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百姓吃什麼
編者按:發現唐朝那些很流行的食品,到了晚清,絕大部分都不存在了,能剩下的居然只有端午粽子和重陽糕,“今惟端午粽、重陽糕尚存”。
現代流行的食品在唐朝也有嗎?縱觀歷史,人們是不是也和小編一樣好奇在唐朝時期的百姓他們吃什麼?在宋代的《文昌雜錄》對唐朝的食品記錄得很詳細,仔細研究了這些材料,發現唐朝那些很流行的食品,到了晚清,絕大部分都不存在了,能剩下的居然只有端午粽子和重陽糕,“今惟端午粽、重陽糕尚存”。
最近一部名為《雲中歌》的電視劇引發吐槽,原因是罔顧史實,穿幫鏡頭太多,穿越鏡頭不少,發生在西漢時期的故事,卻出現很多唐宋時期才有的食品和烹飪技術,例如蒸籠,在北宋時期才出現,居然在《雲中歌》裡已用上。其實《尋秦記》也有類似問題,諸如項少龍寄居趙國農家,農家居然有地瓜,這玩意在西漢時根本未傳入中國。當然,電視劇以好看為第一準繩,況且《雲中歌》和《尋秦記》不是嚴肅的歷史劇,不必嚴格要求。
晚清震鈞也注意到了這個現象,在他的《天咫偶聞》裡有記載。據第十卷記載:宋代的《文昌雜錄》對唐朝的食品記錄得很詳細,震鈞仔細研究了這些材料,發現唐朝那些很流行的食品,到了晚清,絕大部分都不存在了,能剩下的居然只有端午粽子和重陽糕,“今惟端午粽、重陽糕尚存”。至於節令,例如人日、寒食,在晚清已經不盛行了;農曆二月二日,在唐朝是一個節日,在晚清也已退出節日的舞臺。
延伸閱讀:
【震鈞】***1857~1920***清代學者。滿族。姓爪爾佳氏,字在廷***亭***,漢姓名唐晏。出身滿族官宦世家,其祖隨多爾袞入關即世居北京,至震鈞時,居京師已12世。
重陽糕亦稱花糕,漢族重陽節食品,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叫敬老節,民間要蒸重陽糕孝敬老人。蒸重陽糕方法與蒸年糕相同,不過蒸糕要小一點,糕要薄一點。為了美觀中吃,人們把重陽糕製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陽糕又叫桂花糕***,這樣製成的重陽糕,香甜可口,人人愛吃。由於重陽糕中有較多的澱粉、糖、甜豆沙、豬油和果仁,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含量較高,是一種高熱量食物,肥胖者儘量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