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弟弟的小故事_姐姐弟弟的感人故事

  姐姐都很疼弟弟,甚至乎溺愛,很多故事因此而生!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姐姐弟弟的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姐姐弟弟的小故事:兄妹如手指

  前幾天,父親又病了,我把父親送進了縣城的人民醫院。醫生確診是“輕度腦血栓”,需要較長的住院時間當時,我剛調到一個新的工作單位。不便請假長時間看護,於是就打電話,叫來了住在鄉下的妹妹。

  這天晚上,我來到醫院,看到父親的病情大有好轉,就在一邊跟妹妹閒聊。妹妹便跟我講了發生在白天的事情。她說,上午,有一撥人來病房裡探望另一位病人,談起了父母生病的事情。其中一人說:“一位老人生一次大病,這個家庭的日子就會有三年翻不了身,”妹妹在一邊聽了,深有感觸,就說:“俺爹和俺娘,常年生病,不是這個住院,就是那個住院,都是俺哥哥一個人管著。在外工作的人,都買房買車了,可俺哥哥什麼也沒有。哎,俺也幫不上什麼一忙!”妹妹說完這句話後,抬頭看看我,我看到了妹妹眼眶中的淚水和滿臉的歉意。

  這一刻,我忽然覺得心中好累,我的眼中,也噙滿了淚水。

  我是一個比較粗疏的人,以前,給父母治病,只是照價付款,覺得花錢治病,是應該的、這些年,到底為父母治病花了多少錢,也從來沒有計算過,更沒有考慮它給我的家庭帶來了什麼影響,日子就這樣過著,有錢多花,無錢少花,平淡如水,卻也快樂著。沒有想到,平日裡寡言的妹妹,竟然為我考慮了這麼多。

  父母住在鄉下,探望父母更多的一直是小妹,每隔幾天,小妹就會回家一次家境清貧,拿不出什麼貴重的東西,也許只是一點自己做的食品,但她給父母帶去的是親情,是一件小“棉襖”的溫暖,也許就幾句暖人的話語,卻能使父母高興很長一段時間;也許就為父母洗幾件衣服,就除卻了父母瑣屑的煩勞。小妹默默地做著一些小事,一些溫暖父母、溫暖他人的小事。她在不言中。更展現一種真摯的兄妹情。

  我總覺得,兄妹如手指,是長在一個巴掌上的,是根根相連的。手指只有緊緊地攥在手掌中,才會更有力量。而能否攥緊的關鍵,在於體諒、理解、關愛。

 

  姐姐弟弟的小故事:窮姐姐,富姐姐

  我家有3朵金花。我最小,兩個姐姐都很優秀。小時候,姐妹們穿一條裙子,吃一碗泡麵……雖然吵吵鬧鬧,卻非常相愛。

  後來我們長大了,大姐在外企做白領,工作認真肯幹,只是姐夫病退在家,所以大姐那套一居室和二手車一直都沒換。二姐做全職太太,姐夫生意做得好,她的生活除了炒股、出境遊就是買房置地。在很多人眼中兩個姐姐變成了 “窮姐姐”和“富姐姐”, 而她們的關係也變得越來越微妙。為了孝順母親,大家常做出親熱的樣子,骨子裡的疏離感卻變得越來越濃。

  有一天,二姐到大姐家裡玩。誰知她隨意放在梳妝檯上的鑽戒找不到了。這枚價值不菲的鑽戒讓大姐好幾天沒睡好覺,後來進行了掘地三尺的家庭大掃除才找到。她唏噓道:“一枚戒指搞得我壓力這麼大,以後還是不請你來我的寒舍了。”

  平日,大姐喜歡帶著女兒去買書,去不要票的博物館……二姐的孩子卻早早就擁有了“繪本館資深會員證”“茶道幼兒班畢業證”……看著侄子侄女就讀於最好的私立學校,大姐對女兒感到很抱歉。

