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內求功拳外探理
太極始生於無極,成於陰陽.圓加陰陽乃為太極.宇宙天地乃一大太極,自身本體乃一小太極.太極者無論大小,均為一理也.此乃大無外小無內,萬物一體者也.世間萬物均由太極陰陽而生成,又遵循太極陰陽的變化規律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直至滅亡.此乃生於斯滅於斯變化於斯者也.世間萬物均逃不出這個規律.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太極規律乃自然規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符合自然規律乃為道,不符合自然規律非道也。太極拳道乃三豐祖師所創,其拳理完全按照太極理念作為理論基礎,所謂道拳、哲學拳者也。所以講太極拳萬拳之冠也。筆者習拳三年來,謹遵師父教誨,無一日不練拳,身體素質有了很大的改善;對太圾的理解和認識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收到了身心兼修的效果。
虛實相生、動靜相合、剛柔相濟、如水之變化乃為太極的中心思想。太極理念由陰陽學說、易經、八卦等道家思想所組成,陰陽者辯證也,八卦者方位也,易經者變化也。不懂虛實、不懂動靜、不懂剛柔、不知變化,真不懂太極,不懂陰陽辯證、不懂易變之理也!虛實相生者乃指彼虛此實、彼實此虛、實從虛者來、虛由實中生也。動靜相合乃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時有靜意、靜時有動心。剛柔相濟者乃剛不離柔、柔不離剛、剛時有柔念、柔中蓄剛勁也。此種感覺必須在長期慢、勻、心平氣靜的運動中尋找,心浮氣躁的狀態下不可能找到這種感覺。這種感覺也是我們的層次由開展、鬆散步入緊湊、縝密的必由之路。如水之變化則是高層次的要求,需經過長期磨練和實踐方能達到,此文不做細述。欲求拳藝進展,必須多體悟、多習練、多讀書。師傅講唯有大智慧、大學問者方能達太極之至高境界。然除了多習練多體悟以外,師兄弟之間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練完拳後相互談談自己的體會,無疑會起到拋磚引玉的良好的作用。另外有條件的可以帶一兩名學生,這不是講我們已經出師了,因為教學對提高自己的水平會起到重要的作用.,師傅和山老師之所以水平高,一是天賦與努力地結果,二是教學是他們拳藝精進的重要因素。
筆者認識一位老先生,為筆者講述了自己初為人師的一段經歷。老先生生於國學世家,善畫竹石,古文詩詞俱佳,筆名少石先生。其父親是關中大儒牛才子的得意門生,筆名竹石先生,名著三秦。老先生二十歲那年,一家學堂因任課先生告假,急需另聘一位先生接續教授,校方託人登門求助老先生的父親。條件要求應聘者國文功底深厚,詩詞精通。其父有意讓兒子歷練,便讓先生前去應聘。校方一看是位年輕書生,很不以為然,要求其試講,並請來幾位當地名流旁聽。結果先生語驚四座,以年奉三石麥子的身價被正式錄用。自此先生便開始了自己有生以來的教學生涯。在初為人師的第一個年頭裡幾乎每天放學後一雙雨鞋一把傘,徒步二十餘里回到家中,不與新婚燕爾的妻子同房,而與老父同塌,請教第二天教程的疑難之處,直到完全領悟。第二天黎明起床徒步趕到學校,原汁原味的把學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若此者一年,冬考過後學生的成績大進,得到校方和家長的好評。校方為了表彰先生的成績,破格以五石麥子的薪酬兌現了合約。老先生講,他的國學根基就是那時候打下的功底。一年的辛苦既贏得了成績得到了回報,又充實了自身,而且還成就了學生的學業,真可謂一舉三得。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便可領悟到,想當先生先當學生,和教學相長的道理。也充分領悟到梅花香自苦寒來的真正涵義。前面講的虛實、動靜、剛柔之理就是太極之理,陰陽之理。懂得了虛實、懂得了動靜、懂得了剛柔就懂了太極。師傅講上行則纏、下行則粲,講一絲緊全身鬆就是講剛柔之理,講太極之理。太極之理既簡單又繁複,既平凡又深奧,我輩習練者應在長期的修煉中用心體悟其精神實質。
冬夏無間歷春秋,懷中常抱太極球,
內固精神外安逸,百鍊化為繞指柔。
陰陽連環圈套圈,圓順諧重理不偏,
守中凝神鬆肩胯,斂氣入骨若等閒。
初練太極正方向,進退顧盼胸內藏,
輕搖柔隨要切記,徐行穩步真良方。
雲手探馬倒卷肱,多少工夫始練成,
莫談太極論大道,入門亦須千日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