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畫家畢加索的簡介
畢加索是西班牙的天才畫家,他的作品共計37000部,也可以說一位高產的畫家。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巴伯羅·魯伊斯·畢加索***西班牙語:Pablo Ruiz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他於1907年創作的《亞威農少女》是第一張被認為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名傑作。它不僅標誌著畢加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亞威農少女》開創了法國立體主義的新局面,畢加索與勃拉克也成了這一畫派的風雲人物。畢加索是20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遺世的作品達二萬多件,包括油畫、素描、雕塑、拼貼、陶瓷等作品。畢加索是少數能在生前“名利雙收”的畫家之一。
天才畫家畢加索的成長經歷
畢加索從小就很有藝術天賦,他會做惟妙惟肖的剪紙,還創作了許多驚人的繪畫作品。左鄰右舍都稱歎不已,稱他為天才。然而,這個“天才”卻不是一個優秀的學生,上課對他來說簡直就是折磨,聽課時他不是漫無邊際地幻想,就是看著窗外的大樹和鳥兒。畢加索成了同學們捉弄的物件,他們喜歡跑到他的課桌前,逗他玩:“畢加索,二加一等於幾?”然後看著畢加索呆呆的樣子哈哈大笑。
就連老師也經常在畢加索父母面前,繪聲繪色地描繪畢加索的“痴呆”,畢加索的母親聽了覺得無臉見人。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畢加索是一個傻瓜。只有畢加索的父親仍然堅定不移地相信:兒子雖然讀書不行,但是繪畫既有天賦的。他對孩子真正的理解和賞識。他對兒子說:“不會算術並不代表你一無是處,你依然是個繪畫天才。”小畢加索看著父親堅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畢加索總是似乎毫不費力就能繪出才華橫溢的圖畫,也漸漸忘記自己功課方面的“無能”
作為壞學生,在學校關禁閉已成了畢加索的家常便飯,禁閉室裡只有板凳和空空的牆壁,可是畢加索卻很高興。因為他可以帶上一疊紙,在那裡自由地繪畫。有了父親的支援,畢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象的天地裡,雖然功課不好,但他卻在繪畫的天地裡找到了快樂。
天才畫家畢加索的藝術生涯
藍色時期
由1900年起畢加索一直往來於西班牙及巴黎之間。1904年在巴黎定居,住在著名的“洗衣坊”。在巴黎,他結交了馬克斯·雅各布、範唐吉、隆爾蒙、阿波里耐和拉平·阿吉爾的房東的女兒馬德萊娜,他為馬德萊娜繪了幾幅肖像。其時他的作品仍受到在巴塞羅那大行其道的象徵主義影響。
畢加索當時的生活條件很差,又受到德加、雅西爾與土魯斯·勞特累克畫風的影響,加上在西班牙受教育時染上的西班牙式的憂傷主義,這時期的作品瀰漫著一片陰沉的藍鬱。
粉紅時期
1906年畢加索結識了馬蒂斯。其後又認識了德蘭和布拉克,與費爾南德·奧利維耶在蒙馬特同住。其時他的經濟已好轉,生活要比以前愉快得多,畫作用色變為輕快的粉紅;繪畫物件亦由藍色時期的乞丐、瘦弱小孩和悲慼婦女轉向街頭藝人、雜耍藝人及風華正茂的婦女。
1906年至1910年非洲時期***黑人時期***
1906年畢加索從德蘭的非洲面具中得到啟發,直至年底,其作品一直受非洲面具影響,此即為畢加索的非洲時期。他筆下的人體健碩而深沉,這種特徵,在1907年的《阿威農的姑娘》中顯露無遺,由不同元件組成的人體可從幾個角度來觀看,揭示畢加索的立體主義時期的來臨。然而,整個時期仍有受塞尚影響的痕跡。
分析立體主義
畢加索大部分的藝術家朋友都由蒙馬特遷到蒙帕納塞,他亦隨他們遷居。其時的立體主義體驗達到巔峰。雅克·比斯這樣評論他:“作品由素描建構,色與調弱化到最起碼的灰色與淺暗橘黃色;形體是幾何圖形化與綜合而成的,造成跡近壓抑其可辨認身份的效果,闖出桎梏,最終與形體剝離。”仿如從一面稜鏡的焦點去看一個單一影象的多元角度。生活本來就是如此,然而畢加索把它延伸到肖像上。他與布拉克製作出第一批拼貼畫。
綜合立體主義
1914年,戰爭使立體主義畫家分道揚鑣,各奔前程。畢加索重拾自由與個人在色彩上的品味,還有那旺盛的精力。無論從風格與繪畫的物件上,他的“立體印象派”創作變得更加自由。縱觀他的所有作品,他並未把自己侷限於立體主義,而是繼續從各方面探索。例如,1915至1916年的作品是自然主義的;1917年的卻是現實主義。
代新古典時期
畢加索居於義大利,剛為迪亞希列夫執導的俄羅斯芭蕾舞劇《遊行》設計背景與服裝,其時邂逅了芭蕾舞演員奧爾加·科赫洛娃。1918年他與科赫洛娃結婚,婚後誕下一子。這段較安逸生活正值畢加索創作生涯的新古典時期,1921年與1926年他繼續製作立體主義作品,1923年的作品卻走現實主義路線。
1925年至1932年,畢加索進入超現實主義時期。1933年至1934年逗留西班牙期間,牛首人身怪作品出現。1927年他邂逅了極年輕的瑪麗·泰蕾茲·瓦爾特,她成為他的模特兒,且為他誕下女兒馬姬。此時,畢加索並沒有與妻子離婚,卻又與一名熱情女畫家兼攝影師多娜·馬爾同居,他為馬爾繪過幾張畫。他們的關係維持了差不多十年。在大奧古斯丁路的新工作坊內,畢加索創作了大型製作《格爾尼卡》,其間做了許多籌備製作工作。
1943年,他結識了法蘭絲娃·季洛,與她在昂蒂布的米迪同居。1945年他在瓦洛里斯繪畫了一系列的靜物畫,並創作陶瓷。他的兒子克洛德於1947年出生,1949年再誕下女兒帕洛瑪。他的作品中除了顯示這種簡單家庭生活的快樂之外,還表達了他對政治的承擔:1944年繪製《骸骨的藏室》,1947年有《為了法國而死的西班牙人》。他繼續繪畫靜物、風景、肖像……1950年,庫爾貝的《塞納河邊的女人》啟動了他的圍繞名家大師作品的變奏創作。
1954年,法蘭絲娃·季洛離開畢加索。畢加索在瓦洛里斯結識了賈桂琳·羅克,之後便與這女人共度餘年。1959年之前他們居於康城,他在康城為德拉克魯的《阿爾及爾的女人》與貝拉斯克斯的《宮女》埋頭作畫,同時繼續《畫室》的後續工作。他先搬到沃韋納蓋斯,然後在木甘附近的娜特丹·德·米城堡定居,繼續他的變奏系列創作。由1960年到1972年,他孜孜不倦地工作。僅在這13年內,在目錄中記載的作品已超過千件,種類分別有版畫、素描和油畫等。畢加索於1973年逝世,終年92歲。
畢加索的作品,無論質還是量,都是驚人的,約達六萬件之數。這位天才橫溢的藝術家“在極其漫長的創作活動的每一刻,似乎想做的都讓他準確無誤地作到了。為何有此能耐?他自己都不能解答。結果是十八般武藝,他樣樣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