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的性格特點有哪些

  廉頗作為趙國名將,一生為趙國立下汗馬功勞,廉頗在軍事才能上毋庸置疑,那你知道嗎?負荊請罪與他性格有什麼聯絡?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廉頗的性格特點

  要仔細分析廉頗這個人的性格特點就不難發現,他其實有點自負,另外廉頗的豪氣英勇也是他最最突出的特點。廉頗的性格特點咱們且分為優缺點兩類來歸納,先從優點說起:第一,他知錯能改,這一點很值得後人學習,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就足以證明他是個敢於擔當和認錯的君子。第二點,廉頗英勇無比,在戰場殺敵他毫不畏懼,曾率兵攻進齊國境內,身陷虎穴卻能安然脫身,如此神勇也不是一般人能相比的。

  除了上述兩個特點之外,廉頗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就是忠誠仁義,他起初為趙國所用,被趙孝成王拜為上卿,如此厚待廉頗一直銘記在心,雖然後來身在魏楚卻心在趙國,最終還為自己沒有被趙國任用而鬱郁寡終。廉頗的這些優點非常讓人敬佩,但是他的缺點也不少。

  廉頗的缺點,第一就是自負,不自量力,藺相如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成功說服了秦王,避免了趙國的危難,也解救了趙王的危難,建立了大功,被封為上卿,而且官位還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對人說自己是大,有破敵軍獲城池的功勞,然而藺相如僅僅憑口舌之快就能官拜上卿,他表示不服。

  因為越想越不服氣,廉頗就想著日後見到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哪知道藺相如一直躲著他,他也一直沒有機會得逞。後來聽說,藺相如之所以躲著自己局勢為了避免與自己發生衝突而不顧國家安危,他是把國家安危放在首位,而置個人恩怨不顧。

  聽說了藺相如這番話,廉頗自知心胸狹窄,氣度不如藺相如,也深深被藺相如的深明大義所感動,於是便負荊請罪。這一點,既反映了他的缺點也體現了他的優點,狂妄自大卻又子錯能改,真的是善莫大焉。

  廉頗趙國的老將,為趙國立下很多戰功,但是晚年淒涼,甚至都不能死在自己的國家,只能客死他鄉。廉頗的這種結局其實還是跟他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當初廉頗遭到排擠的時候不是奮力的以暴制暴,而是選擇智取的方式解決自己與百官之間的矛盾,或許就不會鬱鬱而終了。

  廉頗負荊請罪原因

  第一點,他能夠自知有錯。為將者,大多驕傲和爽直。尤其像廉頗這種戰功赫赫的大將,司馬遷評價他是“以勇氣聞於諸侯”。在他看來,自己辛辛苦苦靠帶兵打仗、攻城野戰贏來了上卿之位,藺相如卻憑藉口舌之利、兩次出使就輕鬆得到,而且官位還在自己之上,所以就不滿不服藺相如,才會口出狂言。因此當他知道自己錯時,就承認錯誤。這對於為將者而言,錯就是錯,這沒什麼不可以承認的。

  第二點,他出於為國考慮。藺相如是出於先國難而後私仇的考慮,一直迴避廉頗,不與他產生衝突。而廉頗當初針對藺相如時,只是因為內心不滿,沒有考慮到這一點,等到知道後,愛國的他自然也會像藺相如一樣。廉頗愛國,可以從他晚年被排擠離開趙國,即使投奔他國也常常思念故國可以看出。

  第三點,他認同了藺相如。廉頗是不滿藺相如才要羞辱他,其實是他並不知藺相如的能力才不認同他的地位高於自己。而當藺相如一直迴避他,他對門客的解釋傳到他耳中後,他醒悟了,肯定了藺相如。因此,廉頗負荊請罪時,說自己是粗鄙卑賤,而藺相如是心胸寬廣。而等到藺相如原諒自己後,也願意與他結為同生共死的好友。

  廉頗負荊請罪背後的故事

  負荊請罪背後的故事是什麼呢?事情要從很久以前說起,趙王得到一塊非常珍貴的和氏璧。訊息被秦王得知,他十分眼饞,想要將和氏璧據為己有。秦王派使者去見趙王,說是想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這塊和氏璧。

  趙王立即召集大臣商議。大家都認為秦王只不過是想要騙和氏璧罷了,不是真心想要交換的。可是不答應,又怕秦國進攻趙國。趙王左右為難,這時有個人推薦了藺相如,讚揚他機智勇敢,也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藺相如帶著趙國使者與和氏璧前往秦國,將和氏璧呈給了秦王。秦王對寶貝愛不釋手,可是對十五座城池沒有提起。藺相如知道秦王不願意交換,心生一計,對秦王說寶玉上有條裂縫,讓他指給秦王看。秦王聽了藺相如的話後,將寶玉交給了他。藺相如得到寶玉,便舉著它靠向柱子說,趙國誠心實意來交換,秦國卻沒有交換的誠意,如果秦王相逼,他就撞碎寶玉。秦王怕藺相如亂來,取出地圖,表明那幾座城池是用來交換的。藺相如表面上是妥協了,實際上讓人在夜間偷偷地把和氏璧送回趙國。

  在之後的澠池會上,藺相如又立了功。秦王讓趙王鼓瑟,並讓人記錄了下來。藺相如讓秦王給趙王擊缶,在秦王拒絕之後,以命相逼。秦王只好聽從藺相如的話給趙王擊缶,藺相如也讓人記錄了下來。在藺相如的幫助下,趙王維持了王的尊嚴。藺相如展現了自己的才華,被趙王封為相國,地位遠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之後就有了將相和的故事。這就是負荊請罪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