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故事讀後感
所謂愛學生,最基本的一點,要避免簡單粗暴的教育態度。面對犯錯誤的孩子,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去教育孩子,而要擁有一顆寬容的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分享。
一
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師生有一句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他希望自己的學生除了在學業上不斷進步,還要多學本領,追求真理,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裡,他都以身作則教育孩子:“寧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為人處世,不假、不虛、不滑,做個“真人”,做個“實人”,將“誠信”作為立身之本。誠信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誠信是人生永遠最美好的品格。
在一個小鎮上,有個鎖匠,修鎖技藝高超,並且價格公道,童叟無欺,大家都喜歡到他店裡修鎖。每次他修完鎖都會說:“我修過的鎖,若是不滿意或有任何問題,隨時等候你們來換。”他的正直和誠信贏得了人們的敬重。
鎖匠經營的小店規模越來越大,鎖匠也漸漸老了。為了把自己的修鎖技藝傳下去,他培養了兩個徒弟。
兩個徒弟性格各異,大徒弟性格外向,腦子也很靈活,老鎖匠教給他的技巧,他一學就會。小徒弟呢,平時不喜歡說話,有時候,反應也有些慢,不過師傅教給他的知識,他一直很認真地學習。
老鎖匠有些為難了,兩個徒弟,他都很喜歡,但是隻有一個人能得到真傳。後來,他想到一個辦法,準備對他們進行一次考驗。 老鎖匠在兩個房間各放了一個加鎖的箱子,讓兩個徒弟去開鎖。很快,大徒弟把鎖打開了,小徒弟卻用了半個小時,大家都以為大徒弟是勝利者。老鎖匠問大徒弟:“箱子裡有什麼?”頓時,大徒弟眼
睛中放出了光亮,“師傅,裡面有很多錢啊。”老師傅轉向小徒弟,小徒弟支吾了半天說:“師傅,我沒注意裡面有什麼。”
片刻之後,老鎖匠鄭重宣佈,小徒弟為他的惟一接班人。大徒弟很不服氣,老鎖匠微微一笑說:“做我們這一行,要講究一個信字。我收徒弟,不僅僅是要把他培養成一個高超的鎖匠,還要有高超的職業道德——誠信。”
老鎖匠接著說:“一個成功的鎖匠,必須做到心無私念,對錢財視而不見,心中裝的只有鎖。否則,一念之差,用修鎖的技法去開啟門鎖易如反掌,最終只能害人害己。”
誠信,是人生的一大考題。在考試中,我們能否拒絕作弊,撿到錢財,我們能否堅持還給失主┉┉
而你想怎樣在你的人生考卷上作答呢?
近年來,很多人失去了誠信。欺騙隱瞞多了,社會上的假冒偽劣也氾濫了。但是我們要堅信,社會中還是有誠信,在你我他身上都可以看到誠信的影子。畢竟,人之初,性本善。我們倡導並和千千萬萬善良的正直的人在一起。呼喚誠信,讓我們身邊共同種植培育起誠信的森林,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人生,漫長路遠,面對的誘惑也很多,在人生的考卷面前,擁有誠信,做最真誠的自己。
沒有信,沒有德,惟有能力,是修不成正果的,還極有可能誤入歧途。在人生與風浪的洗禮中,有了誠信,心中才能有一把永遠打不開的鎖。
二
我最喜歡的一個名人,就是陶行知,他是一位務實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名言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反映了他獻身教育事業的偉大精神。
陶行知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生活比較艱難,他很懂事,小小年紀就能主動幫助媽媽做許多事情。中午媽媽給他一個紅薯吃,他總要再硬塞一半到媽媽嘴裡。他真是一個有孝心的孩子。在現在的生活裡,許多獨生子女都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衣來伸手、飯開張口,不知道報答父母。這些人和陶行知比一比,難道不感覺慚愧嗎?
