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市場營銷推廣案例分析

  要設計一個案例分析計劃,則需要決定資料來源、分析著手點、分析工具、樣板工具和聯絡方法等細節。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80後美女陳小鹿自制芝

  陳小鹿,85後的永州妹子,剪著幹練的短髮,做過7年的化妝師,曾經為許多主持人和明星做造型化妝工作,平均月入7000元,過著小資而平靜的生活。然而,2014年初,在家養病期間,她不經意在微信朋友圈晒出的自制美食——烘焙芝士條,竟改變了她的人生:從化妝師變身為美食經營者,她的芝士條風靡了整個長沙,並創造了7天通過朋友圈銷售收入15萬的記錄,月銷售額高達40萬。經過近一年半的經營,她的吃貨粉絲累計近8000人,發展了20多個代理商,代理商的利潤少則兩千元,高則達4萬元。

  正在微信接單中的陳小鹿

  每月只賣7天的芝士條火爆“朋友圈”

  下午2點,騰訊大湘網編輯見到小鹿時,她正拿著兩臺手機不停地在微信上忙碌,她說:“因為現在正是我們家芝士條接訂單的時期,早上7點半起床,打包發貨到中午12點,下午就一直接單、回覆微信,都要弄到凌晨三點。”

  外界都說微商是躺在家裡刷刷朋友圈就輕鬆把錢掙了,陳小鹿笑言:“確實是這樣的,可背後的辛苦只有身邊的人才知道。”

  剛起步時,她自己一個人在家,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親力親為,常常通宵熬夜為朋友們趕製芝士條,身體吃不消,她說不想拖欠著朋友,接單了就想讓他們第一時間收到芝士條。

  為了保證芝士條的口感,她規定一個月只接單七天。陳小鹿沒接單的時間也沒閒著,通常用來研究和測試新產品、培訓代理。

  陳小鹿與員工一起製作“芝士條”

  為了試味芝士條 從94斤吃到了120斤

  芝士,又稱乳酪,是牛奶經濃縮、發酵而成的奶製品,被譽為乳品中的“黃金”,特別受女性喜歡。在陳小鹿看來,只有不斷研發和測試,新品才能成功推向市場。

  從小就熱愛美食的她,曾為了試味芝士條從94斤吃到了120斤,雖然現在瘦回來了,但是還是忍不住,她說她天生一顆吃貨的心。平時常常和朋友天南地北去挖掘好吃的餐廳,包括各式各樣的烘培,長沙哪家烘培店出了新品,她一定會買回來試味,這樣可以碰撞找出更多新品靈感。

  說起美食祕訣,陳小鹿說,和市面上普通的芝士條不同,她烘焙的芝士條,原材料都是進口、新鮮的,比如法國kiri的乳酪、鐵塔的淡奶油,做出來的芝士口感明顯不同,目前共推出了三種口味,分別是香草、奧利奧和榴蓮坨。

  400人爭做代理 只選了20個

  一個人完全忙不過來,她想到了發展代理的方式。今年下半年,她在家附近小區租了一套房子,簡單裝修了一番,聘請了9個阿姨幫忙,並發展微商代理。

  “當我發朋友圈說招收代理時,報名的有400多人,我在這些人裡面選了20多人,她們大多是是銀行工作者、老師、醫生,成為我的代理就算是我的合夥人,會提供專門的銷售培訓。入夥之前,需要交一萬元押金,如果他不願意幹了,會退還押金,實行末位淘汰制,一個月至少得賣出50盒。曾有一個從來沒有任何微商經驗的代理,7天時間掙到了4萬,我都覺得很吃驚。”

  陳小鹿說,目前她的粉絲髮散至全國多個省市,由於芝士條最好冷凍,可採用泡沫板加冰塊保溫發順豐快遞***/***,長沙市內有跑跑小哥。“以前我一個人單幹的時候,芝士條價格是98元/盒,榴蓮坨坨是128元/盒,現在工作室做起來,成本也提高了很多,但是原料我一直堅持用最好的,價格也不變,我也不會讓我的代理隨意更改價格,我想讓顧客感受到即使品牌做大了還是和以前一樣的純粹,就像是吃到朋友手工做的芝士條一樣。”

