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管理論文
就業的含義是指在法定年齡內的有勞動能力和勞動願望的人們所從事的為獲取報酬或經營收入進行的活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篇一
大學生就業能力分析
摘要: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是短期內的供應量大於需求量、大學畢業生選擇就業地區的不均衡以及大學畢業生就業能力不足。其中就業能力不足是制約大學畢業生就業的關鍵性因素。本文將研究的重點放在構成就業能力的主要因素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上,從實證分析中研究究竟哪些因素在大學生就業中起決定性作用,構成就業能力的要素中究竟哪些要素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最為顯著。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就業能力
[摘 要]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是短期內的供應量大於需求量、大學畢業生選擇就業地區的不均衡以及大學畢業生就業能力不足。其中就業能力不足是制約大學畢業生就業的關鍵性因素。本文將研究的重點放在構成就業能力的主要因素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上,從實證分析中研究究竟哪些因素在大學生就業中起決定性作用,構成就業能力的要素中究竟哪些要素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最為顯著。
一、前言
自1999年高等學校擴招開始,我國大學教育大眾化的程序明顯加快,大學畢業生人數急劇增加。2007年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從2002 年的212 萬人上升到495 萬人,首次超過社會
新增就業崗位。2008 年達559 萬人,比2007 年增加64 萬人,增幅為12.9%。而大學生初次就業率逐年下降,每年未就業人數逐年飆升。據統計,2004、2005 年大學畢業生中分別有67.5萬、91.26 萬人不能就業,2005 年本科學生初次就業率跌至70%。大學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基本上一次性由過去的90%跌落到65%左右。中國社會科學院2009 年《經濟藍皮書》預計到2008 年底,將有100 萬名大學生不能就業,2009 年逾610 萬應屆大學畢業生面臨就業挑戰。【1】
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是短期內的供應量大於需求量、大學畢業生選擇就業地區的不均衡以及大學畢業生就業能力不足。其中就業能力不足是制約大學畢業生就業的關鍵性因素。本文將研究的重點放在構成就業能力的主要因素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上,從實證分析中研究究竟哪些因素在大學生就業中起決定性作用,構成就業能力的要素中究竟哪些要素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最為顯著。
二、就業能力概念綜述
從大學畢業生去向來看,無外乎繼續攻讀研究生、出國深造、就業、未就業這幾個群體。除去繼續攻讀研究生和出國深造的群體,單就就業及未就業兩個群體進行比較,造成這兩個群體之間差別的關鍵就是就業能力的強弱。
“就業能力”一詞在研究就業問題時被廣泛使用,但國內外學者對“就業能力”尚未形成統一的定義。瑞士學者戈德斯密德通過大規模的調查研究,歸納出大學生順利就業並取得職業成功的五個要素: ***1***就業動機及良好的個人素質; ***2***出色的人際關係技巧; ***3***對豐富的科學知識的掌握; ***4***有效的工作方法; ***5***敏銳、廣闊的視野。【2】英國就業能力研究專家LeeHarvey 認為,就業能力是指個人的能力,通常表現為學生能夠獲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美國教育與就業委員會關於就業能力的定義是:就業能力是獲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進一步講,就業能力是在勞動力市場內通過充分的就業機會,實現潛能的自信。【3】我國也有學者將其歸納為思維能力、社會適應能力、自主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和應聘能力五個維度。綜合以上觀點,我們可以把就業能力理解為以自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人際關係處理能力、適應社會能力、道德品質與職業觀”等品質在競爭中獲得工作並維持工作的能力。
三、我國大學生就業能力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能力並不是以就業市場為導向進行培養,難以滿足就業市場的需求。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變化,用人單位的的人才選擇標準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用人單位以工作職位對任職者的具體要求在勞動力市場上以價格機制選用符合標準的人才。然而,大學畢業生並不能很好地滿足工作崗位對他們的要求。對大學畢業生個體而言,他們本身所擁有的知識、技能、道德水平和就業觀等資產決定了他們的就業能力,他們使用這些素質的方式和他們向用人單位展示這些素質得能力以及他們所處時代的就業市場的背景等因素同樣影響著他們的就業。由於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主要是在大學期間培養,因此就業能力的強弱是與大學教育息息相關的。長期以來,大學沒有迅速適應就業市場對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因此,目前我國的大學生就業能力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基礎實踐能力較差動手能力差。實踐經驗缺乏,實踐能力普遍欠缺,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高要求。***2***知識拓展能力相對欠缺。。知識廣博度不夠,知識結構單一,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3***創新能力缺乏。我國大學生創新能力相當欠缺,達不到社會和市場對人才的要求,在就業市場中競爭力不強。***4***應聘能力薄弱。心理準備不足,對自己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缺乏自信,不能充分地展現自己。
