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電腦外設調變解調器
調變解調器是什麼呢?它是電腦的外設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講解下吧,來跟緊小編咯別走丟哦!
調變解調器是Modulator***調製器***與Demodulator***解調器***的簡稱,中文稱為調變解調器***港臺稱之為資料機***,根據Modem的諧音,親暱地稱之為“貓”。它是在傳送端通過調製將數字訊號轉換為模擬訊號,而在接收端通過解調再將模擬訊號轉換為數字訊號的一種裝置。
所謂調製,就是把數字訊號轉換成電話線上傳輸的模擬訊號;解調,即把模擬訊號轉換成數字訊號。合稱調變解調器。
調變解調器的英文是MODEM,它的作用是模擬訊號和數字訊號的“翻譯員”。電子訊號分兩種,一種是"模擬訊號",一種是"數字訊號"。我們使用的電話線路傳輸的是模擬訊號,而PC機之間傳輸的是數字訊號。所以當你想通過電話線把自己的電腦連入Internet時,就必須使用調變解調器來"翻譯"兩種不同的訊號。連入Internet後,當PC機向Internet傳送資訊時,由於電話線傳輸的是模擬訊號,所以必須要用調變解調器來把數字訊號"翻譯"成模擬訊號,才能傳送到Internet上,這個過程叫做"調製"。當PC機從Internet獲取資訊時,由於通過電話線從Internet傳來的資訊都是模擬訊號,所以PC機想要看懂它們,還必須藉助調變解調器這個“翻譯”,這個過程叫作“解調”。總的來說就稱為“調製解調”。
電腦外設調變解調器的發展歷史
Modem起初是為1950年代的半自動地面防空警備系統***SAGE***研製,用來連線不同基地的終端,雷達站和指令控制中心到美國和加拿大的SAGE指揮中心。SAGE執行在專用線路上,但是當時兩端使用的裝置跟今天的Modem根本不是一回事。IBM是SAGE系統中計算機和Modem的供貨商。幾年後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的執行長***CEO***與IBM一位區域經理的一次會晤促成了"mini-SAGE"這種航空自動訂票系統。在這系統中,一個位於票務中心的終端連線在中心電腦上,用來管理機票有效性和時間。這個系統,叫做Sabre,是今天SABRE系統的早期原型。
1960年代早期,商業計算機的應用逐漸普及,以及上述技術成果,1958年 AT&T 釋出了第一個商業化modem, Bell 103. 使用兩個音調錶示1和0的移頻鍵控技術,103已經能夠實現300 bit/s的傳輸速度。很短時間後繼版本Bell 212就研製出來,轉移到更穩定的移項鍵控技術把資料速率提高到1200 bit/s。類似Bell 201的系統用雙向訊號集在4對專用線路上實現了2400 bit/s。
賀氏智慧Modem是一個重大的進步,1981年賀氏通訊研製成功。智慧Modem是一個簡單的300bpsModem,使用的是Bell103信令標準,內建了一個小型控制器,可以讓計算機發送命令來控制電話線,例如摘機,撥號,重撥,掛機等功能。
在智慧Modem之前,幾乎所有的Modem都需要兩個步驟來產生一個連線:第一步,人工在電話機上撥叫對方的號碼,然後將聽筒放在Modem附帶的acoustic coupler裡,一個用兩個橡膠杯組成的用來在聲音訊號和電訊號之間轉換的裝置。使用智慧Modem就不再需要acoustic coupler,而是直接將modem連線在標準電話線或插座上。然後電腦就能自動完成接通電話並撥叫號碼的功能。這個改變極大的簡化了bulletin board systems ***BBS***的安裝和使用。
到1980年代Modem的速率一直沒有多大變化。美國一般使用一種與貝爾212類似的2400 bit/s的系統,而歐洲的系統稍有差別。到1980年代晚期大多數Modem都能支援當時所有的標準,2400bit/s逐漸普及。大量特定用途的標準也被加了進來,通常都是使用高速通道接受低速通道傳送,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國的Minitel 系統,使用者終端大部分時間都在接受資訊。Minitel終端的Modem用1200bit/s接受資料75 bit/s傳送命令反饋給伺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