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研究論文3篇
有效教學是每個老師都追求的目標,關於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教學,你有何研究呢?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課堂有效的教學研究論文內容,歡迎閱讀!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研究論文篇一
課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的發展。課堂是落實課程改革的場所,學生的生命活動主要是在課堂度過的,課堂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素質的形成,影響著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課堂教學作為一種目的性和意識性很強的活動,通過教學要使學生掌握知識,習得技能,發展智力,形成態度和相應的品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了教學的生命。但,課堂教學效率的不高,如關注結果性目標多,目標的整合與達成度低;課堂上缺乏適時的總結與提升,訂報的基本規律、或數學思想方法無法形成或提煉;計算技能熟練程度不高,文字或符號閱讀和理解能力不強;學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的現象提前出現等,這些在數學新課程課堂教學中無法迴避的問題必須給予正視,這樣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基於以上的原因,本課題組試圖通過開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進行課題研究,力求能達到:以樹立“學生髮展是全人的發展”和“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來重新審視我們的教學,探索和建立符合時代要求的有效課堂教學之路,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課題實驗自2007年3月開始準備,並進行實施研究,在這將近半年的時間裡,經過課題組成員的辛勤工作,努力探索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下面就課題的研究情況具體彙報如下:
一.課題研究的準備工作
準備工作的重點是對教師進行學習培訓,轉變更新教育觀念,學習科研知識,提高教師科研能力。我科利用各種形式組織課題組教師進行了以下三方面的學習:1.新課程改革理論學習。學習了課改《綱要》、《數學新課程標準》、《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說課》、《新課程推進中的問題與案例分析》等書籍和文章;2.有效教學的理論學習。學習了《最新小學數學典型教學案例賞析》等文章;3.有關有效教學與當前課改緊密聯絡的優秀課例學習。觀摩了特級教師吳正憲《統計中的平均數》,小學數學優質課《觀察物體》、《可能性》等課例。 通過開展以上的學習,在管理上做到定計劃、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講老師。讓課題組成員深刻理解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課題中研究專案的主要內容和意義,進一步增強科研能力,建立科研信心。
二、課題研究的實施過程
1、調查研究學生狀況
針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動機、學習狀態、學習能力、個性特點等五個方面進行調查,並做出了分析。發現在教學中學生欠缺主體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不夠大膽質疑問難,不夠大膽標新立異。我們感到必須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及教師的教學方法,試圖通過開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引導學生掌握有效學習的策略,幫助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的學習效率與能力,激發起學習熱情,體驗學習和成功的快樂,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2、大力開展有效教學研究課,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究。
在課題實施的第一階段裡,我們課題組全體成員對小學一、三、五、七、九、十一冊教材內容進行了分析,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以下兩個專案的研究:學生有效學習習慣的研究和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設計研究,大力開展課堂有效教學研討課。其中,韋儒民老師執教了《乘法分配律》、樑燕芳老師執教了《最小公倍數》。為了保證開展課題研討課的質量,我們規定每次的教研活動都要做到“四個要”:一要集體備課,二要全員聽課,三要說課反思,四要重視評課。每節研討課都採用各人構思——交流討論——達成共識——形成教案***學案***的備課方式。教學設計要體現新課程理念,做到:“一個突出”***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兩個關注”***關注學生有效學習習慣的培養,關注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三個必須”***必須精心設計的有效課堂,要喚醒學生的情商和學習慾望;必須是能動的課堂,要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提問,師生互動,共同探討;必須是開放的課堂,引導學生掌握有效學習的策略,幫助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確保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的有效開展。
三、課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課題的探究促進了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1、教師教的方式變了。
現在的課堂改變了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張嘴,教師從頭講到尾”的教學方式。變成了教師引導點撥,運用“討論”,“探究”,“圖解”,“情境”,“發現”等方法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在備課、課堂教學、課後反思三個方面都有較大變化。
在備課上,改變了過去“課前複習、講授新課、佈置作業”等傳統的傳授知識的教學環節,而是收集相關的教學資料,研究生活實際與課程內容的整合,製作教學課件,精心思考學生的活動;設計啟發學生思考、探究、討論的生活數學問題;探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手段和方法。
課堂教學從過去的以傳授知識為核心轉到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
由過去的“教師為中心”轉移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再也不是權威的知識傳授者,而是組織、引導、激勵、點撥學生學習的親密朋友。在課後,教師引領學生參加各種課外活動,組織他們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收集資訊,增強實踐動手能力。
2、學生學習方式變了。
