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的原因

  近年來用工荒問題的出現不僅讓很多小企業出現僱工難的狀況,更讓企業陷入無法生產的地步。那麼,是什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當“小資”、“文青”等代表身份標識的詞彙廣泛傳播,當“暈”、“囧”等網路語言充斥我們的生活時,在企業招工中也盛行著一個全新的另類“流行語”——“用工荒”。

  春節過後,各大企業紛紛開工,關於企業招不到工人的資訊又見諸各大網站。“用工荒”似乎從偶爾變成了經常,從暫時變成了長久。

  由於經濟迅速回暖,今年沿海地區和內地同時出現了嚴重缺工現象。不僅長三角、珠三角缺工,就連山東安徽也缺工。圍繞返鄉農民工,一場勞動力爭奪與保衛戰已悄然展開。廉價勞動力難以為繼,面對巨大的用工缺口,不少企業紛紛上調工資,調低學歷、年齡等限制,以緩解用工荒。

  農民工之所以會突然成為掌握就業自由選擇權的“特殊群體”,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用工荒”不過是企業尤其是三來一補企業傳統用人模式逐步被淘汰的時代註解。依靠初級加工、低技術含量、其企業利潤是工人工資“剩餘”的三來一補企業,將“廉價勞動力”優勢發揮至極致,並由此衍生了低價格產品在國際競爭彙總的規模效應,成為“中國製造”雄踞世界前列的重要支撐力量。

  但“廉價勞動力”所帶來的工人福利收入最小化、社會保障空心化、勞動技能低等化弊端,正在為權利意識日益覺醒的農民工所無法忍耐,並且也完全無法跟上中國經濟由單一的外貿主導型向內需發展型轉移、先富群體型向全民普惠型升級的社會軌跡。

  反思

  應重視解決“民工荒”背後的深層次問題

  要破解“民工荒”,必須解決其背後反映出的中國城市化程序中的各種問題。出現“民工荒”,表面上看是工資待遇相對農民工要求過低所致。但其深層次原因是農民工對城市生活的不適應。只有通盤考慮,採取切實的措施,逐步解決這些城市化程序中的重大問題,才能從根本上破解“民工荒”。

  靠搶人難留農民工人口紅利模式非變不可

  春節過後,東西部開始打起了農民工的爭奪戰,在東部的上海,一些用工企業開著400輛長途大巴奔赴安徽、江蘇、河南、湖北等地,到家門口去接農民工回來。而西部的重慶,當地的官員更是在春節期間有一項特殊的加班任務,就是設法把那些回家過年的農民工截留一部分,能留多少就留多少。

  用工荒與就業難中國的鴛鴦火鍋

  “用工荒”和“就業難”很少在一個國家如此激烈地對抗,說明中國正把一段漫長的歷史強行壓縮在一個短短的時間段中。這種壓縮的疼痛正在釋放出來,沒有現成的藥可以療傷,我們必須自己配藥,還要有對疼痛一定的忍耐力。

  扶正用工理念才能破解用工荒

  如何從“用工荒”的啟示中改變企業的用工理念,這才是解決“用工荒”問題的治本之策。要讓工人“人懷固志”,與企業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就要做到“以情結其心,以利固其志”,就要切實地做到職工與企業一起分享經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