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缺血性中風缺血性中風的預防
缺血性中風是指腦血栓形成或腦血栓的基礎上導致腦梗塞、腦動脈堵塞而引起的偏癱和意識障礙。那麼你對缺血性中風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缺血性中風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缺血性中風的介紹
少數病人可有淺、中度昏迷,約在24小時左右逐漸清醒,腦脊液檢查正常。臨床表現因病變血管部位不同而異,腦血栓形成多在起病後幾天內病情可趨穩定,2-3周後由於水腫消退和側枝迴圈建立而症證逐漸減輕。腦栓塞患者常有心臟病、骨折、腫瘤以及某些臨床操作的影響如靜脈注射,人工氣胸、氣 腹、腦動脈造影等,突然發生神經症狀時,即須考慮有腦栓塞可能。腦栓塞起病急驟,可有短暫的意識障礙,常發生於大腦中小動脈,可出現偏癱、 失語或有侷限性癲癇。腦栓塞的栓子可能被血流推向動脈的遠端,或被衝碎而分散進入更小的動脈,故症狀和體徵可於短期內有明顯好轉。
缺血性中風的臨床症狀
1、一側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軟弱無力、嘴歪、流口水。這是由於大腦供血不足,使大腦支配軀幹的神經通路受損。
2、突然出現說話困難,或聽不懂別人的話。這是由於大腦皮層供血不足,影響了語言中樞。
3、突然感到眩暈,搖晃不穩。這是由於小腦供血不足,影響其平衡功能。上述預兆可以是暫時性的,過些時候就消失,也可能反覆發作,或逐漸加重。
缺血性中風的預防
老年人以腦血栓形成引起的缺血性中風最為多見。平時注意以下幾點,對於預防此病大有幫助。
1***視先兆中醫古書中,多有中風、半身不遂先兆的描述。如元代醫家羅天益所著《衛生寶鑑》中說:"凡人初覺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三年內必有中風之疾也"。這些症狀與現代醫學所稱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相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一種歷時短暫,症狀較輕,且在24小時內能完全緩解的神經症狀,它往往與腦血栓形成的早期表現相同。前者是腦的微血管堵塞,或者腦細胞輕度缺氧,如果能及時建立和開放側支迴圈,能使缺血部位腦細胞的功能得以恢復;後者則是較大血栓形成,致使某支腦血管梗塞,部分腦細胞缺血壞死。有人統計,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後,於12~36個月內發生中風的佔40%~60%。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可表現為頭暈、眼花、走路不穩、突然單側肢體肌力減退、口舌麻木、說話不清、吞嚥困難等。這些症狀雖可自行消失,但必須馬上到醫院檢查及治療,切不可以為症狀消失就萬事大吉了。否則進一步出現偏癱、口角歪斜、一隻眼睛失明等,就真正發生中風了。
2***合理飲食老年人儘可能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飲食,應以素食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這樣可以避免血液中脂質過多,預防動脈硬化,減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3***慎用藥物過量服用降壓藥物,尤其睡眠前大量服用,可使血壓大幅度下降,影響大腦的血液供應,血流減慢,促使腦血栓形成。長期大量服用利尿藥,使體內水分從尿中排出,如不及時補充,則體內失水過多,血液濃縮,粘稠度增高,血流減慢,易形成血栓。在應用止血敏、安絡血等止血藥時,會因血液凝固性增加而促進血栓形成。所以老年人在應用上述藥物時,應嚴格遵守醫囑,不能擅自加大劑量和改變服用方法。
4***益氣活血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常用黨蔘、黃芪等補氣;丹蔘、川芎、地龍、紅花、益母草、王不留行、澤蘭葉等活血化瘀,可預防腦血栓形成。補陽還五湯是一個很實用的處方:生黃芪30g,當歸12g,赤芍15g,地龍9g,桃仁9g,紅花6g。水煎服,每日一劑,連服14天。
5***體育鍛煉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或體力活動,可使心臟維持較好的功能,即使血液和血管方面有些潛在性發病因子的話,也可以有較好的代償能力。
6***飲食:喝冬瓜湯可以預防熱中風。
據衛生部門統計,每年的6~8月份都是中風的高發期,氣溫越高,危險性越大,因此又稱之為“熱中風”。 建議平時喜歡煲湯的中老年人,可以在炎熱的夏季煲些解暑湯用來清熱解暑。
取鮮荷葉一張、冬瓜500克、食鹽少許,將鮮荷葉洗淨,鮮冬瓜連皮,加清水五碗煲湯,鹽少許,湯成後食冬瓜並飲湯。且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功效。
另外,中老年人還要經常測血壓、血糖、血脂等中風危險因素,如有異常,應及時採取防範措施。
缺血性中風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