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勵志的讀後感

  工作是為了生活。讀了工作類的書,大家悟出什麼了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工作勵志讀後感,一起來看看。

  工作勵志讀後感篇1:用心工作讀後感

  《用心去工作》是一本良師益友的書,是一項工作準則量化的道德標準,還有許多成功的經典在裡面,非常耐人尋味。做任何事情,只要你用心去做,一定能把它做好,如果不用心去做,那肯定是做不好的。用心去做事,讀起來簡單,寫起來也簡單,但是做起來呢?。

  你怎樣對待工作,工作就怎樣對待你。作為鄉鎮幹部,我們工作在基層第一線,應用心工作、用心學習,在崗位上不斷提升自身價值,為鄉鎮的發展貢獻自己一點綿薄之力。用心工作是提升自身價值的前提,同時也是幹好本職工作的前提。有時候我們在工作中也會犯一些低階錯誤,並不是我們目前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幹不好這件事,而是沒用心去做。俗話說的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對工作也是這樣,你怎樣付出,它就怎樣回報你。我覺得要做好本職工作,一定要對兩方面的工作有關注,要結合自身崗位的工作體會,將上級領導下達的任務做得更快、更好,還要把自身崗位工作做得更完美。用心去工作,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敷衍工作,最大的受害者也必定是自己。

  一個認真工作的人,只能稱作稱職;一個用心工作的人,才能企及優秀。用心不但能使我們做好本職工作,更能使我們用長遠的思考來規劃未來;用心不但能使我們積極面對人生的每一次挑戰,更能使我們征服人生路途中的每一次困難。一個沒有用心工作的人,在人生的舞臺上永遠只能扮演一個不起眼的角色;只有用心去工作的人,才能完美詮釋自己的生命內涵。

  用心做好每件事,做每件事情都要用心,這是所有人都應該具備的職業品德。用心工作的態度,會為每個人既定的事業目標積累雄厚的實力,也會給單位帶來最大化的收益。用心工作與用手工作不一樣,只有用心工作才能獲得好的質量和效果,工作中要牢記“不做便罷,做就做好”。能做到最好,就不要允許自己只做到次好。

  工作不用心,往往會導致我們就工作而工作,就做事而做事,呈現出一種機械、重複和被動應付的狀態。在具體工作中,看不出問題,找不到原因,拿不出措施,有可能還會引發新的問題。在完成任務時,容易出現敷衍了事,執行不到位,貫徹不徹底的現象。而用心去工作,在工作中就會用巧力,想辦法,創造性地幹,具有主動、積極的工作意識。在工作標準上追求的是完美而不是完成,在相關問題的思考和處理上,會及時總結經驗、汲取教訓、發現不足、找到原因、拿出辦法,具有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用心去處理工作中的事情,用心想事,用心謀事,用心幹事,專心專意,一心一意,全心全意,誠心誠意地去做事。善於多做小事,多幹苦事,多解難事,多做實事,多幹一些新事和好事,把小事做好、做精,把大事做成、做大。

  用心去工作應該成為我們每一個人做任何意向工作的標準。無論我們在從事多麼枯燥、多麼單調、多麼細微的工作,都要竭盡全力,用心去做,以求得盡善盡美的結果。只有這樣,我們自己,我們所在的單位,我們的社會才會取得進步。

  用心工作,對於我們黨政機關幹部而言要有更深層次的意義,用心做事要先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礎,沒有一個好的人格品質,不論從事哪個行業,都將失去起碼的條件。做人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講實話、辦實事,誠實、守信、廉潔、奉公。做人要有奉獻精神,奉獻有形的物質,收穫心靈的歡愉;奉獻心靈的甘露,獲得靈魂的提升。奉獻可以發出天使一樣的光芒,照亮別人,也照亮了自己。做人要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誘惑、經得起考驗,努力做乾淨幹事的模範。不應做的事不做,不應乾的事不幹。對今天擁有的,應該倍加珍惜。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經得住金錢的考驗,扛得住人情的羈絆,以一身正氣、一塵不染的高風亮節和人格力量去努力工作。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要認真對待,要用心做事,細節決定成敗。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用力幹事只能把事幹對,用心幹事才能把事幹好。要勤勤懇懇用心去學、用心去做,用心去對待發展中的困難,用心去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更要樹立服務意識,樹立全域性觀念,要有發展的眼光,立足長遠,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具體工作,要抓住機遇,不斷擴大工作範圍。

