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說理散文寫作圖式及運用
話題說理散文就是以描寫、抒情、記敘、論理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某個觀點,闡述一定的道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一:說理散文的特質及歷史沿革
何為說理散文?簡而言之就是以描寫、抒情、記敘、論理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某個觀點,闡述一定的道理。議論某種現象,闡述某種道理,重在說理,形散神聚,有散文形式,兼有議論文說理特色,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哲理性等特點。說理散文最早要追溯到殷商時代,那時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說理的散文。春秋戰國社會大變革,各種學術流派紛紛著書立說,百家爭鳴。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先秦諸子的說理散文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藝術風格上,都對後世散文的發展產生了顯而易見的影響。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玄言詩的盛行對說理散文有一定的促動。唐宋以韓柳為首的古文運動,樹立了一種擺脫陳言俗套,自由抒寫的新文風,大大提高了散文的抒情、敘事、議論、諷刺的藝術功能,使散文更切合實用,南宋時大量出現的筆記雜文便是一個明證。洪邁的《容齋隨筆》、王明清的《揮塵錄》是筆記雜文中的佳作,此外,朱熹的古文長於說理,造詣非淺。明清時期唐宋派、桐城派、公安派、竟陵派等對說理散文的發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新文化運動以後說理散文擔任了反封建的先鋒,它所議論的物件緊貼生活,具體細微,風格各異,樣式不一,呈現一派繁榮景象。就形式而言,有記敘、寫景、抒懷、言志、評述;風格上形成了魯迅的峻冷峭拔,周作人的平和沖淡、朱自清、冰心等的清新雅緻,郭沫若、郁達夫等人的豪邁揮灑,葉聖陶、許地山的樸素平直,徐志摩的濃豔絢麗等。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的需求,新中國成立後說理散文更具有一定的知識性、趣味性和怡人的書卷氣,在文章關鍵處總會出現一些含義深刻、意蘊豐富的語句,厚重耐讀,在各類文學類文字閱讀考查中也常被選作命題材料。相應地,作文教學改革在高考指揮棒下也逐漸突破技術主義的樊籠,關注社會現實,重視理性思辨,解決實際問題已經成為作文考查的主要方向。隨著以現實生活為背景的材料型作文命題的盛行,具有思辨性強的說理散文大量出現在考場中也便理所當然。
在說理散文寫作訓練中,筆者經常引導學生運用生活座標系圖式來對材料型作文題目加以審題立意。在這個生活座標中,橫向由個體生命、群體階層到人類、民族、國家、歷史以及自然宇宙,呈現出由小到大的排列順序。縱向由具體的物質層面的人、事、物、景以及有著內在聯絡的生活現象到抽象的精神層面的思想、情感以及文化價值、社會主流觀念等,體現著由實到虛的思維方向。好的材料作文題,在思想引領和道德拷問上,往往切合社會主流價值。而主流價值觀正是培育健康的社會文化心態的基石,是維繫國家和民族發展不可或缺的紐帶。這個座標對生活的認識和感悟水平是起著定式作用的,也是作文字質的形象化的圖式。
