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種植怎樣田間管理

  大麥屬於禾本科草本植物,有啤酒大麥和飼料大麥之分,在種植大麥的時候我們要做好田間管理,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大麥田間管理,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大麥種植田間管理

  目前,大麥田間長勢已進入關鍵階段。確保大麥高產、穩產,加強中後期田間管理尤為重要,一般宜採取以下栽培管理措施。

  科學經濟用水。選擇大麥在孕穗至抽穗和灌漿至乳熟期各灌水一次,抽穗和灌漿時期是大麥一生對水分最為敏感的時期,也是需水量最大的時期,宜採用小水溝灌,溼潤浸墒,在乾旱或無水灌溉條件下采用人工挑水澆溼墒面,促進籽粒發育完全,增加粒重,提高千粒重,達到高產的目的。

  葉面施肥增強抗性。大麥生長中後期,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大麥病蟲害開始發生。在蚜蟲、鏽病和白粉病發生初期,每畝宜採用40%粉鏽清150毫升或15%粉鏽寧100克和25%氧化樂果120毫升加0.5%尿素,0.3%磷酸二氫鉀對水60—70千克噴施葉面,一般每隔7天左右噴施一次,連噴3—4次,兼防治蚜蟲,鏽病和白粉病,可進一步增強大麥植株抗倒伏,噴施期間選擇在早晚進行,以利於植株有效吸收,確保豐產豐收。

  適時收穫。當大麥莖葉失綠變黃,穗部呈現淡黃色,籽粒正常失水,手撳籽粒硬中帶軟,蠟熟期選擇晴朗天氣進行收穫。

  田間清潔處理。收穫結束後,及時清除田間殘枝病葉、雜草集中燒燬或深埋,作無害化處理。

  大麥條紋病症狀識別

  大麥條紋病症狀如何識別? 大麥條紋病是一種由種子帶菌系統侵染的病害。幼苗長出第1~2片幼葉即可發病。初淡黃色斑點或短小條紋,後病斑逐漸擴充套件。至分櫱期,從葉片基部直到葉尖形成與葉脈平行的細長條紋,顏色由蒼白逐漸變黃褐色。拔節到抽穗期,在條紋上長出大量的黴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於。嚴重時病葉破裂乾枯,全株死亡。條紋的顏色和形狀,因品種不同而異。葉鞘和莖稈的條紋小,分生孢子產生數量亦少。病株上產生的分生孢子,在田間條件適宜時,可侵入葉片引起重複侵染,產生深褐色小病斑.,但病斑不擴大,以後消失。病株較健株矮小,早期枯死。、

  大麥使用胞覆劑栽培技術

  一、選用良種:根據用途選用良種;如以飼料為主,可選用V06、V24、V013。

  二、搞好種子播前處理:①晒種,播前攤晒1~2天;②精選種子,可用風選、篩選或泥水選種,清除雜質、癟粒、病粒,選出大粒飽滿元病蟲的種子;③種子消毒,防治黑穗病和條紋病,可用石灰水浸種或每公斤種子用2克多菌靈或等量甲基託布津等藥劑浸種或拌種;④浸種催芽,可與泥水選種和種子消毒結合進行,可浸種48小時後晾乾再播種。

  三、搞好胞覆劑拌種:每畝用精選種籽10~12公斤,經播前處理後,用胞覆劑1.0~1.5公斤***2~3袋***拌種:將大麥种放入容器或塑料袋內,倒入液劑並充分攪拌,然後邊拌邊撒入粉劑,使種子表面均勻粘附粉劑後即可播種。應現拌現播,嚴禁拌種後隔夜播種。

  四、合理密植,提高播種質量,分墒條播,均勻蓋土,保證基本苗20~25萬,有效穗35~40萬,穗實粒30~40粒,千粒重36~40克較為理想。

  五、科學施肥:積極推廣大麥平衡施肥技術,氮、磷、鉀、硼肥結合:中等肥力田畝施農家肥1000~1500公斤做底肥,畝尿素養總用量在20~30公斤,普鈣30公斤,鉀肥5~10公斤,硼砂1公斤。磷、硼肥作底肥,尿素1/3作種肥,2/3作分櫱肥和拔節肥。

  六、及時排灌:大麥根系淺,過旱過澇不利於根系生長,要適時灌好出苗、分櫱、拔節、孕穗、抽穗、灌漿水,做到速灌速排。

  七、加強病蟲草防治,做好麥田化除,減少草害,注意對黑穗病、條紋病、麥蚜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