  二姐偏偏很喜歡帶大姐的女兒去玩。每一次,二姐給大姐的女兒買奢侈品做禮物時,大姐就會犯愁:她該如何禮尚往來呢?大姐嘴上埋怨她亂花錢嬌慣孩子,心裡卻在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個好母親。

  美好的老屋時光

  姐妹間無硝煙的戰爭,深深刺痛著母親的心。

  60大壽時,母親特意提出生日宴不要二姐破費,要3個女兒一起給她過。二姐自告奮勇去訂菜。那天,我們踏進餐廳時都嚇傻了:皇帝蟹和鮑魚海蔘都上齊了,這要吃掉幾個月的獎金啊?母親發了很大的脾氣:“都是我生的,怎麼越大就越不親了呢?我怎麼忍心吃得下讓女兒們為難的壽宴!”母親甩下一張卡後,摔門而去,我們三姐妹尷尬地站在那裡……等緩過神兒來,母親已經坐火車回了老家,我們追著她回到了童年居住的小城。

  在老屋裡,母親翻著舊影集,講我們童年的趣事。我們像做錯事的孩子一樣認真地聽著,懷念起小時候——姐妹們共穿一條裙子,共睡一個被窩,3天不見就想,見面一會兒就吵。二姐摸魚時被沖走了一隻鞋,就和大姐輪換單腳跳回家。大姐被人罵哭了,二姐衝上去和人打架,臉上的疤痕至今還在……

  那是一個遠離塵囂的夜晚,我們坐得很近,可以聽見彼此的心跳。說著說著,二姐忽然哭了:“這些年,雖然我很驕傲,心裡卻越來越依戀你們。我知道唯有你們才是我知冷知熱的人。”大姐眼圈也紅了:“從小,我各方面都比你強太多,我想不通為什麼我過得沒你好?其實,我也知道你對我好。”

  母親說:“我知道你們不想彼此疏遠,而是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沒有交集,在一起會感到太累……所以今後,咱們一家人在一起,能不能不談車子、房子、股票和錢?”

  姐妹們的約法三章

  母親的提議得到我們一致擁護。她老人家嚴肅認真地做起了“裁判”,每當二姐不知不覺“炫富”時,就會提醒她。每當話題轉移到物質方面時,她就會輕輕咳嗽一聲。

  兩個姐夫也支援母親的做法,大家都被母親“罰了好多張黃牌”,漸漸改掉了“湊到一起就談錢”的習慣。後來,大家琢磨出一些“精神化”的家庭聚會方式,比如唱歌、聽音樂會、陪孩子買書等。我們聚在一起敘親情的時間越來越多。

  接下來,母親提出了“家庭基金”——讓每個女兒按自己的經濟實力出一筆錢,匿名打入母親的賬戶。母親定期從這個基金裡支取全家活動的經費。這樣,我和大姐心裡舒服多了。二姐也漸漸意識到:家人最需要的,不是你的富有和幫助,而是那種平等的感覺和尊嚴。

  最貼心的幫助

  我和二姐好好談了一次。

  我想讓二姐知道,我們想幫大姐過好日子的心情同樣迫切,我們疼愛外甥女的心情也同樣真誠。但是,我們要考慮大姐的感受,不能傷了她的自尊心。二姐同意我的看法。我們姐妹倆要用神不知鬼不覺的方式來幫大姐。

  我向大姐夫介紹了微信平臺做生意的事情,教他使用電腦,借給他一筆啟動資金。當大姐夫在微信平臺做起小生意時,二姐動用了二姐夫的資源,讓很多朋友變成他的客戶……一來二去,大姐夫的生意好起來,大姐臉上有了笑容,在我們中間說話也有了底氣。

  現在,二姐和我們在一起時,儘量穿著低調,花銷保守。我們一起逛地攤,一起坐在街邊吃麻辣燙,聊小時候的趣事,那種幸福的感覺再次襲上心頭。

  姐姐弟弟的小故事:多出來的姐姐

  在我6歲那年,父親把你從外婆家接回來,並命令我和哥哥:“以後你們叫她姐姐。”

