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新聞攝影
《新聞攝影》是學習攝影的重要教程,2017年的新聞攝影的自考就要到了,下面為了大家能夠更好的複習,小編整理了《新聞攝影》自考複習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器材及其使用
1、20世紀20——50年代,新聞攝影領域的標準相機是4*5英寸Speed Graphic相機。
2、開創快門先覺式自動曝光先河的相機是1973年的可尼克單鏡頭反光相機。
3、與新聞攝影相關的主要膠片相機功能包括自動對焦、曝光和測光三個方面。
4、自動對焦的類別主要有主動式自動對焦、被動式自動對焦和全息自動對焦。
自動對焦的模式主要有多點自動對焦和眼控對焦兩種。
5、在新聞攝影中,測光模式主要包括單點測光、矩陣式測光和中心重點平均測光等。
6、膠片相機拍攝的畫面的清晰度取決於銀鹽顆粒粗細。
7、數碼相機與傳統相機的區別主要體現在製作工藝、成像原理、影象質量、儲存方式和傳輸方式等方面。
8、與新聞攝影相關的主要數碼相機功能主要表現在白平衡調整、儲存介質、儲存格式、介面標準等方面。
白平衡調整可以分為自動白平衡調整、預設白平衡調整和手動白平衡調整。
9、數碼相機中常見的固定白平衡中,與色溫5600KB左右對應的是晴天***日光***。
10、目前用於數碼相機資料儲存的最主流裝置是閃速儲存卡。
11、目前數碼相機使用的儲存格式主要包括非壓縮格式、無失真壓縮格式、有失真壓縮格式和TIFF影象檔案格式、RAW格式、JPEG檔案格式、EXIF格式、FPX格式等。
12、常用的數碼相機輸入輸出介面有USB介面、IEEE1394介面、RS-232C介面、SCSI介面、視/音訊介面、IrRA紅外介面等。
13、除了相機和鏡頭外,新聞攝影記者需要的輔助裝置有閃光燈、三角架、獨腳架、快門線等,對使用數碼相機的攝影記者而言還需要數碼伴侶、讀卡器、膝上型電腦等輔助裝置。
14、閃光燈的主要用途有柔和補光、避免曝光不足、閃光修正等。
其他附件有閃光燈支架、擴散片、反射片等。
15、不管是在室外或是戶外,將閃光燈放在主體斜前方45度、斜上方45度的位置,並使閃光燈與相機的距離保持在8——24英寸之間,均可拍攝出最為賞心悅目的效果。
16、閃光燈的主要閃光模式有手動閃光模式、自動閃光模式和TTL閃光模式等。
17、三角架的功能主要有防止抖動、精確構圖、嚴格的控制景深等。
18、快門線的優點是不碰到照相機就能按動快門按鈕,勝任這一工作的快門線長度應為18英寸。
:業務
1、在美國新聞攝影教育家蒂斯 麥克唐格爾看來,新聞攝影記者與其他攝影師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攝影師注重形象的視覺感受,而攝影記者注重形象中的資訊”。
2、新聞攝影工作的特殊性和魅力在於記錄歷史程序。
3、為報道2008年北京奧運會,獨家簽約了三名攝影師的美國媒體是《新聞週刊》。
4、根據職稱,攝影記者可分為高階記者、主任記者、記者和助理記者。
5、2002年因911特寫報道獲得普利策獎,且同年身列美國攝影界新聞PDN評選的“30歲以下新銳攝影師30強”的攝影師是文森特 拉弗雷。
6、美國《洛杉磯時報》的攝影記者的專業教育背景主要包括新聞攝影專業、新聞專業、大眾傳播媒介專業和藝術攝影專業等。
7、圖片編輯在挑選照片時,除了要考慮每一張照片的資訊量、價值和剪裁,還應考慮的問題包括:
是否與主題相符;
是否更能吸引讀者的眼球;
是否有新鮮的元素;
是否能與其他的照片很好的搭配;
是否符合版面的設計安排。
8、最常用的圖片編輯軟體是Photoshop軟體。
9、攝影記者的最主要目的是抓住人們的眼球,從某種意義上講,攝影記者就是傳播攝影師。
10、獨立挑選圖片是攝影記者提高業務水平的途徑之一,學會使用數碼圖片處理應用軟體是攝影記者的必修課。
11、圖片編輯應具備的素質包括新聞敏感、攝影知識、對工作充滿熱情三個方面。
:不同題材的
1、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採取應急處理 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
2、突發新聞事件的四種資訊來源主要包括新聞熱線、培養“線人”、其他媒體和其他方式。
其他媒體主要包括電視臺、電臺、網路上最新滾動或登載的資訊,通常交通廣播是線索控制的一個方面。
其他方式主要包括無線電***和城市地圖。
3、新聞攝影記者的近距離拍攝裝置主要包括:17——35毫米、16——35毫米、20——35毫米的短焦距變焦鏡頭;14——35毫米的短焦距定焦鏡頭。
新聞攝影記者的遠距離拍攝裝置主要包括:70——200毫米、80——200毫米的長焦距變焦鏡頭;300毫米、500毫米、600毫米的長焦距定焦鏡頭。
4、新聞攝影記者在夜間拍攝時要重視對閃光燈的使用,攝影記者所裝備的能與相機配套使用的閃光燈品牌主要是尼康和佳能。
5、“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離炮火不夠近。”這句經典名言出自羅伯特 卡帕。
6、新華社在汶川地震報道中的一個亮點是技術人員全程陪同攝影記者深入一線採訪,及時提供技術支援。