說理散文一般的寫作規律是對生活座標系中的言語、人物、事件、物件、場景等突然有了感悟,感悟深入昇華,敷衍成文。說理散文與一般議論文最大的不同是有“觸發源頭”。有“觸發源頭”是一般說理散文的共性,這言、事、人、物、景等就是說理散文的觸發源頭,這感悟就是說理散文的意味之本,是中心立意。事件觸發謂之“因事”,場景觸發謂之“因景”,物件觸發謂之“因物”,人物觸發謂之“因人”,言語觸發謂之“因言”。為此,筆者把說理散文大致分為因言說理散文、因人說理散文、因物說理散文、因事說理散文和因景說理散文等幾種型別。
二:因言說理散文的構思及其圖式
因言說理散文的“觸發源頭”是言語,可以是名人名言,也可以是凡人凡言;可以是警策之言,也可以是民俗之言;可以是某人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也可以是某人無意中一句讓聽者感受到特別意義的話,等等。所“因”之“言”只要能觸發思考,思想意象能貫穿全篇即可。“理”是文章的核心,“理”要讓人信服,意蘊深廣,給人啟示,就要“說”,要“說”得讓人信服,就得講邏輯,講論證;講邏輯,講論證還要不落入一般議論文的窠臼。
因言說理散文往往以聯想為核心,分為三個構思環節:選好關鍵話語——聯想印證話語——還原話語情景。“關鍵話語”是一個“由頭”,“由頭”是引發思索感悟的一個“觸發點”。精準選擇好“由頭”非常重要,因為“言”要能引發說“理”之“理”,沒有一定含義的“言”就無法讓文章展開。所以,選好“關鍵話語”是因言說理散文良好的開端。而聯想印證話語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關鍵在“由言及理”。“由言及理”後還要再聯絡相關事例、名言***論據***進行分析印證。當然,“關鍵話語”也可以是錯誤的,這時候的“印證”就有了批駁的意味。主體部分是“放”,行文到最後要“收”,既回到話語情景,在情節描述中結束全篇。
下面以羅蘭的散文《入世與幽隱》為例來加以說明:
你說你很矛盾,一方面想要隱居,一方面又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光耀的名人,受人注目。你說:“想隱居是因為世界太浮華,想受人注目大概是因為自己有這份才情吧!”
其實,你一點也不例外。林語堂博士就曾有名句,嘲笑自己“踟躕鬧市說隱居”。
我也正如林博士所說,一年到頭嚮往山林幽隱,卻極少時間真的去看看山林,別說到山林去居住了。
原因是什麼呢?為什麼人們經常是一面喜歡幽隱,一面捲入繁華呢?
我想,這就正是人的天性了!
我們的天性有此兩面。一面想要表達自己並得到別人的認可,一面想要擺脫這種無形的催迫,而希望遺世獨立以求得心靈的自由。
事實上,我們無論有多高的才華與才幹,如果這世界只剩了自己,也就證明不了自己的價值,我們必須在人群之中,通過別人的評價,得到別人的接納,才會顯出個人的價值。而這對個人價值的肯定,是每個人先天的需求。如果說,人生有什麼意義,那麼,這一肯定,就是使人覺得有意義的力量之一。否則,穿衣吃飯,以終餘年,豈不枉來一世?
我們“踟躕鬧市”的原因,就是在尋求這份肯定。因此所謂的人世,它基本的動機,其實是在要求“付出”。當他有收穫的時候,所得到的無論是錢或是名,都是一種被肯定的象徵。這就會使我們覺得快樂,覺得不白活,也覺得安全。
所以,入世並不是虛榮,也並不違揹我們所向往的超然於世俗之外的那另一種完成。
幽隱是另一種找到自己、面對自己的方式,單是在人群中得到肯定,往往並不能使我們覺得滿足。我們還時常需要有機會面對自己,認識自己,並且有機會冷眼旁觀,獨立思考。事實也是如此,在人群中,我們往往不太有機會靜下來思想;也不太有機會使自己繼續充實,未免有點擔心自己會失去了獨特的價值,因而也失去了被人接納與認可的條件。因此,認真說來,要求幽隱的基本動機也是在於對自己個人價值的要求肯定,要求穩固,為免在人群中失去了有所貢獻的能力,才希望“退而結網”。
這兩者,在基本出發點上並不矛盾 ,是不是?
