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縣文物古蹟

  薊縣的叫做盤山地方,是國家的AAAAA級的一個景區,而且在盤山中的存在的佛家文化也是和皇家文化也是一樣的。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薊縣名勝古蹟介紹

  盤山

  盤山位於天津薊縣城區西北,為國家5A級景區。該景區始記於漢,興於唐,極盛於清,是自然山水與名勝古蹟並著,佛家文化與皇家文化共融的旅遊休閒勝地,歷史上眾多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競遊於此,清乾隆皇帝,先後巡幸盤山32次,留下了歌詠盤山的詩作1702首,併發出了“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的感嘆。

  五峰八石

  盤山景色以“五峰八石”、“三盤之勝”而奇特稱絕。主峰掛月峰海拔 864.4 米 ,前擁紫蓋峰,後依自來峰,東連九華峰,西傍舞劍峰,五峰攢簇,怪石嶙峋。

  三盤之勝

  天然形成了“三盤之勝”,上盤松勝,蟠曲翳天;中盤石勝,怪異神奇;下盤水勝,濺玉噴珠。

  三盤暮雨

  三盤暮雨是津門十景之一。

  盤山的“三盤”——以鬆取勝的上盤,以石取勝的中盤和以水取勝的下盤,在黃昏暮靄、煙霧朦朧之時皆被雲氣籠罩,身處山中可見“似晴非晴、不雨是雨”之象。此時“山中雲氣鬱勃瀰漫,浩浩如雪海峰巒,出沒其中,如煙檣乘風”,盤山的這一景觀被文人墨客稱為“三盤暮雨”。

  寺廟

  歷史上曾建有 72 座寺廟和眾多玲瓏寶塔,一座皇家園林——“靜寄山莊”,以“東五臺山”著稱佛界。盤山山勢雄偉險峻,峰巒秀麗清幽,遙望雲海松濤,近觀水石清奇,步步有迷人景色,逢景有典故傳說。她是自然山水與名勝古蹟並著、佛家文化與皇家文化共融的旅遊休閒勝地。

  黃崖關

  黃崖關,津門十景之一,景名“薊北雄關”。位於薊縣最北端30公里處的東山上,北齊時建,明代重修。

  黃崖關城建築特色鮮明,構成了完整的防禦工事體系 。包括城牆和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樓 。南城門樓上鐫“黃崖口關”,北城門樓上書“黃崖正關” ,城牆上建有“北極閣”,也叫“玄武

  廟” 。關城內的街道就是著名的“八卦街”,也叫“八卦迷魂陣”,用丁頭錯位死巷、活巷組合而成,易進而難出。關城之外建有圓狀空心敵樓,為著名的鳳凰樓。從此向南則是橫跨泃河的黃崖水關;向西是以長城邊牆、和王峁頂峰燧為主要內容的長城高山遊覽區;向東則是太平寨長城遊覽區,這裡有引人注目的方形敵樓,名為“寡婦樓”,山巔之上還築有一個黑色的圓形石樓,為北齊天保年間所建的北齊敦臺。

  薊縣古長城始建於北齊天保年間,明代又進行了大規模增修。特別是民族英雄戚繼光任薊州總兵期間,為薊鎮長城的增修做出了貢獻,戚繼光修築長城的事蹟一直為人們所傳頌。此後,隨著歲月的流逝和人為破壞,薊城逐漸失去了她的風采!1984年在鄧小平同志“愛我中華,修我長城”號召下,歷經三載,修復了黃崖關長城。

  修復後的黃崖關長城恢復了她的古樸雄姿,在此基礎上還建設了一批文化景觀。以“八卦街”的中央提督公署為基礎建成了我國第一座長城博物館,在街內還新建了頗具規模的黃崖關長城碑林

  ,包括百將、百家碑林,毛澤東詩詞墨跡碑林和篆刻碑林,以及百鬆園和竹刻名聯堂等景點,在太平寨長城內側廣場的石臺上還樹起了戚繼光石雕像,在黃崖關口東側的八仙湖上還建起了八仙湖水上游樂場。

  翠屏湖

  翠屏湖,又名於橋水庫,因南依翠屏山而得名。於橋水庫位於天津市薊縣城東,是國家重點大型水庫之一,水庫壩址建於薊運河左支流州河出口處。翠屏湖位於天津薊縣城東,距縣城4公里,是治理薊運河的主要工程之一。翠屏湖水面寬闊,東西長35公里。登翠屏山俯瞰,煙波浩淼,水天一色;盪舟湖上,鷗浮上下,魚戲東西。翠屏南岸,葡萄壓枝,花果滿園;西岸大堤橫臥,綠樹緣堤,遠山如黛。翠屏湖盛產魚蝦,尤以金翅鯉魚聞名天下

  於橋水庫位於天津市薊縣城東4 km,坐落在州河出山口處,屬薊運河流域州河段。控制流域面積2 060 km2,總庫容15.59 億m3。上游主要入庫河流為淋河、沙河和黎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5.06 億m3。1983 年引灤入津工程建成後,於橋水庫正式納入引灤入津工程管理,成為天津唯一的水源地,其主要功能以防洪、城市供水為主,兼顧灌溉、發電等。

  位於天津市北部的於橋水庫被水利部列為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這是繼引灤潘家口-大黑汀水庫之後,天津市又一被列入國家級保護的城市水源地。

  根據水利部日前發出的《關於公佈全國飲用水水源地名錄***第二批***的通知》,第二批全國飲用水水源地共有59個,包括河道、湖泊、水庫以及地下水等各種型別水源地,供水人口均超過20萬人。

  於橋水庫始建於1959年,總庫容15.59億立方米,正常蓄水位21.16米,興利庫容4.21億立方米,主要建築物包括攔河壩、洩洪洞***兼發電洞***、溢洪道以及電站等。水庫大壩全長2222米,最大壩高達24米,同時具備防洪、城市供水、農業灌溉和發電等多種功能。

  據天津市水利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自1983年9月11日引灤入津工程通水以後,於橋水庫成為引灤入津重要的調蓄水庫,並和引灤沿線上的潘家口水庫、大黑汀水庫一起被列為天津市重要的城市水源地。25年來,於橋水庫已累計向天津城市安全供水179.72億立方米,不僅保證了城市人民的飲水安全,也極大地改善了天津市的投資環境和生態環境,為天津市經濟社會的健康協調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天津市水利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水利部門將進一步加大城市水源地保護工作力度,結合水功能區的監督管理,嚴格落實城市水源地保護措施,完善於橋水庫水環境預警系統,恢復水庫生態系統,確保天津城市供水安全和水源地生態安全

  猜你感興趣:

1.薊縣郭家溝旅遊攻略

2.天津盤山導遊詞範文3篇

3.北京周邊自駕一日遊

4.天津旅遊攻略

5.400字的寫景作文名勝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