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溶血性黃疸

  溶血性黃疸是一種疾病,在寶寶們身上也可能患發,因此它也是一種在家長中關注率較高的寶寶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新生兒出生24小時後血清膽紅素由出生時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臨床上出現黃疸而無其它症狀,1~2周內消退,這種情況被稱為溶血性黃疸。

  寶寶出現黃疸,其中很多寶寶得的都屬於病理性黃疸中的溶血性黃疸,很多媽媽都不知道,溶血性黃疸是紅細胞破壞後釋放出大量的血紅蛋白,致使血漿中的膽紅素增多,超出了肝臟的處理能力,最後出現黃疸。

  溶血性黃疸原因

  引起溶血性黃疸相對比較簡單,凡能引起紅細胞大量破壞而產生溶血現象的疾病,都能發生溶血性黃疸:

  ***1***先天性溶血性貧血;

  ***2***獲得性溶血性貧血。

  發病機制:

  紅細胞大量破壞時,生成過量的間接膽紅素,遠超過肝細胞攝取,結合和排洩的限度,同時溶血性貧血引起的缺氧,紅細胞破壞釋出的毒性物質,均可削弱肝細胞的膽紅素代謝功能,使間接膽紅素瀦留於血中而發生黃疸。

  溶血性黃疸症狀

  溶血性黃疸具備較多的症狀,每一症狀說明的都是不同的表現,奶爸奶媽們要專心研讀啦!

  ***1***鞏膜多見輕度黃染,在急性發作時有發熱,腰背痠痛,面板粘膜往往明顯蒼白。

  ***2***面板無瘙癢。

  ***3***有脾大。

  ***4***有骨髓增生旺盛的表現。

  ***5***血清總膽紅素增高,一般不超過85μmol/L,主要為間接膽紅素增高。

  ***6***尿中尿膽原增加而無膽紅素,急性發作時有血紅蛋白尿,呈醬油色,慢性溶血時尿內含鐵血黃素增加,24小時糞中尿膽原排出量增加。

  ***7***在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時,紅細胞脆性增加,地中海貧血時脆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