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生就業心理論文
大學生就業心理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之一,也是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當代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探究
摘要:隨著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凸顯。分析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主要有自卑或自負,社會適應恐懼、依賴性強,抑鬱或焦慮,怕苦心理等。應對此問題,需要社會關注,提供鼎力支援;學校重視,加強教育引導;學生自立,不斷完善自我。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20-0254-02
就業是大學生真正走向社會的第一步,是他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抉擇,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不僅加重了他們就業的壓力,更使其就業心理問題日益凸顯出來。據調查資料統計,就業問題始終是大學生最關心也最憂心的問題。理想與現實、希望與失望、目標與挫折常在大學生的就業環節中發生衝突而導致巨大心理落差和各種心理問題。因此,廣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們亟待加強針對此問題的探究。
一、當代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探析
1.自卑和自負。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意識,即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消極情感。就業前的大學生,往往躊躇滿志,很想大展拳腳,實現理想。但面對激烈的競爭,一旦就業遇到挫折,非常容易產生自卑心理。他們往往對自身素質及能力評價太低,不願向用人單位推銷自己,常認為自己多方面不如人,常埋怨責備自己,擔心無法承擔相關工作,即使是能勝任的,也會因缺乏自信而猶豫不前。這些情況常使他們在求職時表現出膽怯,採取退縮性的自我防禦。與自卑心理相反,有些大學畢業生則自我評價太高,擇業條件苛刻,形成自負心理。他們往往成績好,社交能力較強,或是畢業於重點高等學校。但是,他們常高估了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水平,有的則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給用人單位留下浮躁、不勤奮的印象,得不到用人單位的肯定。有的擇業期望值過高,脫離實際,怕吃苦、講實惠,不願到基層和偏遠地區等需要人才的地方工作,擇業目標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落差,雙向選擇變成了單向選擇。這些都會對他們的就業造成負面影響。
2.社會適應恐懼、依賴性強。有些學生懼怕就業難,選擇考研讀博等方式來回避。相關調研顯示民眾普遍認為大學生社會適應性差、進入社會角色慢、動手能力不強,這便給他們初入職場帶來不小的心理壓力。特別是那些獨立性不強的學生,常有心理恐懼問題,就業環節中常有30%左右的學生出現明顯的恐懼狀態。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他們大多在中考、高考志願時都遵從父母意願,甚至是老師的意見,缺乏自主性。因此在找工作時也常常出現一人找工作,幾人陪同的現象。依賴性過強常常成為這部分學生的通病,這會使用人單位難以留下好的印象。
3.抑鬱或焦慮。有大學生在就業前會因為常受挫折、進展不順等,導致情緒低落,抑鬱寡歡,意志消沉,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及就業,也有一部分學生則是以偏概全,感到就業無望,擔心畢業即失業,甚至每當談到就業就“色變”,嚴重的則沮喪以至輕生厭世。焦慮是一種不愉快的、痛苦的情緒狀態,同時伴有軀體方面的不舒服體驗。大學生在就業中出現的焦慮多為過度焦慮。他們擔心自己能否找到工作,對未來不確定,擔心未來能否順利,表現為緊張、煩躁、心神不寧等。大學生就業中的過度焦慮會對他們的應聘、面試等環節產生不良的影響,更加不利於他們順利就業。《中國青年報》的一項調查顯示:七成以上的大學畢業生都對自己的前途感到擔憂。
4.怕苦心理。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他們經歷的磨鍊相對較少。不少學生就業期望值過高,嚮往大城市和高工資,追求安逸、舒適的環境,不願去條件相對差些的邊遠地區或農村、中小型企業。他們普遍缺乏艱苦創業、從基層崗位做起的心理準備,往往會給用人單位留下注重享樂、過於強調自我價值等不良印象。這種怕吃苦、講實惠的心理與現實就業環境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在《大學生就業現狀及發展2006年度調查報告》中顯示:2006屆畢業生對政府機關的選擇比例為18.18%,超過了國企的15.69%。選擇的就業地點仍集中在北京24.69%、廣東21.76%、上海10.74%及其他沿海發達地區1***6%。而選擇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比例則非常小,只有9.62%和7.39%。
二、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應對策略
1.社會關注,提供鼎力支援。為幫助大學生緩解就業心理壓力,社會各界都要給予積極關注和鼎力支援。首先社會要努力為大學生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相對完善的就業環境,並規範大學生就業市場,加快建立起公正、公平、公開的競爭機制。在大學生就業方面,既要從政策上給予傾斜,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還要是對於那些到基層、西部及艱苦地區的國家最需要人才的單位就業的大學生們給予大力支援甚至資金獎勵。此外社會還應消除高校畢業生在就業中的戶籍、性別、身高等方面的限制條件的影響,完善法律體系建設,促進大學生就業,營造良好的就業法律環境,使學生的就業權益得到保障。
2.學校重視,加強教育引導。對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問題,作為學校應當充分調動各種資源,為大學生提供就業指導、生涯規劃、心理援助等服務,既要豐富學生就業壓力的應對資源,也要培養他們的應對技巧,提高其信心,從最大程度上降低他們在就業中的負性情緒。高校還可以通過創業基金會、創業大賽等途徑,扶持學生創業;通過建立實訓、實習基地、與企業合作辦學等方法,有組織地為學生提供實習、就業保障,避免實習走形式、就業沒路子的狀況出現。
3.學生自立,不斷完善自我。良好的心理狀態是大學生成功就業的關鍵因素。大學生們首先要學會正確認識和評估自己,只有實事求是地對自己進行正確認識和估價之後,才可能進行準確的職業目標定位。其次,大學生們要增強自信,克服自卑。自信應當成為大學生取得就業成功的動力。再者,大學生們應樹立競爭意識,養成良好心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競爭中發展,優勝劣汰是市場的法則。大學生們只有做好競爭的心理準備,積極進取,養成良好心態才有可能取得進步與發展。
總之,就業是大學生人生的重大轉折與重要的一步,更是他們社會化的關鍵階段,大學生工作解決了,才能更好地為社會做貢獻,完成時代的要求,做新時代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每一名大學生都應該合理應對就業心理問題,再加上社會關注,提供鼎力支援,學校重視,加強教育引導,學生就能更好地發揮優勢,勇於實踐、積極探索、競爭進取、立大志、展偉業,為國家振興與社會進步貢獻青春與智慧。
參考文獻:
[1]韓鋒.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及其引導[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7***3***.
