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秋思鄉的文章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遊子思鄉,中秋節,看著故鄉的方向,很多人心中唯有濃濃的思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篇1:中秋節思鄉

  時間猶如湍急的河水,匆匆流逝,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來臨了,中秋節吃月餅、代表一家團聚。中秋節又是怎樣由來的呢?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xxx年的中秋節和以往的中秋節過得不一樣,在中秋節那天,我早早起床,和爸爸出去買了月餅和一些水果,一起乘車去奶奶家問候。去到奶奶家,“哇!”這麼多月餅。我們在奶奶家吃過晚飯,便乘車回家。不知道今天怎麼運氣這麼不好,回家時,選上了一輛“老爺車”。回到家,我們把月餅和一些水果、桌子抬上天台,再買了幾個燈籠,準備上天台賞月。但是,天公不作美,碰巧下起了小雨,我們便轉移到家裡的陽臺,一邊欣賞著圓月,一邊吃著美味的月餅,一邊喝著濃濃綠茶。那種滋味是世上任何語言都無法形容的。

  中秋節是那樣的誘人,那樣的快樂。中秋節代表著一家團聚,今年的中秋節真快樂啊

  篇2:中秋思鄉

  又快到中秋節了,這個中國最傳統、最浪漫、最傷感的節日,這個我最害怕的節日。

  自從90年離家之後,我再沒有回家和父母過上一個中秋節:先是上大學,然後是在外地工作。當商場裡擺滿各式各樣的月餅,掛滿宣傳的調幅時,我承認我感到心酸,我羨慕甚至是嫉妒那些和父母居住在同一個城市的人。我想象他們在中秋節的夜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桌上是精緻的月餅。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頭髮泛白的父母用慈祥的心滿意足的目光挨個兒的看著自己的孩子,也許家裡已經添了小孩,在二老的身邊調皮搗蛋。而同樣的月光下,自己的父母孤單的坐在空蕩蕩的屋子裡,安靜的吃完飯,在沙發上坐下來,茶几上擺著一小碟月餅,兩個人卻沒有要吃的意思。我想象母親的眼裡一定有淚水在滾動,她儘量把注意力集中在電視上,耳朵卻在全神貫注的等待電話鈴響起,那是在等我的電話。我每次都會在他們吃完飯後把電話打過去,當母親略帶沙啞的溫柔的喂聲傳進我的耳朵時,我之前忍住的眼淚必定會滑下來,而我的聲音誇張的嘹亮的甚至好像帶著笑聲的掩飾著我的心酸,我假裝沒心沒肺的問好,滿不在乎的說怎麼又是中秋節了,月餅一點都不好吃,向他們說起工作中好笑的事情,自己最近的活動,母親在那邊聽著,不怎麼出聲,我想她一定是在哽咽,我滔滔不絕的說著,知道母親的情緒穩定下來,她總是問起我的身體,睡眠,有沒有堅持運動。我儘量的把電話打得很長,值得那邊父親對母親說可以啦,省點電話費吧。母親會把電話遞給父親,父親總是有點矜持的叮囑我注意身體,好好工作,不要牽掛他們,然後和我說再見。而掛下電話的我終於會抑止不住,大聲的哭出來,深深的感到內疚和孤單,即使是酒吧裡激烈的搖滾樂也不能驅走我的心酸。

  在這個城市裡有著太多和我一樣的人,不管是為了什麼,他們離開自己的家鄉,離開自己的父母,在這個詩意的節日裡體會孤獨。那些可以和父母一起過中秋節的人,請珍惜你們的幸福吧,皎潔的月光下,但願你們歡快的笑聲也給我們帶來一些祝福,明年的中秋節不再是流淚的中秋節。

  篇3:明月幾時有

  作者:花影書香

  今天是中秋,這是澳洲一個普通的週日,卻是一個讓華人思鄉的特殊日子。吃過晚飯便到外面散步,墨爾本郊區的生活一直很安靜,平時在家附近很少見到人,只有週末才會看到某些人家門前停了很多車,裡面傳出一些歡聲笑語。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中秋的主要習俗有:賞月***玩月***、賞桂花、拜月老、猜燈謎、賞花燈、吃月餅等。

  中秋與明月息息相關,中國文人賦予了月亮如此浪漫的文字和想象,關於中秋有很多動人的詩詞,最著名的是蘇軾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王菲演唱的“但願人長久”婉轉動聽,配上她天籟般的聲音,把這首詞的意境表現的淋漓盡致,每每聽得柔腸寸斷。每逢佳節倍思親,故鄉正值秋天,澳洲卻沉浸在春光明媚之中,抬頭看到懸在天邊的月亮,淡淡的月白色,暈染著水墨般的暗灰色陰影。記得來到墨爾本之後的第一個中秋夜,特意走到外面尋找月亮,街上靜悄悄的,我站在門前望向浩瀚的夜空,澳洲的夜空非常清澈,可以清晰地看到北斗星和北極星,還有牛郎織女星。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一輪淡黃色的明月高高懸掛在天上,它同樣懸在故鄉的天空。人生是這樣百轉千回不可思議,曾經的遠方變成了現在的居住地,曾經的家變成了遠方。

  從古至今,詩詞歌賦中的桂花一直與月亮相依相伴,廣寒宮中的那株桂樹永遠是文人墨客心中的一抹情愫。桂花生長在南方,彷彿是種約定,每年中秋前桂花盛開,只為赴圓月之約。說起桂花,便會想起北京稻香村的桂花糕,還有我非常喜歡的一道菜——桂花糯米藕。第一次見到桂花是在很多年以前,我們隨旅行團到黃山旅遊,那一晚住在黃山情人谷的半山上,酒店周圍是茂密的森林,晚飯後我們到外面散步,因為剛剛下過雨,空氣中瀰漫著濡溼的味道。忽然飄來一陣幽香,在清涼的夜風中越發讓人迷醉,那香味來自樹上一串串黃色的小花,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桂花。多少年過去了,儘管物是人非,我似乎還可以聞到那晚的桂花飄香。

  看看天色漸漸變暗,便收起縹緲的思緒,朝著家的方向走去。再過幾天我就要回北京探親,此時心早已飛向大洋的另一邊,那裡有念念不忘的家人。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感謝國內朋友在微信中分享的攝影,讓我遠在天涯,也可以看到故國的明月。

  ***2015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