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的茶文化泡茶方法

  我國有數千年的飲茶史,人們的飲茶方法隨著製茶技術和飲茶實踐的發展進步,那有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特色:道具簡單,泡法自由十分適合大眾飲用。

  二.沖泡步驟:

  燙壺:將沸水衝入壺中至溢滿為止.

  倒水:將壺內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置茶:這是比較講究的置茶方式,將一茶漏斗放在壺口處,然後用茶匙撥茶入壺。

  注水:將燒的水注入壺中,至泡沫溢位壺口。

  倒茶:

  1.先提壺沿茶船沿逆行轉圈,用意在於颳去壺底的水滴,俗稱“關公巡城”***是因為一般壺都是紅色,剛從茶池中提出時熱氣騰騰,有如關公威風凜凜,帶兵巡城***,注意磨壺時的方向,右手執壺的歡迎喝茶時要逆時針方向磨,送客時則往順時針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壺,則反之。

  2.將壺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湯均勻。

  3.另一種均勻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壺輪流給幾杯同時倒茶,當將要倒完時,把剩下的茶湯分別點入各杯中,俗稱“韓信點兵”。注意倒茶時不能一次倒滿一杯,至七分滿處為好。

  分茶:將茶中的茶湯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滿為宜。

  奉茶:自由取飲,或由專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將壺中茶渣清出。

  以備後用:客人離去後,洗杯,洗壺以備下次用。

  中華的茶文化飲茶方法

  第一個階段:煎飲法

  當我們的祖先還處在原始部落時期,由於生產力低下,常常食不果腹。當他們發現茶樹的葉子無毒能食的時候,採食茶葉純粹是為了填飽肚子,而不是去享受茶葉的色、香、味,所以還不能算飲茶。而當人們發現,茶不僅能祛熱解渴,而且能興奮精神、能醫治多種疾病時,茶開始從食糧中分離出來。煎茶汁治病,是飲茶的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裡,茶是藥。當時茶葉產量少,也常作為祭祀用品。

  第二個階段:羹飲法

  從先秦至兩漢,茶從藥物轉變為飲料。當時的飲用方法,正象郭璞在《爾雅》注中所說的那樣:茶“可煮作羹飲”;也就是說,煮茶時,還要加粟米及調味的作料,煮做粥狀。至唐代,還多用這種飲用方法。我國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多在唐代接受飲茶的習慣,故他們至今仍習慣於在茶汁中加其它食品。

  第三個階段:研碎衝飲法

  此法早在三國時代就已山現了,唐代開始流行,盛於宋。三國時代魏國的張揖在《廣雅》中記載:“荊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跡,搗未,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筆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這裡說得很明確,當時採下的茶葉,要先制餅,飲時再搗未、衝沸水。這同今天飲磚茶的方法是一樣的,應該說是衝飲法的“祖宗”。但這時以湯衝制的茶,仍要加“愈、姜、桔子”之類拌和,可以看出從羹飲法向衝飲法過渡的痕跡。唐代中葉以前,陸羽己明確反對在茶中加其它香調料,強調品茶應品茶的本味。說明當時的飲茶方法也正處在變革之中。純用茶葉沖泡,被唐人稱為“清茗”。飲過清茗,再咀嚼茶葉,細品其味,能獲得極大的享受。宋人以飲沖泡***淹茶***的清茗為主,羹飲法除邊遠地之外,己很少見到。第四個階段:泡飲法

  飲茶的第四個階段,可叫做全葉沖泡法。

  此法始於唐代,盛行於明清以來。唐代發明蒸青製茶法,專採春天的嫩芽,經過蒸焙之後,製成散茶,飲用時用全葉沖泡。這是茶在飲用上又一進步。散茶品質極佳,飲之宜人,引起飲者的極大興趣。為了辨別茶質的優劣,當時已形成了審評茶葉色香味的一整套方法。宋代研碎衝飲法和全葉沖泡法並存。至明代,製茶方法以制散茶為主,飲用方法也基本上以全葉沖泡為主。這同今天大多數人的飲茶方法是一樣的。

  中華的茶文化茶藝分類

  茶藝分類標準第二應依據主泡飲茶具來分類。在泡茶茶藝中,又因使用泡茶茶具的不同而分為壺泡法和杯泡法兩大類。壺泡法是在茶壺中泡茶,然後分斟到茶杯***盞***中飲用;杯泡法是直接在茶杯***盞***中泡茶並飲用,明代人稱之為"撮泡",撮茶入杯而泡。清代以來,從壺泡法茶藝又分化出專屬沖泡青茶的工夫茶藝,杯泡法茶藝又可細分為蓋杯泡法茶藝和玻璃杯泡法茶藝。工夫茶藝原特指沖泡青茶的茶藝,當代茶人又借鑑工夫茶具和泡法來沖泡非青茶類的茶,故另稱之為工夫法茶藝,以與工夫茶藝相區別。這樣,泡茶茶藝可分為工夫茶藝、壺泡茶藝、蓋杯泡茶藝、玻璃杯泡茶藝、工夫法茶藝五類。若算上少數民族和某些地方的飲茶習俗--民俗茶藝,則當代茶藝可分為工夫茶藝、壺泡茶藝、蓋杯泡茶藝、玻璃杯泡茶藝、工夫法茶藝、民俗茶藝六類。民俗茶藝的情況特殊,方法不一,多屬調飲,實難作為一類,這裡姑且將其單列。

  在當代的六類茶藝中,工夫茶藝又可分為武夷工夫茶藝、武夷變式工夫茶藝、臺灣工夫茶藝、臺灣變式工夫茶藝,武夷工夫茶藝是指源於武夷山的青茶小壺單杯泡法茶藝,武夷變式茶藝是指用蓋杯代替茶壺的單杯泡法茶藝,臺灣工夫茶藝是指小壺雙杯泡法茶藝,臺灣變式工夫茶藝是指用蓋杯代替茶壺的雙杯泡法茶藝;壺泡茶藝又可分為綠茶壺泡茶藝、紅茶壺泡茶藝等;蓋杯泡茶藝又可分為綠茶蓋杯泡茶藝、紅茶蓋杯泡茶藝、花茶蓋杯泡茶藝等;玻璃杯泡茶藝又可分為綠茶玻璃杯泡茶藝、黃茶玻璃杯泡茶藝等;工夫法茶藝又可分為綠茶工夫法茶藝、紅茶工夫法茶藝、花茶工夫法茶藝等;民俗茶藝則有四川的蓋碗茶、江浙的薰豆茶、江西修水的菊花茶、雲南白族的三道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