[2]李會勤.就業危機形勢下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09,***4***.
[3]王季桃.對當代大學生就業心理的探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2006,14***4***.
[4]顏農秋.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及疏導[J].高校理論戰線,2004,***07***.
[5]李書友.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M].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範文二:當代大學生就業心理障礙探究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大學生就業的形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雙向選擇,自主就業”的就業政策更是加劇了大學生就業的心理壓力,產生種種的心理障礙,如焦慮、自卑、自負、攀比、嫉妒等,這些心理障礙影響了大學生的畢業和就業,本文通過對大學生就業的心理問題的研究,分析了大學生就業心理障礙的原因,探索了克服大學生就業心理障礙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心理障礙 原因 方法
就業對於大學生來說是一次重要的人生選擇。現如今,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日益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隨著經濟的發展,巨集觀經濟環境發生了轉變,隨之的高校擴招政策更是加劇了大學生的就業難度。新的就業政策——“雙向選擇,自主就業”,一方面給大學生帶來了機遇和自主選擇的機會,但是一方面更是加劇了大學生就業的心理困惑和焦慮,產生了種種就業心理障礙,不利於大學生的順利畢業和就業。通過對大學生就業心理的研究,分析大學生就業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探索克服大學生就業心理障礙的方法,對提高大學生的就業心理素質,促進大學生順利就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大學生就業心理障礙的表現
***一*** 焦慮心理
焦慮是由心理衝突或挫折而引起的一種複雜的情緒反應。心理衝突使人處於矛盾狀態的兩難境地,在現實面前無法做出選擇,挫折感受即意味著人感到失望,不安甚至恐懼。
隨著就業制度的改革,大學生畢業包分配已經成為了過去,現如今,雙向選擇成為畢業生就業的最主要方式,在雙向選擇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畢業生之間以及用人單位之間的競爭。隨著畢業的到來,大學生普遍進入焦慮期,對自己的前途感到擔憂,當個人願望與客觀現實出現矛盾時,大學生常常會陷入苦悶與焦躁之中。在擇業中也會遇到許多前所未有的挫折,經歷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這時就會出現焦慮的心理,有些同學的情緒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往往會通過酗酒、搞破壞來宣洩情緒,嚴重的影響學業和就業。
***二*** 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種性格的缺陷,是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表現,自卑會形成對自身能力的不恰當評價,無法正確的認識自身的優缺點。
在就業過程中,一些大學生缺乏自信,不能向用人單位展現自我,因此錯失良機;另一些大學生由於自身存在某些缺陷,喪失了爭取的勇氣,悲觀的面對就業。這些自卑心理,不利於正確的評價自身,不利於發揮個人的才華和智慧,甚至會導致精神萎靡,心靈扭曲,對自身的前途形成了障礙。
***三***被動心理
被動心理是指做事缺乏主動性,寄希望與他人的一種心理狀態。當今社會,許多大學生存在這種被動的心理,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壓力,一些大學生往往缺乏主動性和競爭意識,無法積極主動的推銷自己,將就業的希望寄託於學校、家庭和有關部門。這種嚴重的依賴心理,導致在社會就業的競爭中被淘汰。
***四***急功近利心理
校園是個多重思想碰撞的交匯處,在這裡不但會形成一些好的學校風氣,還會受到一些消極的社會思想的侵襲,處在大學中的學生們難免會或多或少的受到一些影響。在大學生畢業就業時通常會表現出一些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的不正風氣,在擇業時往往會以金錢和物質來作為衡量的標準。這種心理如果不加以疏導,會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就業。
***五***自負心理
自負是同自卑相反的一種心理,是對自身的過高的評價而產生的優越感。大學生在就業時,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高,缺乏正確的定位,這種不知天高地厚的狀態,造成了對用人單位的挑剔心理,自以為是的後果就是在就業的競爭潮流中四處碰壁,無法順利的就業。
二、 大學生就業心理障礙的成因分析
大學生就業心理障礙的存在絕非偶然性,它是由於大學生自身的心理、生理及自身素質所造成的。