四、大學生就業能力評價體系
在大學生中關於就業的決定性因素存在一種爭論:一種觀點是“學習至上論”,認為在找工作過程中,招聘單位最為注重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另外一種觀點是“能力之上論”認為招聘單位最為注重的是“能力”,這裡的“能力”是個比較籠統的概念,筆者認為主要包括組織協調能力、與人和社會打交道的能力。這種爭論由來已久,不同的用人單位也有不同的招聘標準。而在就業的群體中既有以學習見長的也有以參加活動見長的,所以很難從單個個體總結出哪些因素對就業能力的影響是最為顯著的。因此需要從大量的實證中總結出一個大學生就業能力評價模型。。
通過觀察大學生在校期間的行為,可以把大學生分為“忙碌型”和“閒暇型”兩個組別。在“忙碌型”中,一部分學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專業知識上;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則把精力放在參加各種活動上***這些活動有主要有側重於組織協調能力培養的、側重於科研實踐能力培養的、側重於社會實踐能力培養的***;而另外一部分學生則把時間比較平均的分配在學習專業知識和參加各種活動上。在“閒暇型”中,一部分學生把精力主要放在業餘愛好上;而另外一部分學生則選擇無作為式消磨時間。
結合大學生在校行為的實際情況,我們將就業能力以學習成績、發展性素質、思想道德水平三個維度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加以量化,其中專業知識與技能量化為學習成績S;人際關係處理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量化為發展性素質D;道德品質與職業觀量化為思想道德水平E;這些能力的載體身心素質B。而就業能力體現在獲得的工作崗位上,工作崗位給大學生帶來的總效用U主要有工資收益、福利待遇、社會地位和自我認同感。其中工資收益和福利待遇可以量化為貨幣收入,而社會地位和自我認同感則較難量化,並且在大學生就業過程中這兩個因素較工資收益和福利待遇來說受關注的程度較低,為了研究的方便在這裡忽略這兩項在總效用中的影響。所以總效用U=工資收益U1+福利待遇U2。由此我們構建大學生就業能力評價模型:
從模型中可以看出,這四種因素都對大學生的就業能力有顯著的影響:學習成績不僅僅是大學生在工作中處理業務的基礎保證,也是在很長時間的學習生涯中所鍛煉出來的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能力的體現。學習能力的強弱影響著對新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速度。發展性素質體現著大學生在校期間參加各種活動的能力,這些能力包括組織協調能力、科研實踐能力、社會實踐能力、領導能力、團隊精神以及某項業餘愛好專案的能力。這些能力在大學畢業生進入到新的工作環境中會很快的體現出來,並且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大學畢業生對新的工作團隊的融入速度和程度,以及是否能在長期的工作中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晉升機會。思想道德水平及職業觀對大學畢業生的整個職業生涯是至關重要的。身心素質的強弱對工作的影響更是不言而喻。
通過對數十家企業的走訪和調查瞭解到,企業在招聘大學畢業生時對學習成績和發展性素質是很重視的,不同性質的工作崗位對這兩項素質的要求程度也不同,偏技術的崗位往往對學習成績的要求較高,重視的程度也更高;偏管理的崗位往往對發展性素質要求較高,重視的程度也較高。而對道德水平和職業觀以及身心素質的要求則為、未顯現出崗位的差別,但是這兩項素質往往需要在較長的觀察中才能得出結論。
通過對山東大學威海分校09屆自動化專業142位畢業生的在校期間的綜合素質測評成績和工資水平網上調查問卷的研究可以看出:在142份樣本中有44位繼續攻讀研究生或出國深造,有78位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有18位未就業,有2位未能畢業。。在校期間學習成績特別突出的同學一般被保送攻讀研究生和出國深造,在已就業的群體中是學習成績和發展性素質均衡發展的佔多數,而學習成績和發展性素質分數都較低的大學生在未就業的群體中佔絕大多數。在已就業的群體中,綜合素質成績越高的大學生往往工資水平越高,在所調查的78位已就業的畢業生中工資水平最高的為每月8000元、綜合測評成績為94.33,工資水平最低的是1200元綜合測評成績為73.23,基本符合工資水平與綜合素質測評的正比關係。在未就業的群體除學習成績和發展性素質分數較低外,思想道德水平在綜合測評成績中分數較低。
通過以上調查研究可以發現:構成就業能力的幾種要素中,學習成績和發展性素質對工作總效用的影響較為顯著,學習成績和發展性素質對總效用水平有正相關性,而思想道德水平和身心素質則影響著大學畢業生能否就業。
五、政策建議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從大學畢業生個體角度來看,自身就業能力的強弱是決定其能否就業的關鍵;從整個就業市場來看,大學畢業生整體就業能力水平決定著就業率。因此,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是解決當前大學生就業難題的重要措施之一。
1、政府要轉變職能積極為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服務