既然幽隱的內在動機並不完全是逃避,而很可能是“以退為進”的另一種求取被別人肯定,也被自己肯定的方式,那就不是消極,而是積極的了。
竹林七賢至今傳名,他們也是在用隱遁的方式來求取至少自己對自己的肯定。而他們的特立獨行,也使世人用另一種心情接納。因為他們代表了人們時或也會有的一種對遺世獨立的神往。
事實上,“遺世獨立”也只要神往一下,就足能產生“清燥熱,止煩渴”之效了。誰能真的“遺世獨立”呢?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叫“寄給夢想”的,內容就是寫我自己想去七星山外買地造屋去幽隱,但最後卻醒悟,自己根本不可能到那兒去住。大概這一境界也只是“雖不能至,心嚮往之”而已吧!
能滿足這份遁世之念的,大概還是旅行。我常覺得旅行就是在擺脫日常瑣務的牽絆,就是最好的方法在找到自己,面對自己,而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心情,來回顧自己奔波其中的這世界。旅行不是消極的,但它有“逃離”的作用。這旅行,最好是一個人走,當實在不能一個人走的時候,也至少是參加一個談得來的團體,讓大家一致同心地“逃離”現實一段時間。這是很好的一種治療;也是很有效的一種“充實”。能有機會重新整理自己,辨認方向,瞭解人間世界。然後,你將發現,它會使你非常想要回到原先你所厭倦的那個日常的、煩囂的、機械的、平淡的或浮華的世界,去為別人做事,也接受無數的別人,直接間接,為你所做的服務。
這是一篇典型的因言說理散文。僅一千多字的文章,就以言語作為說理的材料支撐。開篇精當恰切的選好能貫穿全文的“話語”:人們慣常的言語和林語堂的名句“踟躕鬧市說隱居”。從結構上說這是一個迴環,這回環的首尾都圍繞這兩則話語進行敘述說理,有力的支援和加強了文章的立論和論述,具有較強的說服力。主體部分,兩則話語相當於一個討論的話題,分析層次的展開結合自己的心境進行探因分析,得出人的天性是一面喜歡幽隱,一面捲入繁華的觀點。然後分別對入世與幽隱的動機進行逐層分析,得出二者的基本出發點並不矛盾的道理。印證話題,選取有生活意義的關聯性很大的場景,以“寄給夢想”的內容來還原言語情景,找到入世與幽隱的平衡點——旅行,迴環的生活情景解決了一個“生活味”的問題,從而增強了文章說理的力度。
如果用圖式加以呈現,可以這樣表示出來:
兩則言語開頭引出話題+探因分析引出“人的天性”並闡述+聯絡現實探討入世與歸隱的內在動機+提出觀點+素材印證+聯絡自我還原生活情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
這一圖式也是對因言說理散文三個構思環節的精彩運用。
三:因言說理散文的考場運用
筆者對近幾年各省市公佈的高分作文進行整理時,發現不管是何種型別的作文題目因言說理散文所佔比重都還是極為可觀的。就拿2014年江蘇考生寫的《何必“不朽”》為例:
辛夷塢說:“曠闊的時間面前,青春脆薄得像一張紙。”任時光匆匆逝去,當昔日美人成今日的紅粉骷髏,在時間面前,我們渺小如塵埃,化為一抔塵土,何來不朽?
然而古今之人,求醫問藥妄多駐幾年容顏者不勝列舉。昔有漢武帝聽通道士之言,大興煉丹之術;今有明星打肉毒桿菌,妄得一夕的美貌。卻在時間面前,一次次被譏笑著膚淺與愚蠢,這種“不朽”真的有必要嗎?