***一***大學生正處於人生的轉變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都在經歷著轉變,自身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更是接受著社會各方面因素的衝擊,他們的人格和觀念在此時由不穩定向穩定轉變,並且趨向於成熟。此時正是最容易感受到外界變化的時期,一旦面臨社會的挑戰,心靈極易引起動盪和波濤。
***二***當代的大學生由於一直處於天之驕子的環境中,除了學習生活並沒有接觸過其他的環境,生活中往往是順境大於逆境,同時處在家長的寵愛與呵護中,使他們形成一種心理定勢,只能成功不能失敗。而當今社會的競爭性日趨激烈,這些心理素質不健全的畢業生在如此大的壓力的洪流下,極易產生挫折感,當無法面對困難時,就會產生失望、自卑和萎靡不振的心理。缺乏自制力和挫折承受力是引起心理障礙的關鍵之一。
***三***同樣的環境因素,同樣的挫折,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反應模式,這與人的個性有直接聯絡。性格內向孤僻,沉鬱,壓抑,過於自卑或過分自尊,急躁、衝動、固執,多疑、好鑽牛角尖、易偏激。有太強的個人慾望和過高的個人期望,不善人際交往,唯我獨尊,愛慕虛榮,嬌生慣養,感情脆弱等個性特徵都是不利於心理健康的,而其中有些本身就是心理障礙的表現。
***四***大學生對自身的認識存在偏差,往往過高或過低的評價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造成就業與自身情況不符,產生強大的心理壓力;對職業的認識也存在著偏差,一部分學生認為只有專業和職業相符才能發揮自身的才能,就業時無法做出調整,縮小了就業的面積,造成了就業的困難;對社會的認識也不足,理想與現實社會是存在偏差的,大學生缺乏對社會的實踐經驗,無法正確的認識複雜的社會,往往存在較高的期望值,在面對挫折時產生心理衝突。同時,一部分大學生有著名校情節,認為只有名校的學生才能找到好工作,自己的學校不如他人,而產生強烈的自卑感,這種心理導致學生在尋找工作時,無法拿出足夠的自信,展示自身的優勢,耽誤了找工作的好時機。
三、大學生就業心理障礙的應對措施
***一***調整擇業價值觀
每個畢業的大學生都希望可以找到一個好的工作,但是首先應該認清自己是怎樣的人,自己希望成為怎樣的人,同時還要看清這個社會需要怎樣的人,這個社會存在怎樣的發展機會。要知道能發揮自身能力的就是好工作。因此,大學生應該走出職業價值觀的誤區,不要盲目的趕時髦,追求體面,圖實惠,圖輕鬆。現在大學畢業生不是就業難,而是擇業難。這就提醒我們,要培養樹立大學生正確的職業價值觀,走出擇業的誤區,引導其走上成功和發展之路。
***二***保持健康的擇業心理
要調整自身的擇業期望,要保持平常心,用健康的心理狀態面對擇業的困難和挑戰。首先,要正確的面對職業理想與擇業現實的差距,要知道社會現實和主觀願望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我們應該對這個落差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要不斷的完善和調整自身的職業理想;其次,要做好去基層工作的準備,每個畢業生都想找到一個好的工作,但是要注意基層是鍛鍊人、培養人的最好的地方,要想建功立業快速成長,一定要先付出努力;最後,要對自己的專業有個清晰的認識,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學以致用,但是由於現實的諸多問題,就業時專業很難對口,這就需要我們在引導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不斷的豐富自身的知識面,以適應社會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保持健康的就業心態
1.先就業後擇業心態
當代的大學生,特別是非名牌大學的畢業生,由於種種原因很難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這時,先就業後擇業就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先就業可以為第二次就業積累工作經驗,增加自身的附加值,為擇業時增加砝碼。
2.憑自身實力找工作心態
現如今的人才機制在不斷的健全和完善,用人單位越來越看重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因此,大學生應該在就業中憑藉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不要存在依賴親戚朋友的幫助和社會關係、背景的心理。
3.自主創業心態
如今科技在迅猛的發展,當今大學生比前輩們擁有更多創業的資源。因此要建立自主創業的心理,利用社會提供的便捷條件,進行艱苦創業,增加社會的就業機會,有利於大學生自身的成長和人生價值的實現。
4.再學習的心態
現代社會知識的更迭速度越來越快,要在這樣一個學習型的社會中生存,必須要有不斷學習的心態,因此,當代大學生就業時可以選擇能夠提供再學習機會的用人單位,這種繼續學習意識的強化,尤其是重視在工作中學習的心理,很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何苗,王軍,黃曙萍.論當前大學生就業的三大傾向[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6***:89-911
[2]楊冠英.WTO對我國大學生就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經濟師,2004 ,***5***:97-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