政府在大學生就業市場上起巨集觀調控的作用,要建立開放、有序、統一的人才市場,建立健全人才資訊網路。完善與就業相關的法律法規,構築大學生就業市場的價格體制,規範用人單位的招聘行為和大學生擇業行為,維護大學畢業生合法權益,建立信用體系。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激勵、監督、調控作用,發展和扶持就業中介機構和培訓機構,為大學生職前培訓和擇業服務。
2、教育部門要大力推進教育體制改革
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改變觀念,以學生為本,以就業市場為導向,鼓勵大學生積極創業,
培養有創新意識和進取精神的大學生。同時在學分、學時以及學籍的管理上積極探索,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性。
3、高校要面向市場培養綜合性高素質人才
首先,要大力改革課程設定。高等教育要貼近就業市場,課程的設定要隨著社會的進步隨時調整。目前高校課程的設定與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要求嚴重脫節,一些早已淘汰的技術和知識仍然作為重要的課程,而社會上新出現的先進的知識、技術卻遲遲不能進入高校課堂,這樣使學生進入就業市場時沒有競爭力,不僅浪費學生的人力資本投入更是對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其次,要建立學生的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就業市場對學生的要求已不僅僅是學習成績,而是多層次多維度的素質。高校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鼓勵學生積極鍛鍊自身的綜合能力。再次,要注重學生思想品質建設和心理素質培養。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職業觀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重要核心要素,高校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提升自身道德修養,增強信用體系建設,加強人文關懷,使大學生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最後,要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以改進就業指導工作。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有助於幫助學生明確自身的特點和適合的職業,從而有目標的進行學習。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要落到實處,多與用人單位進行聯絡溝通,積極反饋資訊,使高校教學工作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整。
4、大學生從自身做起,積極提高自身就業能力
大學生個體要刻苦學習,勇於實踐,堅定信心,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努力把握提升就業能力的機會, 增強提升就業能力的主動性。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就業觀、成才觀,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發展自己的一技之長,正確處理知識、能力、素質的關係;大膽投身社會實踐、積極參加第二課堂活動,提前適應社會;樹立科學的職業理想、合理的就業目標、勇於競爭;保持積極健康的就業心態,既志存高遠又腳踏實地,從基層做起,從小事做起,在奉獻和服務社會中實現人生理想和價值。
在新的就業形勢下,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就業市場的標杆和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造成就業難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提高就業能力是解決就業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是政府、社會、高校和大學生自身的共同責任。應加快建立和完善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工作的長效機制,切實提高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以實現高等教育和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邱文芳.“大學生就業能力現狀分析與培養對策”.2008
[2]王 毅.“新教育”,向理想邁進———朱永新訪談錄[J].教育發展研究, 2006, ***4***: 7-11.
[3]王自強. 論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 J ]. 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7, ***2*** : 78.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 大學生就業管理論文
- 小學生孝道的日記
- 政法幹警行測法律常識試題及答案
- 暑假用英語怎麼說短篇作文閱讀
- 蠟燭彩色簡筆畫圖片
- 小孩發燒吃什麼藥管用
- 關於雨的唯美意境句子_描寫雨天的意境句子
- 上大學的理由演講稿
- 下學期班主任工作總結最新範文
- 俄羅斯留學生活怎麼樣
- 通遼農村創業推薦專案
- 八國聯軍侵華是指哪八國
- 關於甜蜜幸福的唯美句子
- 描寫春天的短句子5至15字
- 假體隆鼻什麼材料好_假體隆鼻材料如何選擇
- 老年人看書要點
- 傷感冷漠的時光心語名言
- 老師祝福家長孩子的話語
- 怎麼自己做戚風蛋糕
- 腹部贅肉減不掉的原因是什麼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