  對於家裡突然多出你這個姐姐,我顯得很不習慣。你吃我的糖果,玩我的玩具,甚至在母親給我買新衣服的時候,你也扯著母親的衣角吵鬧著要買。

  我不喜歡你。不喜歡你跟我一起去上學,不喜歡同學們說你是我姐姐。每當我無故地排斥你,與你爭吵,母親總是責罵你,我便在一旁幸災樂禍。

  那一年,院子裡的小夥伴們都有了迷你四驅車,看著他們玩得很開心的樣子,我多麼希望自己也能擁有一臺。我渴望的眼神遭到了夥伴們的嘲笑,他們拿著四驅車在我身邊炫耀,我一邊哭,一邊往家走,被站在一旁的你看見後,我更加傷心起來。我知道,你一定也在幸災樂禍。

  第二天放學回家時,你卻把我叫住,並從書包裡拿出一疊零錢遞給我,讓我拿去買四驅車。那些錢不多不少,剛好夠買一臺。你不讓我把這件事告訴任何人,要我與你共同保守這個祕密。

  我點了點頭。買到四驅車的那天,我好不得意,彷彿找回了一切尊嚴,我的四驅車又新又酷,同伴們都爭著搶著要和我一起玩。

  但就在當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父親一下班,就把全家人召集到一起“開會”。他一副氣呼呼的樣子,問誰拿走了他錢包裡的22元錢。雖然我知道不是我,但我們姐弟三人都面面相覷。

  “好,你們都不承認?那就一起受罰!”父親說著就站起身來要去找木條,這時你卻站了出來,並說那錢是你拿的。父親問你拿去幹什麼了,你卻沒有吭聲,只是哇哇地哭了起來。你被父親狠狠地打了一頓,我躺在床上,都還能聽見你的哭喊聲。

  我心有愧疚,如果不是我要買四驅車,你就不會捱打。我開始喊你“姐姐”了,還問你被父親打得痛不痛,你笑著說一點也不痛,還高高興興地帶我去買冰棍吃。

  2003年高考的前一天,你生病了,發著高燒,考試一塌糊塗,你落榜了。

  家人都希望你去復讀,你卻說不想讀書,要去打工賺錢。我知道,你並非不想讀書,你成績多好啊,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拿獎學金,你只不過是想減輕家裡的負擔。

  七月一個下雨的晚上,你隨村裡打工的人走了,我記得那刻你的眼圈通紅,並叫我好好學習,多幫父母分擔家務……以後,家裡每個月都會收到你寄來的錢,村裡的人都羨慕父母,有你這樣孝順的女兒。

  你總來信說你過得很好,但2004年春節回家時,只不過一年未見,我們就看到了一個憔悴消瘦的你。20歲出頭的你該正值美好年華,臉上卻盡是30多歲女人的滄桑。面對我們的擔憂,你笑著說是回家的路途太遠,累了。我們都信了,因為你是個不會說謊的孩子。

  但你終究騙了我們。2005年的一天,你廠裡的領導打來電話,告訴我們你病了,腦瘤,晚期。我們搭了幾天幾夜的車才把你從打工的城市接回老家。

  從你的廠友口中,我們才得知你過著一種怎樣艱苦的打工生活。

  平日裡捨不得吃穿,每天的伙食都是饅頭和開水,一件新衣服也沒有買過,廠友不穿的衣服都被你收下……所有的節省都是為了把更多的錢寄回家中。

  從你被接回來的那一刻,我們的淚水就沒有斷過,想著你現在的處境,你過去的艱難。你都是為了家,為了我這個弟弟能順利完成學業,而我卻唯有對你回報愧疚,我沒有那麼認真唸書,沒有為家人分擔憂愁……

  就在那年,你走了,永遠地離開了我們。臨走時,你拉著我的手,猶如你去打工的那晚,你千叮萬囑:波,好好讀書,將來報答父母。
 

姐姐弟弟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