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變為自主學習,由死讀書,讀死書的已有知識的儲存器變為積極、活潑、創新的探究者,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積極主動,興致勃勃,課堂變成了他們研究討論問題,獲取知識,開發智力,探究創新,個性表現的樂園。在老師的組織指導下,他們積極發言討論,提問質疑,批駁不同觀點,爭論研究,表演操作。
四、課題研究存在的問題和努力方向:
存在問題:
1、個別實驗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和把握不夠準確,轉變觀念難度較大,致使他們有時在教學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明顯。
2、課堂組織形式和學生學習方式放開後,完成教學任務與課堂教學時間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
努力方向:
1、繼續加大培訓力度,不斷優化實驗教師隊伍。
2、深入進行課題實驗,鼓勵課題組教師,大膽實驗,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反覆實踐、反覆研究、對比分析,總結課題研究的經驗教訓,在實踐中勇於探索。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研究論文篇二
【摘 要】課堂教學的第一”境界”,也是第一追求,應該是“有效”的課堂教學。實施新課程以來,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被提到了一個空前的廣度和高度,“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提出,進一步豐富了教學目標,提高了對教學質量的要求。教師強調“有效課堂教學”,就是要進一步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增強教師課堂教學的時間意識和生命意識,促進學生各個方面都有所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模式;教學策略
前言
新課程改革之初,我們較多關注小學數學課堂中生動有趣的情境創設、探索、合作的全新學習方式,激勵性語言這些形式上的東西;隨著課改的深入,大家開始關注課堂教學的實質,反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數學課堂教學是一種具有較強目標性的認知活動,所謂其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在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方面獲得協調發展,有效地實現預期的教學結果。通俗地說,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穫、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的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在實現基本數學目標的基礎上,追求更大的教學效率與教學效益。如何精心設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結構,才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益呢?
1.備好課是教學成功的基礎
備好課是搞好教學的基礎。教師只有深入鑽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上課時才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備課時,教師既要深入鑽研教材,又要深入研究學生,並深入鑽研教材應把握的新知識生長點、教材的重點、難點以及教材的深度、廣度,對所教授內容的三維目標、教材編寫特點等都要認真研讀,並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目標。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研究學生,洞察每一個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個性特點、心理特點等,對學生進行分層,使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與不同層次的學生相互協調,促進全體學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髮展。
2.選好模式是教學成功的根本
知識是教學過程的一個載體,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副產品,是水到渠成的結果。我們提出了小學數學課堂的一般模式:目標導學——自主探究——點撥昇華——變式訓練——應用創新。
2.1目標導學
目標導學的目的就是激起學生求知的慾望,讓學生明白本節課學習的目標。首先是抓住事物的本質,去全偽存真。有的教師的目標導學設計得華麗,情景創設很生動,但過於追求形式的完美,反而使真正的問題不突出,學生被導向了其他的方向,不明白這節課是要做什麼。其次是簡明扼要,直奔主題,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有的教師匯入新課就用去了10分鐘,顯然這節課的效率不會高。最重要的是目標導學的問題要設計得精妙,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感和求知慾望,使學生產生矛盾和衝突,急於解決這一問題,又正好是這節課探究的問題。
2.2自主探究
2.2.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慾望。
數學教學中要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從而刺激學生的學習慾望,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
2.2.2開放教學過程,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間。
在課堂教學中要放手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力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留給學生一片自主探究的空間,讓他們經歷知識的發現、問題的思考、規律的尋找、結論的概括、疑難的質問乃至知識結構的建構的過程。在豐富多彩的自主探究活動中,學生的生命潛能和創造精神才能獲得充分的釋放。
2.2.3群體互動,提倡合作探究。
學會合作與交流是現代社會所必須的,也是數學學習過程中應當提倡的組織形式。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具有愛與人交往,好表現自己的心理特徵。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提供探索材料,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有計劃地組織他們進行合作探究,以形成集體探究的氛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2.3點撥昇華
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引領學習進一步地討論,形成共識,形成結論。這一環節十分重要,尤其要注意糾正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偏差,找到更優化的方法。比如在教學進位加法時,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可能會得到6種以上的方法,教學要引導學生進行比較,篩選出最合理的方法,避免學生今後走彎路。
下一頁更多精彩“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