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素描

  素描是繪畫的入門課,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是練習基本功的手段。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的文章,希望能幫到你。

  

  素描是造型藝術領域中的一門基礎科學。素描一詞是相對色彩而言,一般指的是單純、樸素的單色畫,它主要藉助單色的線條或明暗來表現物體的造型,研究造型的基本法則。其訓練繪畫者對線條的描繪、物件輪廓的掌握及光線的協調和變化,以視覺所及的範疇用筆來詮釋、表現物品的立體感、遠近感,它能幫助我們提高整體而全面地觀察世界,準確而客觀地表現物件的能力,是促進初學者眼、腦、手高度協調一致而行之有效的方法。。素描不僅是表現物件的真實感而且也要加入筆觸強調其所表現的藝術感。素描使用單一的色彩來描繪物件的一種繪畫形式。素描具有其獨立的藝術價值。她是通過對物象的形體結構、比例關係、明暗變化等造型因素的綜合手段來表現物件的。世界萬物的形體變化,實際上都是基本形體的復化、變形和組合。一簡單的石膏幾何形體寫生為石膏半面像寫生的基礎,比較容易觀察和理解其造型的基本規———結構規律、透視規律、明暗規律及其表現規律。

  用理性指導觀察,用觀察豐富理性,把素描建立在理性的認識上,從而達到素描的完整性。 素描的表現方法大體可以分兩大類:

  一類是根據形體的結構,一線為主,準確的表現出物體的內部結構和透視變化,這種方法叫做結構素描。

  另一類是根據物體在光源照射下出現的明暗變化,以塊面為主,注重表現形體的立體感、空間感和質感,這種方法叫做明暗素描。

  一、培養正確的認識方法和敏銳的觀察力

  從嚴格意義上講,學習素描必須從石膏幾何體、靜物、人物石膏像、人物頭像等這樣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但是我們很多初學者沒有這種條件,有的考生臨時“抱佛腳”,在沒有接觸基礎訓練時,直接畫人物頭像,這樣的學生往往不可能畫得好。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也就是建立在對物體的深入理解上。我們畫素描要懂得素描的基本要素,如形體、比例、結構、明暗調子、質量感和空間感等。這些名詞看起來好像不難,但具體的操作確實是很不容易的。這裡我們先來理解一下頭部的形體結構及比例。頭部的形體,從整體上可以概括成一個卵形或立方體或楔形,進一步分析知道顱骨象球形,額骨呈扁方形,額骨之下至下頷骨底的正面呈倒梯形,下大上小的梯形體的鼻子豎於其間。頭部的比例有“長三停、橫五眼”。這是對頭部一般規律的總結,但是個體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面對一個模特,初學者可能在短時間內也可完成一幅肖像,但畫面簡單空洞,而受過良好素描訓練的人卻可表現得深入而豐富。因為視覺上的敏感不同,感覺到的內容就會有差異,後者可以抓住物體的本質,在表達中能夠概括簡潔、明確肯定地表達物件,在短時間裡抓住物件的最基本的特徵,培養敏銳的觀察方法。

  第一步:長方形概括觀察

  這一步是解決從整體觀察中概括大形輪廓和確定構圖形式的問題。當準備好了畫板、畫紙、鉛筆等工具,進入作畫狀態時,第一時間就是從整體上觀察物件,思考取景定界範圍,憑視覺印象在腦海中形成一幅理想的構思畫面,想把它畫到畫紙上,並把畫紙上下邊緣理解成是和構思畫面上下邊緣一樣與水平面平行的。觀察時,外觀物件整體的形與貌和邊緣輪廓,內觀整體表面的點及點、線、面的構成關係。根據擺設的物體多少而言,若只是一件物體,那麼畫面整體就是它本身的上下左右和空間背景;若是多個物體構成的畫面,則畫面整體包含了前後左右各個物體和空間距離及背景的組合關係,需要把多個物體連同它們的空間距離一起理解成統一的大整體,這是對整體概念必須的認識和理解。在觀察中我們很快發現,整體畫面上存在不同位置的點、線、面,在視覺網上游動,等待我們去捕捉,把它準確地畫在畫紙上。首先從大整體去考慮,用視覺捕捉整體上下左右最邊緣的四個點,經上下最邊緣的點向左右延伸,形成與水平面平行的兩條直線;經左右最邊緣的兩點向上下延伸,形成垂直於水平面的兩條平行線。無形中把並不具備整齊邊緣的實物看成是一個長方形包圍的畫面,分析找出這個長方形長與寬的差距,得出一個比例關係。用這個長方形劃定物體的上下左右範圍,就是靜物寫生中的長方形概括觀察方法。根據構圖的知識和原則,用鉛筆輕輕地按比例把觀察到的長方形畫在紙上。對多個物體組合的畫面,必須把每個物體都用長方形的概括方法畫出,要注意區域性物體與區域性物體同大整體的比較,概括區域性的小長方形在整體長方形內應占多少位置,面積大小如何,都按比例畫出。為畫好物體的內外輪廓和形體結構邁出了第一步,這一步的的重點是把長方形的長寬比例看準畫準。 第二步:兩點連線觀察

