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葉的相關附方

  淡竹葉,中藥名。為禾本科淡竹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用於治療胸中疾熱、咳逆上氣、吐血、熱毒風等症狀。下面小編帶來了,歡迎查閱。

  

  1.淡竹葉治預防中暑:淡竹葉、大青葉、埔姜葉、金銀花葉各10克,一枝香6克,水煎***或開水藥材淡竹葉泡***當茶飲。

  2.治發熱心煩口渴:淡竹葉10-15克,水煎服。

  3.治尿血:淡竹葉12克,鮮茅根30克,仙鶴草15克,水煎服。

  4.治尿路感染:淡竹葉12-15克,叮咚藤、鳳尾草各30克,或燈心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5.治血淋、小便疼痛:淡竹葉、生藕節各30克,生地15克,水煎服,每日2次。

  6、治膀胱炎:淡竹葉15克,燈心草10克,叮咚藤6克,水煎服。

  7.治腎炎:淡竹根及塊根、淡竹葉、杜枝杜***芯***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8.治口舌糜爛:鮮淡竹葉30克,車茶草15克,甘草3克,水煎服。

  9.治火熱牙痛、牙齦潰爛:淡竹葉50克,生薑5克,食鹽2克,生石膏30克,水煎,藥液頻頻含咽。

  10.治熱病口渴、心煩不安、口糜舌瘡:淡竹葉、茅根、金銀花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11.治肺炎高熱咳嗽:淡竹葉30克,麥冬15克,水煎,衝蜜服,日2-3次。

  12.治小兒發熱、驚風:淡竹葉、燈心、麥冬各6克,烏豆15克,竹心20條,柿餅1塊,水煎服。

  13.治小兒水痘:淡竹葉、蒲公英、金素英各9克,金銀花15克,水煎服。

  14.預防麻疹:淡竹葉12克,夏枯草30克,錢蔥***馬蹄***40-60克,水煎當茶飲。

  15.竹葉石膏湯***《傷寒論》***治傷寒、溫病、暑病之後,餘熱未清,氣精兩傷證。身熱多汗,心胸煩悶,氣逆欲嘔,口乾喜飲,或虛煩不寐,舌紅苔少,脈細數。竹葉6g,石膏50g,半夏9g,麥門冬20g,人蔘6g,甘草***炙***6g,粳米10g。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去六升,去渣,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方中竹葉清熱除煩,兼以生津,為君藥。

  16.竹葉湯***《外臺祕要》***治眼赤。淡竹葉10g,黃連4枚,青錢20文,大棗***去皮核***20枚,梔子7枚,車前草10g。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以洗眼,每日6~7遍。忌豬肉。方中淡竹葉配伍諸藥有清熱除煩,利尿之功。

  17.單味煎湯,代茶飲,預防咽喉痛。

  淡竹葉的常識貼士

  1.淡竹葉的塊根形似麥冬,華東地區有稱之為“竹葉麥冬”者,非中藥之麥冬。

  2.淡竹葉並非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Munro var. henonis ***Miff*** Stapf. ex Rehd.之葉。

  3.江蘇地區有以鴨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的全草稱淡竹葉,二者療效不同,不宜混用。

  4.用於清心,可與黃連、生地、木通、甘草等配伍;用於滲利溼熱,可與滑石、茵陳、通草等同用。

  5.淡竹葉一藥,始載於《本草綱目》。它不是淡竹或苦竹的葉***鮮竹葉***,而是另一種草本植物“淡竹葉”的葉。由此可知,在明代以前一些常用的有竹葉等藥所組成的方劑,它所用的竹葉,都是鮮竹葉,不是淡竹葉。鮮竹葉與淡竹葉兩藥都能清心除煩、利小便,但鮮竹葉清心熱的效果較好,且能涼胃,又能用治上焦風熱;淡竹葉的利尿作用較好,以滲溼洩熱見長。現在一般藥店中大都不備鮮竹葉,如處方只寫竹葉,都配淡竹葉。如需用鮮竹葉,必須臨時採集。淡竹葉的根,據文獻記載,能破血墮胎,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