  她說沒想過開實體店,“因為既然選擇了發展代理的營銷方式就得對代理們負責,也許以後會開一個體驗店,但不售賣不盈利。”

  化妝師從小就是創業達人

  大學專業主修室內裝修設計,使陳小鹿對審美有一定的認知,她認為“美”的東西都有互通性,從室內設計到化妝師只是改變了“美”的承載體。做化妝師時大概平均月入7000元,7年間結識了許多愛美的女性,為她的創業道路提供了許多幫助。

  事實上,朋友圈賣芝士條已經不是小鹿的第一次創業,她14歲便拉起推車賣羊肉串了。

  熱愛美食的時尚達人

  “當時暑假在老家的超市門口擺攤,自己當廚子學著烤羊肉串,當然是以失敗告終。大學期間,坐火車去廣東進些耳環、首飾然後放上淘寶賣,行情不錯,掙到了自己的學費。因為自己後來做了化妝師,所以在淘寶上賣那種找工廠加工的化妝品,還曾出過化妝攻略,甚至還有人找我來出書,後來自己開了化妝培訓學校,陸續共收了2000多個學員。”小鹿笑言道,都說葡萄酒與芝士絕配,說不定以後還會去酒行業摸索。

  因為創業遇到了失聯多年的摯友

  每個創業者在創業途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困難最初是一個人單幹的時候體力不支援,完成不了那麼多訂單量。如今工作室開起來了,管理成為一個難題,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問題,這也是挑戰的樂趣。”陳小鹿說自己一直挺幸運的,不管是顧客還是身邊的朋友都很支援她,平時過年過節都能收到很多禮物,都是微信上的顧客寄過來的。

  “我有一個特別好的朋友,失去聯絡很多年,沒有電話,我有試著通過社交網路,微博、人人網等去找她,都沒有找到,後來有聽說她出國了,就沒有再找她了。突然有一天,她加我微信,找我買芝士條,繞了地球一大圈最後竟然以這樣的方式再見面,原來她現在也在長沙。”

  士條作微商朋友圈創業月入40萬

  二

  80後兄妹微信賣蛋糕月售5萬

  住在厚街新塘的80後兄妹王幹文和王文青,自小熱愛做餅和蛋糕。他們的父母從1987年起經營著某品牌餅家,從小耳濡目染父母做“鬆沙酥”、“三角酥”的王幹文兄妹對蛋糕鍾愛有加,夢想有一天能擁有自己的烘焙室,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

  在創業前,王幹文上了半年西點學校,到品牌餅店做了一年半的“學徒”,經常下午4時上班,晚上12時下班,有時還要加班到凌晨二三時,工資卻僅有1000多元。經過兩年多經驗的積累,王幹文終於於今年4月開了一家不足30平方米卻屬於自己的蛋糕店,並且有了自己的品牌。而在厚街一家大型企業做白領的妹妹王文青,為了支援哥哥的事業,已於6月底辭去高薪工作,加入蛋糕店。

  主打健康牌微博微信營銷

  為了節省成本,擴大客源,王幹文兄妹採用微博、微信等網路渠道接單銷售。半年時間裡,王幹文兄妹的蛋糕店鋪微博粉絲已有1600餘人。

  在蛋糕的製作方面,王幹文兄妹主打健康牌以保證蛋糕的質量。他們放棄市場上慣用的人造奶油,而用進口的不含反式脂肪酸的奶油。

  此外,他們還積極開發新產品,以吸引年輕消費者。中秋節前,王文青利用父母做中式月餅的家傳法,結合西點做法,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冰皮月餅。尤其是他們獨創的“百香果奶凍蛋糕”,廣受顧客的好評。隨著不斷地推陳出新,目前王幹文兄妹蛋糕店裡的產品已過百種。

  在烘焙室的牆上,隨處可見一列又一列的紅色訂單紙。據瞭解,王幹文兄妹蛋糕店的月銷售額已超過5萬元。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