  從長方形概括觀察中,已初步認識了整體的概念,並用長方形概括出了整體的大形輪廓,接著就是在整體大形內解決尋找點的位置問題,為畫準輪廓和結構開闢道路。觀察畫面上不同位置的點,感覺它們所在的基本方位,理解整體中點與點連成線的相互關係,把點與點按結構規律連成線觀察,是理解物體內外輪廓的有效途徑。如何找準點的準確位置,是畫準物體內外輪廓和結構的關鍵問題。在整體大形內,眼睛務必要不停地觀察各個點的存在和比較各個點的方位,還要把被遮住的點也一樣看待。任意選取方位較明確的一點,作為觀察的第一起點,迅速尋找另一點為第二點,同時把第一點與第二點連線觀察,判定這條連線的水平夾角的度數;然後又尋找第三個點,把第二點與第三點連線觀察,判定第二點與第三點連線的水平夾角;再由第三點折回第一點連線觀察,判定第三點與第一點連線的水平夾角。此時,這三點連成的三條線段在視覺空間中構成了一個三角形,三個點一起觀察,同時判定三角形三條邊的水平夾角度數,聯絡整體反覆推敲,感覺這三個點在整體畫面中的和諧位置,初步決定這三個點的位置,並把它們輕輕地畫在畫紙上。繼續尋找每一個點,都可以用兩點連線形成三角形來觀察,然後一一畫出。觀察兩點連線的水平夾角度數和連線構成的三角形形狀相結合,分析判定每一個點的準確位置,是兩點連線觀察的實質。兩點連線觀察的連線,有時是實線,是物體的輪廓線和結構線,可以一邊觀察一邊輕輕地畫出;有的是跨過空間的虛線,只是判定點的位置準確與否作參考的,不用畫出。找準了點的準確位置和兩點連線的水平夾角,畫出兩點連線的實線,物體的內外輪廓和形體結構,就輕易地出現了。

  第三步:橫豎對比觀察

  橫豎對比觀察,是解決進一步尋找點的準確位置和檢查已畫出的各個點是否處在正確位置的問題。方法是在視覺中設兩條虛直線,一是水平線,二是垂直線,都是活動的。可以用手中的鉛筆比方運用。用水平線停留在物體某個點上面觀察時,沿水平線橫向觀察,看這條水平線上面有些什麼點、下面有些什麼點,各個點離開水平線的距離為多少,互相比較,畫出點的正確位置;同時用垂直線停留在物體某個點上沿直線豎向觀察,看左邊有些什麼點、右邊有些什麼點,各個點離開垂直線兩邊的距離是多少,互相比較,按比例畫出各個點的正確位置。橫豎對比法用於檢查畫面中各個點是否畫得準確,是快速有效的訣竅。對初步畫出的各個點和輪廓線上的點,只要把橫豎線移上去比較,若觀察是在水平線上面的點已經畫到水平線下面去了,說明其中有一個點畫錯了;若觀察是在水平線下面的點已畫到和水平線上面的點一樣平了,也是不正確的;若觀察是在垂直線左邊的點畫到垂直線右邊去了,右邊的點畫到左邊去了,或者不是與垂直線上的點一樣的,也畫在垂直線上了,肯定有一些點沒有畫準確。通過橫豎觀察比較,發現位置畫錯的點,再從整體觀察考慮,重新糾正,使畫面上點與點和諧相處,線與面自然相配。

  二、建立良好的整體意識

  整體意識的建立在繪畫領域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對學生將來的繪畫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無論是從事何種繪畫創作,都要涉及這個問題。整體是相對區域性而言,區域性是整體的一部分,區域性存在於整體之中,而整體通過區域性得到體現。對於初學者來說,一方面是加強對整體意識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在觀察和表現中關注整體關係,克服注意力侷限在某一個點上的不良習慣。例如在畫一個頭像時,必須整體地觀察物件,如畫眼睛時要考慮到和耳朵或鼻子之間的關係,而不能孤立地畫眼睛,陷入區域性,必須相互對比,要把它們有機地聯絡起來。整體存在於造型的各種因素裡,從輪廓到色調,從形體表現到空間表現無處不在。培養整體意識可從觀察事物入手,多觀察多比較,這樣才能明確各個事物之間的關係,

  以便更好地把握整體。從整體到區域性、從區域性再到整體,貫穿於整個作畫的過程中,反覆比較,培養區域性與整體關係的能力,建立良好的整體意識。 三、建立形體的體積意識和掌握表現技巧

  把握形體、表現體積感和空間感,是基礎素描另外一個重要因素,不但要明確物體的形狀、比例、大小,同時還要克服平面描繪,對造型要有最基本的理解和掌握。沒有體積空間意識,就不能養成對體積空間的觀察習慣,更不能表現好空間關係。對空間的表現是繪畫的基本能力。如:人物頭部在正面時眼睛和耳朵在同一方向,初學者往往表現不出它的空間感,沒有空間感就表現不出體積感。“方形”和“方塊”是不一樣的,方形是一個平面,而方塊是一個體積。所以應該建立空間意識來表現物體的體積的能力。

  素描寫生練習是一個由感覺-- 理解一一表現的綜合過程,它具有自身特殊的規律和科學嚴謹的方法與步驟。所以,能否遵循其規則章法來有秩序地指導進行素描習作將對學習的成效是至關重要的。 素描習作的方法與步驟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觀察、構圖、打輪廓、塑造大關係、深入刻劃、整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