  大部分人總是在渴望自己得到提升,得到回報,但卻在工作中依舊抱著為別人工作,只是完成任務,甚至敷衍、馬馬虎虎的工作態度,似乎他們並不知道職位的提升是建立在忠實履行日常工作,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的基礎上的。只有盡職盡責、盡善盡美、用心做好目前的工作,才能使你獲得價值的提升。用心工作是對人生和生活的尊重,因為工作是人生在世求得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條件,一個人要想得到社會的承認唯一有效的途徑就是“用心對待自己擁有的工作”。有了這個平臺,你才了不斷髮展不斷開拓不斷提升自身價值的空間。

  用心工作是對人生和生活的尊重,因為工作是人生在世求得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條件。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把在本書中汲取的理念落到行動上,用心對待自己擁有的工作,更加盡責的把本職工作做好。

  工作勵志讀後感篇2:工作就是責任讀後感

  讀了《工作就是責任》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書中涉及的語言通俗易懂,卻闡明瞭深刻的道理,特別是其中一系列的案例,有著極強的說服力,闡明瞭有無責任決定事物的成敗。每當拿到新書的時候,總是習慣隨便翻看幾頁,這次也不例外,翻看中發現這本書不乏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也讓我對“責任”二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這是納粹德國集中營裡的一位倖存者說的話,“在任何特定的環境中,人們還有最後一種自由,就是選擇自己的態度。”我很喜歡這段話,態度可以決定一切。當一名大學教授因為頭天晚上醉酒而錯過了上午約定好的上課時間時,他的態度就已經決定了他將失去好的工作機會的結果。一名教師卸下了工作中的責任他便失去了他的學生,責任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書的第二章中寫到了換位思考,擔當責任。這段話我讀了兩遍,讀後有些感動,有點血熱。當困難來了的時候,不是“各掃門前雪”而是要更多的為別人著想。很多時候會聽到這樣的聲音:“這事我並不瞭解,主要都是他負責,你找我也解決不了問題,還得找他。”“我領導什麼活都不幹,什麼事都推給我,工資拿的還比我多,我要是他也能幹得好,有嘛的。”“別提我那老闆了,不提一肚子氣,一提兩肚子氣,我幹得比誰都好,掙得比誰都少,別看這樣還是對我不滿意。”可當大家這樣去想這樣去做的時候可曾替他人想過?讓我們靜下心來思考:當你抱怨老闆的時候,你關心過老闆嗎?當你抱怨公司的時候,你對公司負責了嗎?當你責怨上司的時候,你有沒有替他考慮過?當你責怪都是同事出的錯的時候,你又分擔了多少責任?這些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能為本,德為先”簡單的幾個字卻讓我讀出了很多道理,用自己的能力去做事,這是我們做事的基本;而在這之前應該讓自己做一個德行好的人。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承擔責任會使你比別人更突出,比別人更值得信賴。做好自己的事情,更主動的幫助別人做好事情,做任何事情力求完美,所有這些都是富有責任心的表現。我欣賞並信賴這樣的人,我們應該也同樣希望被別人欣賞和信賴。

  有責任的人會怪誰?誰都不會怪,甚至包括自己在內。當別人未能做到的事情擺在自己面前的時候,我們的反應會是怎樣呢?人們總是不能給予自己負責任的機會。當困難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繞道而行會是很多人的首選,有些人認為這樣做很聰明,可以躲避很多麻煩和困難,但他們卻忘記了自己同樣失去了負責任的機會,就意味著我們失去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是做“鴕鳥”還是“獵豹”?生動的比喻劃分出了人們對責任的不同看法,鴕鳥喜歡將頭埋在身體下邊躲過外界的攻擊;獵豹遇到敵人的時候卻喜歡正面相迎。這慢慢的也就變成了他們的生活習性,變成了他們對待生活的不同心理表現。職業人的責任就是敢於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當問題來臨的時候不願當躲避困難的“鴕鳥”而是喜歡當獵物來到時的“獵豹”。我們要堅信,問題到來的時候,方法總比問題多。一流人才的核心素質是遇到問題和困難時總能主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找藉口規避責任。

  我們為工作而負責任,就是主動爭取做得更多,承擔更多;我們為工作而負責任,就是全力以赴,滿腔熱情地做事;我們為工作而負責任,就是為企業分擔憂慮,給領導減輕壓力,給上司以支援,給同事以幫助;我們為工作而負責任,就是自動自發,最完美地履行我們的職責。讓責任成為一種習慣,努力工作,忠誠於企業,在捍衛企業榮譽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責任心,增強了自己的榮譽感,同時也會受到他人的尊敬。怎樣體現責任感,怎樣才叫負責任?就是遇到問題要向前跨一步,遇到困難要向上頂一頂,遇到事情要多做一做,責任就是無處不在,並且我們一定要相信方法總會比問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