7、當地震發生後,新聞攝影記者要注意:
及時選擇“變身”,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
合理使用廣角鏡頭和長焦鏡頭,拍攝震區全貌並關注細節;
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必要時為災區群眾做心理輔導;
間接表現地震對城市的破壞性和對人內心的沉重打擊,在每一次按動快門時加入更多的人性關懷;
要盡職盡責地記錄並向外界傳達“死者們在災難中的經歷”。
8、攝影記者在拍攝洪水等自然災害題材時,除了要目的明確外,還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拍攝點。
9、攝影記者在火災現場拍攝時,需要注意:
運用全景描述火災現場,運用近景去捕捉表情;
首先要拍攝火災的規模,也要及時捕捉其中的故事和細節;
在拍攝中要注意色溫和白平衡,可利用高色溫區域或通過閃光燈照射,使畫面產生測溫對比;
在拍攝爆炸造成的火災時,抓取現場是最主要的。
10、火災是媒體經常遇到的一個新聞話題,排除戰爭等因素影響,攝影記者可以從以下區域來發現火災的爆發點:自然災害中的火災、人口密集的區域火災 較多;建築倒塌造成的火災。
11、非突發性新聞是指那些事先知道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內容和採訪物件的新聞事件,這類新聞包括政治、外交、經濟、人物、會議、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內容。
12、攝影記者在拍攝社會生活新聞時,需要注意:關心生活;選擇切入點;富有情感;享受樂趣;熟練獲得決定性瞬間;解決問題,引起重視;挖掘深層次的東西。
13、選擇切入點應堅持“四化”原則,即故事化、人物化、細節化、戲劇化。
選擇切入點可從四方面入手,即就近取材、小處入手、差異化思維挑選題材、不要把事情想得太複雜。
14、所有攝影記者都應遵循馬格南的第一信條,即“新聞攝影關心人類”。
15、從挖掘深層次的東西的角度出發,攝影記者需要注意四點要求即:關注人與環境的命運;站在文化的高度;在事件中寫人與背景;從具體的人和事出發。
16、拍攝會議新聞是新聞攝影記者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要有思想變化,一要推陳出新,二要一針見血。
會議新聞攝影要做到一針見血,就要抓住主題,並要注意抓取表現人物神態的細節鏡頭,還要做好會議新聞的會外報道。
17、新聞人物肖像攝影的關鍵要素是無限制地接近被攝物件。
18、在新聞人物肖像攝影中,攝影記者接近被攝物件的五種方式為:單兵作戰,不要一窩蜂出現;用眼神去交流;使用短焦距鏡頭;試著去做對方喜歡的事情;獲得被攝物件的許可。
19、在新聞人物肖像攝影用光中,照明強度的差別會在照片上以三種不同方式變現出來,即:被攝體的明暗度、被攝體的反差範圍、彩色照片中被攝體的色彩再現。
20、在新聞攝影裡,光的質量指的是新聞人物現場光的質量。
21、光線的色溫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攝影記者正在拍攝的人物的色彩在底片或者數字儲存卡上的還原效果。因而日出之後和日落之前的兩小時左右,是新聞人物肖像攝影較好的拍攝時段。
22、攝影創作中拍攝人物肖像經常採用的光線是測光。
無論是室外自然光還是室內人工光,拍攝人物肖像最常用的光線位置是從人物左右45度角進行拍攝。
23、在新聞人物肖像攝影中,光線的角度主要有順光、測光、逆光和剪影。
在拍攝逆光人像時,補光主要有反光板補光和閃光燈補光兩種方式。
24、新聞人物肖像攝影最關鍵的用光是“眼神光”。
25、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最偉大的政要和文化名人肖像攝影家優素福 卡什說:“人物內在的思想、精神和靈魂,有時會在一瞬間通過他的眼睛、雙手和體態表現出來——這就是需要緊緊抓住的、稍縱即逝的最重要的瞬間。”這也是經典的人像攝影的魅力所在。
26、經常拍攝的人體部位有面部表情、手和形體。
27、新聞特寫照片是指對重大新聞事件中的區域性典型事物的“特寫鏡頭”式的表現或從富有個性特徵的角度進行揭示性的攝影報道。
28、被稱為體育攝影記者的“標準鏡頭”的最常用定焦距鏡頭是EF300毫米f/2.8LIS或者EF400毫米f/2.8LIS.
29、要做好體育攝影的準備工作,攝影記者需要注意:做到知己、做到知彼、做到觀察力獨到;做到決策果斷。
30、在體育攝影中,影響快門速度的因素有:被攝主體的實際運動速度、被攝主體運動的方向、被攝主體與照相機之間的距離、攝影鏡頭的焦距長度。
31、快門速度的選擇技巧主要包括:
被攝主體運動速度與快門速度成正比;
快門速度與鏡頭和被攝主體之間的角度成正比;
快門速度與被攝物件和鏡頭之間的距離成反比;
快門速度與鏡頭焦距長短成正比。
32、體育攝影中的三種聚焦方式是自動聚焦、手動聚焦、區域聚焦。
33、體育攝影獨特的關注視點主要包括:角度的變化、細節的選擇、美麗與魅力共存、不要只關心勝利者、與比賽相關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