的港卸船、物流運送貨物等等。

  在物流作業流程的初期就可以引入RFID電子標籤,進行一些初期工作,包括原始資料採集、電子標籤初始化、上籤***即將電子標籤貼到貨物上***等,將電子標籤與貨物建立了關聯關係之後,就可以進行智慧化的物流管理了,包括掃描點檢、貨物識別、貨物查詢定位等。

  在物流作業流程中產生的資料都儲存在物流管理客戶端系統中,主要是物流辦公室人員使用,實現對物流資料的管理,是作業現場與綜合資訊化管理平臺的橋樑。

  2.2 倉儲作業流程

  倉儲作業流程是物流作業流程的下一個環節,所以在該環節中可以使用物流初期貼的RFID電子標籤,但是在運輸過程中,難免出現標籤脫落或損壞的情況,所以在入庫時就要進行補籤,已便於後期進行智慧化管理,建設智慧化倉庫。

  手持機系統和倉儲管理客戶端系統共同完成倉儲作業流程的資訊化管理,共同實現產品的入庫、出庫、調撥、盤點等操作。RFID的應用,使貨物的入庫、出庫、盤點、貨物識別、貨物定位變得很容易,降低人為操作的誤差,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通過倉庫管理子系統,能夠快捷準確地生成需要的各種報表,並對產品從入庫、出庫等環節進行全過程的跟蹤,提供有效管理。

  2.3 綜合資訊化管理平臺

  綜合資訊化管理平臺用於和各個客戶端系統之間進行資料通訊,負責彙總物流管理客戶端系統、倉儲管理客戶端系統等生成的資料,同時也由綜合資訊化管理平臺釋出資料給需要的客戶端系統。基於這些資料,就可以對貨物運輸、倉儲等各個環節的明細資料進行查詢,針對性地生成統計資料和各種報表等。

  2.4 可以解決的問題

  本套系統架構可以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人力成本較高。傳統倉儲物流管理屬於粗放的人工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對倉庫中的貨物、集裝箱資訊等進行登記管理。對於不同的物料需要進行反覆核對,在問題商品質量追溯以及客戶售後服務方面,都會造成人力資源的很大浪費。在物流環節中,發運時需要大量人工干預來清點數目,抵港後仍需依據要求再次進行人工清點核對,因此成本較高。

  ***2***工作效率較低。由於有些商品的特殊性,在出入庫、物流運輸階段均需清點數量,有時清點還需要吊裝配合才能完成,耗時費力,出錯率較高。

  ***3***反應速度較慢。由於採用人工管理的模式,無法及時統計倉儲物流的相關資訊,不利於掌握庫存動態,進行庫存分析,也不利於採用科學的方法管理庫房,降低庫存量,提高庫存週轉率。所以通常存在的情況是“雖然已經實施了ERP,但是情況並沒有顯著的改善,庫存依然很高,訂單反應速度還是很慢!”或者“庫存已經很大了,但是終端還是經常缺貨,訂單滿足率不高,甚至還有繼續惡化的趨勢!”

  引入該系統後,可以很好地幫助作業人員及時發現物流及倉儲過程中的問題,縮短解決問題的週期,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實現資產增值,提高競爭力。

  3 結 語

  引入RFID電子標籤技術,可以把RFID本身的技術優點與物流、倉庫管理的需求相結合,大大節省了成本,加快了產業鏈整合速度,提高了競爭力。同時,可以大幅提高傳統物流、倉儲環節作業人員的工作效率;增強商品的可追溯性,實現庫存資訊的及時統計分析。因而可實現數字化物流與智慧倉庫,能夠對貨物進行全流程跟蹤,也可以將各處的不同倉庫進行聯網,實時進行倉儲統計與調撥,實現從生產、銷售、運輸到倉儲的全流程資訊化管理。另外,也可以幫助企業利用與調配各種資源,有效控制業務程序,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同時幫助企業逐步消除管理瓶頸,提升管理水平,建立競爭優勢,提高影響力。

  參 考 文 獻

  [1]百度百科. 射頻識別技術[EB/OL]. [2012-10-25 ].

  [2]物流倉儲管理[EB/OL].

  [3]孫朝政.射頻識別技術在倉儲物流中的應用[EB/OL]. [2007-08-10].

  [4]餘雷. 基於RFID電子標籤的物聯網物流管理系統[EB/OL].

  [5]佚名.RFID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研究[EB/OL]. [2013-07-05 ].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