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內容摘要: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可見,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傳授知識,影響人的身心健康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現代文學是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重要必修課,傳統的教學更多的是注重知識的傳授,對學生的人文素質的全面培養重視不夠,尤其是對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文學課堂,通過現代文學教學來達到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值得探究的。
  關鍵詞:高等院校 現代文學 心理健康教育
  
  現代文學課程是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重要必修課程,傳統的教學更多的是注重用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對這一歷史時期的文學運動、批評、創作做實事求是的評價分析,使學生掌握一般的常識,培養和提高文學閱讀分析和批評鑑賞能力……。其實用性和目的性是顯而易見的,更多指向知識的獲得。而對學生的人文素質的全面培養重視不夠,尤其是對心理健康教育。全面發展教育的實施在於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全面發展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雖不是作為一個獨立的組成部分提出來的,但在人的綜合素質中,心理素質卻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說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如何,直接反映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水平。而僅僅對學生進行理論教育或心理輔導往往收效甚微。心理健康教育向文學教育滲透,是提升大學生心理素質的一種重要渠道,也是文學教育內容和形式的一項重要拓展。
  一.合理性探究
  從人的心理接受角度來說,利用生動形象的文學教學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文學課程中應該是一種既合理,又容易被接受的方式。一般高校的現代文學課程都安排在一年級,這一時期正是學生剛剛從高中生變為大學生的轉折時期,生活環境、學習氛圍和方式的變化,勢必對他們的思想產生一定的影響。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最終報告中指出:“未來的學校必須把教育的物件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自己的人,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為這個人自己的教育。”大學階段是人生自我意識發展的最佳時期。這一時期,人的獨立意識、自主意識、人生觀、價值觀正趨向成熟,此時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最佳時期。因此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課堂,通過現代文學教學,從低年級開始利用文學潛移默化的功能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應該說是可行的。
  文學對思想的教育雖不是立竿見影的,但潛移默化的效果卻是被世人認可的。早在新文化運動時期,魯迅就曾深刻地指出“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是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在改變他們的精神。”心理學家馬斯洛指出,人的需要有七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認知的需要、審美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的審美需要正好可以通過文學教育的薰陶來得到滿足。王國維在《教育雜感》中說:“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文學家。何則?政治家與國民以物質上之利益,而文學家與以精神上之利益。夫精神之於物質,二者孰重?且物質上之利益,一時的也;精神上之利益,永久的也。”從他們的語錄和理論中可見,文學教育在豐富學生精神生活、提高審美品味以及滿足自身的心理需求方面都具有獨特的功效和價值。文學對心理健康教育是有重要意義的。
  二.實踐性嘗試
  (一)有意識地講述名人的生平、軼事,引導學生閱讀名人傳記。有研究表明,人們對名人都存在一定的崇拜和好奇心理。讀者不論年齡大小,甚至不論文化修養高低,對名人的崇拜或好奇心幾乎是一致的。因此講述名人生平、軼事對引起學生的興趣是很有益處的。名人們不朽的人格精神,不僅給學生的生活增加勇氣,還帶來精神上的安慰。法國著名的傳記作家羅曼·羅蘭在《貝多芬傳》的前言裡說:“所以不幸的人啊!切勿過於怨嘆,人類中最優秀的和你們同在。汲取他們的勇氣作我們的養料吧!倘使我們太弱,就把我們的頭枕在他們膝上休息一會吧。他們會安慰我們。”所以,講述名人的生平、軼事不僅可以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又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勵他們進步,同時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其作用可謂一石三鳥。
  悲觀的人往往認為命運是不可能改變的,有宿命的思想,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沒有讀過名人的傳記。事實上很多名人年輕時很普通、甚至很落魄。是他們的毅力、堅持成就了他們的輝煌。他們的人生經歷本身就是很好的勵志教材。在現代文學史上,這樣的作家不少。如沈從文青年時代三次了不起的“堅持”成就了他一生的追求。一是為寫作堅持。從湘西到北京有幸得到郁達夫的幫助,加上自己的勤奮,兩三年在文壇上就成為頗受注目的人物;二是為當老師堅持。只有高小文化(實際上他在新式小學只讀了兩年書)的他卻先後在上海公學、武漢大學、國立青島大學、西南聯大、北京大學等高校任教。他第一次上講臺還十分好笑呢,居然一個字講不出,滿臉通紅,十多分鐘後講了一句“看到你們我害怕”;三是為愛情堅持。就是因為他每天一封情書,有時一天甚至二、三封的寫給後來成為他妻子的張兆和才有了這段姻緣。“勤奮”、“堅持”也似乎是每一個名人成功的祕密。楊絳在《錢鍾書手稿集》中談到“許多人說,錢鍾書記憶力特強,過目不忘。他本人卻並不以為自己有那麼‘神’。他只是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不僅讀一遍兩遍,還會讀三遍四遍,筆記上不斷地添補。”還有像魯迅這樣的,從年少時就對自己要求甚嚴,在課桌上刻上“早”字來督促自己。後來把“迅”作為名字,就有告誡自己“愚魯之人應趕快做”之意。還有朱自清,原名朱自華,成年後深知自己家境清平,也希望自己能成為清流,取“濁者自濁,清者自清”之意改名為“自清”,自己也用一生來實踐和證明自己的理想。晚年因不吃美援麵粉而餓死,表現出了文人的氣節;還有如艾蕪,從不懼怕生活的艱險心中總是充滿陽光。艾蕪年輕時曾因不滿當時的教育和舊式婚姻而離家出走,過了一段較長的流浪生活,在流浪的過程中歷經很多波折、艱辛,但是他樂觀、善良,充滿對生活的熱望,在流浪途中從未停止寫作,被譽為是“脖子上掛著墨水瓶的作家。”很多名人他們不僅勤奮、刻苦,而且還充滿智慧,如茅盾,原名沈德鴻。他在《我走過的道路》裡說自己年輕時只讀完北大預科就畢業了,無力升學,拿著親戚的介紹信到上海商務印書館找工作。介紹自己的名字時,接待人員不是很熱情。問他鴻字是否是江鳥鴻?他說:是鴻鵠之志的鴻。從這個回答中可領略茅盾的智慧和志向。現代文學史上,有著美好品質和優秀人格的不勝列舉。這些名人的品質、智慧和學識都是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可借鑑、學習的榜樣。
  近代著名國學大師梁啟超就提倡讀傳記,他在《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一文中談到“二十四史”讀法時指出:“讀名人傳記,最能激發人志氣,且於應事接物之智慧增長不少,古人所以貴讀史者以此。”現代著名學者胡適在一次談自己讀西方傳記的感受時說:“巴斯德是15世紀中法國的化學家。……這一個科學家的傳記,使我這個外行人一直看到夜裡三、四點鐘,使我掉下來的眼淚潤溼了書頁。我感覺到傳記可以幫助人格的教育。”現代的人格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自尊自愛、自強務實、誠實正直,具有責任心、進取心、同情心、恆心、愛心等心理素質。名人的經歷可以幫助人格教育,培養健康人格,實現自我價值。所以利用文學教學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滲透,講述名人生平,引導他們閱讀名人傳記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