竊以為:真正的不朽,不在於青春的永駐,而在於青春價值的實現,我來過,我活過,我努力過,我在世上存在過,便足矣。
張愛玲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蝨子。”即使生命破敗如爬滿蝨子的袍,隨時“腐爛”,仍要在生命中實現自我價值。“我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趕緊***,要麼好好活著。”他是劉偉,在失去雙臂後毅然選擇了後者,幾度寒暑幾度秋,他用汗水與堅持書寫了生命的絢爛華章。又有劉大銘者,打小患病,在病床上度過短暫的一生,卻堅持每天十萬字的閱讀量,不斷豐富自己。雖然早早病逝,但他那自強不息的生命力量卻“不朽”地感染著我們。
有位哲人曾說:“青春不是生理的一段時期,而是一種心理狀態。”若將青春這一狀態,終期地維持下去,又何必追求那老去的不朽。一生風骨凝成詩的牛漢,用自己的心自己的血嘔出了史一樣的詩歌,描繪真正的歷史,八十高齡卻說:“我以前是熱血青年,如今是熱血老年。”長期維持那份對生活熱愛的他,誰又可以說,他的青春早已腐朽?不,在他永不停息的脈搏中,“青春”永存。
昔日,晉代王右軍蘭亭上書“俯仰之間,已成陳跡”來感慨青春生命的易逝;蘇東坡在赤壁之下也曾書道“渺滄海之一粟”來感嘆生命之渺小。可我更傾情那句“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我們又何必妄求青春的永駐,歲月的不朽,若是不斷實現人生價值,拓寬自己生命的寬度,那什麼青春的朽與不朽,何有於我哉?
我堅信,我生存過,我來過,我見過日出與朝陽,我聽過清風,我愛過世間美好,我憐過大地悲音……這些已使我的生命豐滿,使我的青春絢麗,我不需要什麼所謂的“不朽”,但這已足夠。
引用言語是本文進行說理的支柱。這篇文章看似反彈琵琶實則合乎主流價值判斷,引用了辛夷塢、張愛玲、劉偉、某哲人、牛漢、王羲之、蘇軾等七則名言,從來源上看,這些言語,有的出自作家,有的出自達人秀,有的出自哲學家,有的出自文學家、詩人等。從作用上看,這些言語多數引作論據,有的作觀點,有的既作論點又作論據。本文在引用言語中透露出一個資訊就是平時要多積累一些有品位,意蘊豐富的精闢言論,並能在考場上加以精準運用。
從結構而言,本文開篇釋題,以辛夷塢的一則精闢言語引出感慨:在永恆的時間面前何來不朽?但古今往來的人卻偏偏追求青春容顏永駐,豈不是膚淺愚蠢?然後順理成章地提出:“真正的不朽,不在於青春的永駐,而在於青春價值的實現。”擲地有聲。更可貴的是,作者沒有讓觀點停留在空洞的言語層面,而是用大量詳實充分的論證,進一步詮釋瞭如何才能實現青春的價值,使觀點飽滿具體,文章也有了鮮明的層次感。敘例張弛有度,分析切中肯綮,顯示了出色的駕馭語言的能力。從字裡行間能夠讀解到作者心智的深邃,理解青春不朽的本義。這就是因言說理散文美之所在。如果用圖式來表示,本文行文思路應該是這樣的:
名言開頭點題並闡述+材料述評+提出觀點+素材印證+深度分析+群材印證+聯絡自我總結全文
因言說理散文寫作過程中,還要注意三點:一是要特別關注材料型作文題目的寫作要求。根據材料寫作文,其中“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尤其要引起關注。所以運用因言說理散文寫作圖式時,我往往也會要求學生在引用話語並闡述後,接下來一般是對材料的內容進行概述,接著提出文章觀點。在行文倒數第二段往往還要對材料的含意進行闡述,提煉出深刻意蘊並聯系中心觀點加以闡述,最後言簡意賅總結全文。二是因言說理散文所有敘述描寫的比重最好不要超過全文的三分之一,文章的主體部分也要圍繞關鍵話語展開,文章的核心在於“說理”。“說理”由關鍵話語引入,凝結出一個論點,進而圍繞這個論點展開分析。分析是對關鍵話語的“印證”,論據也是對關鍵話語的“印證”。第三就是因言說理散文整體上還要注意協調“情”與“理”的關係,要較好地體現出“情”,不是靠無病呻吟的抒情,而是靠有人情味的場景的呈現,在場景中推出關鍵話語,在關鍵話語中傳遞核心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