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的主人公
是誰呢,下面是小編為您盡心挑選的關於的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是誰
朝三暮四是一個成語,源於莊周《莊子·齊物論》,原來比喻用詐術欺騙人,後來用以比喻常常變卦,反覆無常,變化多端,捉摸不定 。
朝三暮四成語啟示
這個故事原來的意義,是揭露狙公愚弄猴子的騙術,其實橡子的總數沒有變,只是分配方式有所變化,猴子們就轉怒為喜。那些追求名和實的理論家,總是試圖區分事物的不同性質,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後不免像猴子一樣,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矇蔽。告誡人們要注重實際,防止被花言巧語所矇騙。因為無論形式有多少種,本質只有一種。宋《二程全書·遺書·十八·伊川先生語》:“若曰聖人不使人知,豈聖人之心是後世朝三暮四之術也?”遺憾的是,後來應用這個成語的人,並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處,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後者指的是戰國時期,秦、楚兩大強國對立,有些弱小國家一會兒倒向秦國,一會兒倒向楚國。就象十年前美蘇爭霸時期,有些非洲國家時而倒向美國,時而倒向蘇聯。朝三暮四本來與此無關,但以訛傳訛,天長日久,大家也就習慣把“朝三暮四”理解為沒有原則,反覆無常了。
寓言講的道理確實適用於當時的情況,但是用我們已經發展了千年的眼光再來看問題,可能得出的結論會大不一樣,古人們沒有時間成本的概念,因此覺得早上三個晚上四個和早上四個晚上三個是完全一樣的。其實不然,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還是有些區別的,任何一家企業在收預付款和定金的時候都希望自己多收一些,未來要收的餘款越少越好,為什麼呢?因為未來是不確定的,這種不確定性會帶來不可預知的風險。
對於猴子而言,早晨是一天的開始,為了保證一天的活動有足夠的能量,進食的多與寡是有明顯區別的。在猴子的世界裡,只有“朝四”才能保證一天的需求。而到了晚上,是以休息為主,有“暮三”就夠了。如果硬要讓它們在晚上接受“四”,它們就會覺得是浪費。從這個角度說,猴子們堅持了實事求是、按需分配的原則。而這兩個原則正是我們需要倡導和學習的。 “朝四暮三”優於“朝三暮四”的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早上得到的是在眼前的,而晚上是十二個小時之後的事。儘管總數都是七個,但是先得到四個,就是先得到了“大頭”。“大頭”在手與“大頭”在外顯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如果猴子們任由耍猴人“朝三暮四”,就等於是把潛在的不確定因素和風險的“大頭” 扛到了自己的肩上,可能要付出更多才能獲得本已屬於自己的栗子。聰明的猴子當然不會同意。所以它們要通過抗爭獲得耍猴人的讓步。
3+4和4+3結果都是一樣,但如果環境和背景發生了變化,其效果就會截然不同。很多時候,過程和方法決定了成敗。
朝三暮四揭示道理
這則寓言告訴人們,要善於透過現象看清本質,因為無論形式有多少種,本質只有一種。後來“朝三暮四”作為一個成語,比喻人的行為反覆無常。看問題不要只停留在表面,或被表面現象所迷惑,應該看到其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