等他再大一些時,父母送他去當地名師吳爾寬那裡讀書。他刻苦學習,不懂就問,知識面不斷擴大。作為一名學生,我們要向他學習,學習他那種奮發向上的精神,迎難而上,勇攀科學高峰。
14歲那年,他寫下了“我是一箇中國人,要為中國做出一些貢獻”的座右銘。這表明他有遠大的志向和偉大的愛國精神。我們是炎黃子孫,無論我們走到哪裡,都要記住一句話:“我們的根在中國”。我們也要有自己的理想,將來在祖國各行各業建立一片輝煌。要實現美好理想,從小就要打好基礎,否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教育家馬可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教師愛學生,就有教育,學生愛教師,就產生教育效果。
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調皮搗蛋,不盡人意的學生有很多,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需要付出一定的細心,耐心和愛心,但效果不是很好,我又該怎樣做才能做到藥到病除?我千萬遍地質問自己。後來,我靜下來仔細一想,終於悟出一個道理:從一開始我就沒有耐心,給予他的愛也微不足道,怎能要求他會隨我所願,成為一名好學生呢?我從來都沒有站在一個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總是盯著問題、缺點以及背後的苛求,改變,統統把缺點掃除,以便適應我的眼光,我的標準,我的高度。現在想實在是羞愧難當,但是,我已經有了期待的信心:愛的教育一定能夠使這一些粗糙的小草變成一棵香草,香氣怡人,芬芳撲鼻。
把每個孩子都當成一塊可雕琢的璞玉或是深埋沙礫中的金子,把“指責、批評、抱怨”,努力換成“啟發、賞識、激勵”,那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將是一片充滿生機、充滿真誠和愛意的美好天地。
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當走進校門,看到這些天真爛漫的孩子,頓時感覺很放鬆,因為他們對我來說就象顏料盒裡那五彩繽紛的顏色,象畫紙上那美麗的風景。我也因他們的精彩而精彩。記得在課堂中的一個有趣的事情讓我感動:“孫崇玉,你今天表現的特別好”。他抬起頭對我害羞的笑了笑。***直直的看***“老師,你的這個牙快掉下來了。”“不是呀,我的這個牙就長的這個樣,排列不夠整齊,有點亂。”“那你可以把它拔掉,然後按上假的呀,我爺爺奶奶的就是假的,我想那樣就好***自信的笑***。”“那他們年紀大了,我還很年輕,再說別人都說我這牙長的很可愛呀。”***不惑的樣子、搖頭***“我感覺……不好看!”嘿!這個小傢伙觀察能力還挺強,並且還很堅持自己的意見。我摸摸他的頭,忍不住笑了起來,他看看我,也不好意思的撇撇嘴。
幾年前就看到這個故事,當今天在教師學習的校本培訓課程《有效上課》上看到這個故事,我的感受更深了。故事說的是:有一次,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應邀到某地做一次關於教育的報告。報告開始,只見他拎著一個口袋疾步走上臺,從口袋裡捉出一隻雞,然後在桌子上撒了一把米,接著將雞的頭使勁往桌子上按,可是雞就是不吃,一直在 叫,翅膀撲騰,雞爪狂抓······數分鐘後,他將雞放到地上,也撒了一把米,雞自由地走了一會兒後,開始悠閒地吃起米來。最後,他走到話筒前說了句“報告完畢”。全場愕然!
在人們驚異的眼光中,他道出了教育的真諦,難道教育不是如此嗎?只有主動學習者,才是真正的學習者,任何外在的強制力都是無用的。
是的,幾年前我也犯下了類似的錯誤,好在這幾年我已意識到。而現在我們有的老師還沒有意識到,仍然是一條道走到黑,結果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收效甚微。甚是可悲、可嘆!因為他不學習,不瞭解孩子的生理、心裡特點。不學習新知,而憑自己的高壓政策去強逼孩子學習,膽小聽話的孩子因害怕老師而去好好學習,固然暫時取得一定的好成績。但他們的心理是不痛快的,是壓抑的,是感到累的,學習是被動的。而對於那些膽大的,個性張揚的孩子,高壓政策只能物極必反,他們始終成績不夠理想,而且厭惡學習,視學習為極其痛苦的事。
說到這裡,有的人會說,你這樣說,那麼是不是我們對孩子的學習少關注一點,忙自己的事情,由他去。答案是否定的。我們現在獨生子女多,誰不想自己的子女憑著出色的成績,綜合能力強而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呢?因此大多數負責任的家長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孩子身上。他們不能看孩子有一點空閒的時間,一天到晚三句話不離學習倆字。孩子本來對學習挺感興趣的,但是長此以往,滿腦子都是家長的學習學習再學習,他們一提到學習就反感,就厭惡。就像一個喜歡吃桃子的人,一天到晚讓他吃桃子,長此以往,他一看到桃子不是欣喜,而是反胃。這和我們學習是一樣的道理。
在我任教的上屆和這屆家長中,真有一些對孩子很負責任的家長,他們對孩子的那種愛,那種關心,為了孩子犧牲了很多的精神真令人感動。他們的孩子在他們的關心下,有的確實成績很好,令人欣慰!但有的卻不盡如人意。有的家長很委屈,也很傷心,他們不明白為什麼自己付出了這麼多,孩子卻沒有取得優異的成績?是孩子智力不行,還是孩子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與其這樣,不如干脆放棄算了。我要說的是,對於那些對孩子放任不管而致孩子成績不夠理想的家長來說,上述的家長是可敬的。孩子為什麼對學習反感,成績落後。就其原因,主要是你們採用了強逼的態度,孩子不是主動地學習,而是被動的學習。這樣一來,孩子當然不會有出色的成績。
因此無論是作為一名老師,還是一名家長,我們必須瞭解孩子,運用我們的智慧,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自覺自願的學習,只有這樣,我們的付出才有價值,才有回報。親愛的同仁和家長朋友們,讓我們共同努力,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自覺自願的學習,用我們的雙手托起明天的太陽吧 !
