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李白的散文

  李白是詩仙,也是酒仙。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一:李白與酒

  李白是詩仙,也是酒仙。李白的佚事之多在古代文人中是屈指可數的,而他的佚事有不少與酒有關。李白的詩飄逸瀟灑,自為高格,其喝酒的風度也不同凡響,頗有品位。不論嗜酒還是醉酒,都使人賞心悅目,久久回味。

  李白有詩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中的汪倫是桃花潭當地的一個農民,因久慕李白的詩名,頗想與李白相見,就書信一封給李白,信中說:“我這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君何不來一遊?”李白收信後,趕來汪倫家,並不見十里桃花,萬家酒店。汪倫說:十里桃花是指十里桃花潭,萬家酒店是本酒店店名。李白聽後哈哈大笑,在汪倫家連住幾天,兩人成為好友。

  李白性格豪爽,向來不把錢財當一回事。李白出身商人之家,家境富裕。出川時,攜不少錢財,一路施捨,途不過半,囊中已空。嗜灑是李白的一大愛好。李白詩《將進酒》有這樣的句子:“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君同銷萬古愁。”何等爽快、慷慨,為一醉方休,連好馬、貴重的皮衣都可拿去換酒。何況,是主人的馬和衣。李白喝酒,無人對飲,也可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酉陽雜俎》有一則高力士為李白脫靴的佚事,說唐玄宗聞李白名播海內,便召見李白。李白進殿氣宇軒昂,氣度非凡。唐玄宗見狀頓覺失去帝王之尊,便命李白脫靴。李白把腳伸向高力士,說:“脫靴。”高力士立為脫之。

  李白入朝廷做了翰林侍奉,沒有實事,政治報負沒法實現,每日沉湎於酒。有時玄宗令他撰樂詞,他醉不可支,只得令人用水澆醒。醒來,索筆一揮十數章,文不加點。***見《唐國史補》***因此,時有“醉聖“的稱號。李白嗜酒不拘小節,但酒醉中所做文章,竟毫無錯誤,與不醉人議事,結果皆不出他的見解。***見《開元天寶遺事》***

  《楊太真外傳》載,興慶宮沉香亭牡丹盛開,均花中異品。一日,玄宗與貴妃前來賞花,李龜年率梨園眾弟人演唱助興。玄宗說:“賞名花,對妃子,豈可用舊日樂詞!”命李龜年持金花箋,宣李白立進《清平調詞》三篇。李白乘醉而來,立賦詞三首,其一曰: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扶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其二曰: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官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其三曰: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恨恨,沉香亭北倚欄杆。詞畢,玄宗十分滿意,由此待李白殊厚。事後,高力士因脫靴事耿耿於懷,就對楊貴妃說:“李學士以飛燕指妃子,賤之甚矣。”楊貴妃深以為然。後玄宗三次要為李白加官,均受阻於貴妃。不過李白後來去官離開,跟唱酒誤事也有關係。

  《唐才子傳》載李白醉騎毛驢闖華陰縣衙的事也頗有趣,說李白遊華山歸來,乘醉騎驢過華陰縣衙門,縣宰怒,問是何人,如此無理!李白答道:“曾龍巾拭吐,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抹靴。天子門前尚騎馬,華陰縣裡不得我騎驢?”縣宰聞知大驚,知是李白來了。李白騎驢而去。

  最後,要提及李白的死。史載李白62歲死於疾病,而《唐才子傳》又說了個頗為離奇的醉酒故事: 說李白晚年好黃老之術,曾度牛渚磯,見水中一輪晧月,乃乘醉下水撈月,沉溺而死。

  李白一生與詩、酒為伴,豪爽不羈,又好交遊,生時就以詩和人品名滿天下,不象杜甫生時名氣尚不大,因此留下很多膾炙人口的佚事,有實有虛,都寄予了當時和後來人們對他的景仰和喜愛。這裡只選擇了與酒有關的幾則佚事,與文友共享。

  二:我眼中的李白

  縱觀漫漫歷史長河,無數英雄人物,風流才子流連其間。然而我卻唯獨欣賞他一人,他就是有著“詩仙”之稱的李白。在他人眼中,他只不過是一個愛喝酒,愛遊山玩水的一個懷才不遇的詩人罷了。但在我眼中,他是不羈,他是浪漫,他是灑脫……

  從小學一年級時便接觸他的詩。還記得學的第一首詩是他的《靜夜思》,由於當時年紀尚小,不懂得這詩是何意,便捧著書本詢問爺爺,不幸摔倒了,拍拍身上的土,仍興致勃勃的去找爺爺。爺爺教我一遍又一遍的讀他的詩,讀著讀著,我似乎感受到了他的悲哀,他的無奈……

  他,才高八斗,不畏權貴,想要為國建功,卻,屢遭陷害。

  他大氣,他不羈,要不怎麼會有“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孤獨,他悲傷,“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便是寫照;他可以笑,直笑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可以哭,直哭到“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他可以感慨“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他可以自豪,可以長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他懷念友情直到“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依舊不捨得回頭……

  他可以自豪,可以悲傷,可以哭,可以笑……他就是他,他不需要刻意去模仿誰,也不希望別人去模仿他。

  他不畏權貴。南蠻送來挑戰書,挑戰天威,君王乃至群臣無一不驚慌失措。唯他,波瀾不驚,洋洋灑灑寫下《嚇蠻書》,嚇退了南蠻幾萬精兵,不敢來犯。

  接觸他的詩多了,便想與他一同賞那明月,與他共飲,排除他的孤苦,省的他獨自一人,對月當飲,喝的一肚的哀愁。

  閒暇時,捧著他的詩卷,夜下挑燈苦讀,不為名利,不為學習,只為了能夠在此尋找他的憂樂,他的哀傷……

  燈下的我,似乎看到這樣的情景:月光下,一青衫男子對月共飲酒,口中吟道:“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三:走近李白

  翻開歷史厚重的扉頁,尋覓千年前盛唐的氣息。時勢,造就了超然的他,亦可以說,他昇華了這個時代。他的得意與失落,功名與挫折,早已被時光所湮滅,但他的詩,芳香依舊,遺韻猶存。他,就是李白。

  他是詩壇的珠穆朗瑪峰。他的詩,登峰造極。古往今來,無一人可攀至他的高度。其筆尖輕點,使人望塵莫及。他狂放,令貴妃研墨,讓力士脫靴,即刻作佳詠《清平調》三首,令人驚歎;他高潔,不忍官場黑暗,一曲“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道盡傲岸不羈。他自信,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足見清新飄逸,豪邁奔放。

  他鐘情明月。他寄愁於月,“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他以月為友,舉杯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明月是他與友人心靈的紐帶,思念的信使,“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他心中的明月是那樣的純潔,無暇,“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月光皎潔的夜晚,他騎馬馳向遠方,如霜的明月,一路伴他左右。

  他獨愛美酒。他銷愁萬古,“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他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他把酒問月,“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他山中對酌,“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他把酒臨風,情醉月光下。

  李白,以高傲的神態,站在歷史的浪花上,俯瞰眾生。那個世道黑暗的時代不適合他,於是,他將自己的靈魂傾注在詩中,從他的詩中,我們讀出了豪邁奔放的粗獷,傲岸不羈的節操,高度自信的豁達。他是中國唐詩一座永恆的豐碑。

  時光可以消磨現實的物質,但帶不走精神的永恆。他,和他的詩,如同瑰寶,流傳於我們每個人的心間,芳香依舊。*** 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