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陶行知的教育故事讀後感

  陶行知說教育和生活是同一過程,教育含於生活之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結合才能發生作用,他主張把教育與生活完全熔於一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一

  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師生有一句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他希望自己的學生除了在學業上不斷進步,還要多學本領,追求真理,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裡,他都以身作則教育孩子:“寧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為人處世,不假、不虛、不滑,做個“真人”,做個“實人”,將“誠信”作為立身之本。誠信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誠信是人生永遠最美好的品格。

  在一個小鎮上,有個鎖匠,修鎖技藝高超,並且價格公道,童叟無欺,大家都喜歡到他店裡修鎖。每次他修完鎖都會說:“我修過的鎖,若是不滿意或有任何問題,隨時等候你們來換。”他的正直和誠信贏得了人們的敬重。

  鎖匠經營的小店規模越來越大,鎖匠也漸漸老了。為了把自己的修鎖技藝傳下去,他培養了兩個徒弟。

  兩個徒弟性格各異,大徒弟性格外向,腦子也很靈活,老鎖匠教給他的技巧,他一學就會。小徒弟呢,平時不喜歡說話,有時候,反應也有些慢,不過師傅教給他的知識,他一直很認真地學習。

  老鎖匠有些為難了,兩個徒弟,他都很喜歡,但是隻有一個人能得到真傳。後來,他想到一個辦法,準備對他們進行一次考驗。 老鎖匠在兩個房間各放了一個加鎖的箱子,讓兩個徒弟去開鎖。很快,大徒弟把鎖打開了,小徒弟卻用了半個小時,大家都以為大徒弟是勝利者。老鎖匠問大徒弟:“箱子裡有什麼?”頓時,大徒弟眼

  睛中放出了光亮,“師傅,裡面有很多錢啊。”老師傅轉向小徒弟,小徒弟支吾了半天說:“師傅,我沒注意裡面有什麼。”

  片刻之後,老鎖匠鄭重宣佈,小徒弟為他的惟一接班人。大徒弟很不服氣,老鎖匠微微一笑說:“做我們這一行,要講究一個信字。我收徒弟,不僅僅是要把他培養成一個高超的鎖匠,還要有高超的職業道德——誠信。”

  老鎖匠接著說:“一個成功的鎖匠,必須做到心無私念,對錢財視而不見,心中裝的只有鎖。否則,一念之差,用修鎖的技法去開啟門鎖易如反掌,最終只能害人害己。”

  誠信,是人生的一大考題。在考試中,我們能否拒絕作弊,撿到錢財,我們能否堅持還給失主┉┉

  而你想怎樣在你的人生考卷上作答呢?

  近年來,很多人失去了誠信。欺騙隱瞞多了,社會上的假冒偽劣也氾濫了。但是我們要堅信,社會中還是有誠信,在你我他身上都可以看到誠信的影子。畢竟,人之初,性本善。我們倡導並和千千萬萬善良的正直的人在一起。呼喚誠信,讓我們身邊共同種植培育起誠信的森林,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人生,漫長路遠,面對的誘惑也很多,在人生的考卷面前,擁有誠信,做最真誠的自己。

  沒有信,沒有德,惟有能力,是修不成正果的,還極有可能誤入歧途。在人生與風浪的洗禮中,有了誠信,心中才能有一把永遠打不開的鎖。

  二

  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給我很大的啟示。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在生活裡,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係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係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真學。”他用種田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裡做的,便須在田裡學,在田裡教。在陶行知看來,“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的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由此他特別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值得指出的是:“教學做合一”的“做”與杜威“從做中學”的“做”是有區別的。首先,陶行知所說的“做”是指“勞力上勞心”,反對勞力與勞心脫節。“‘做’字在曉莊有個特別定義。這定義便是在勞力上勞心。單純的勞力,只是蠻幹,不能算做,單純的勞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勞力上勞心。”其次這個“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學做合一既以做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陽明先生的見解顛倒過來,成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認為“有行的勇氣才有知的收穫”。可見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礎上,是以“行”求知,強調“行”是獲得知識的源陶行知特別重視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當作改造中國教育、社會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來,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傳統舊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隨手抓來都是學問,都是本領”,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識,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把生活教育當作衡量教育、學校、書本甚至一切的標準。他說:“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

  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在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三

  一段時間以來,我認真拜讀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專著,陶行知先生是一位為世人敬仰、懷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於教育改革並付諸實踐。他以蘊含豐富的教育思想寶庫,為我們提供了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給我們以啟示和教益。其中,最受啟發的是陶行知先生的兩段名言:

  ***一***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

  新課程標準下的教科書與以往傳統教科書有很大改變,多以學生生活、活動為主,但是每個學校每個年級的學生認知情況不同,因此在教材的選用上也不同。教材內容是死的,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根據學生情況來創新教材,自主創新“活教材”,以實現創新教育。

  ***二***“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學生的頭腦,就是要鼓勵學生敢想、善想,敢於動腦,善於動腦;二是解放學生的雙手,就是要鼓勵學生敢幹、善幹,敢於動手,善於動手;三是解放學生的眼睛,就是鼓勵學生敢於觀察、善於觀察,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學生的嘴巴,就是鼓勵學生敢說、善說,敢於提問、善於提問;五是解放學生的空間,就是要擴大學生的活動領域,不把他們侷限在狹小的課堂裡,也不侷限在學校中;六是解放學生的時間,就是要保證學生有時間去獨立學習、活動和創造,不要把課程排得滿滿的,也不要讓課外作業

  多得做不完。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在近一個世紀後的今天,它仍歷久彌新。他的思想與我們今天課程改革所提出的觀點可謂不謀而合。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深切體會到,認真學習並努力實踐陶先生“六大解放”的思想,有助於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造思維,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鬆的環境,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目的。陶先生說:„有了這六大解放,創造力才可以儘量及揮出來„。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在新課程改革的大形勢下,我們只有改變自己的觀念,樹立創造意識,實施創新教育。徹底的解放學生,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發展創造能力。讓我們的學生走上創造之路,也只有這樣我們的素質教育才不會是一句空話。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教育理念可謂極富前瞻性,一些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著極大的指導意義。他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等理論,無不閃爍著創造的光芒。相信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在新課改中的滲透與運用,會讓課程改革更好地發揮出實效,促進新課改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