三
近日,有幸拜讀了《陶行知名篇精選》一書,其中陶行知先生說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句話簡單而又清楚地告訴我們教育工作者職業的真諦。作為一名在教育戰線上的工作者,我也曾困惑。要教學生做人的道理,那麼老師的做人顯得尤其重要,究竟怎樣的師生關係才有利於教育教學?在實踐中,我也不斷探索著,嘗試著„„通過閱讀陶行知先生的話語,仔細斟酌,我有兩點體會:
一、陶先生所倡導的教育理論和方法與新課程理念不謀而合陶先生提出“教學合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他認為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教學一方面要老師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對於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用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並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如果教師只會用“舊瓶裝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鮮的事物。教師應不斷研究,才能時常找到新理,只有學而不厭,然後才能誨人不倦。陶先生倡導“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麼,我們就教什麼。“社會即教育”,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大自然裡,使它們任意飛翔。把學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裡,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這樣的學校才是學校,這樣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張遠離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脫離實踐的知識是虛的,不實用的。今天我們的教學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學習離不開生活,學習就在生活之中,學生活中的問題,已成為我們每一個教師所努力做到的。
二、所謂“教學”即教學生學;所謂“學生”首先要學會生存。因此,歸根結底教育的最終目的就在於“教會學生學會如何生存”。至於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徑,這就涉及到方法論的問題了。教學並非簡單的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是教養學生的能力。陶行知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先生的責任不在於教,不在教學,而在於教學生學。老師如果只“教”或只“教學”,就把學生當作“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調動不起學生學的積極性,更不能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素質教育主張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所以教師的社會職能就是體現出“導”這個特點來。陶行知認為,教師不應把現成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傳授給學生,而應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告訴學生,使學生自己動腦,經過不斷反覆推敲以求得最佳結果。與此同時,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讓學生像“無頭的蒼蠅”似的盲目亂撞,教師應精心設計好一系列程式,指導學生用最短的時間來解決問題。對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廣之,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對解決問題的方法而言也能夠發出去,以期達到解決別的問題。由此我們不難體會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過這一方法的尋求來最終培養學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學生就不僅能使自己獲得豐富的知識,而且還可以解決新的問題。
我作為一名中學教師,應該多學習陶行知先生的理念,並努力把這種理念貫穿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學中,體現在自己的每一節課上,體現在自己的每一天的教育生活中。教育之路漫漫而修遠,讓我們懷揣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真摯的心,在實踐中慢慢解讀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
- 陶行知教育故事讀後感
- 小學生必讀的名言警句
- 去鼻子黑頭的最好方法
- 英語四級翻譯訓練題附解析
- 羽毛球比賽策劃書範文三篇
- 初一英語小笑話帶翻譯爆笑的
- 勵志早安正能量語錄
- 最後階段高考語文應該如何衝刺提分
- 高一政治貨幣的職能知識點
- 大學生防火防盜防騙安全小常識
- 史開頭的成語接龍怎麼玩
- 社群消防宣傳教育黑板報
-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知識點小結
- 學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心得體會精選5篇
- 最新公司安全員職責範文
- 關於幫助的俗語諺語
- 消防安全我有責手抄報圖片
- 一年級學生學習方法有哪些
- 關於宿舍衛生宣傳標語
- 上班族怎麼喝茶護眼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