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語言文章”也叫做語體文。是什麼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文言文中而作為名詞的用法

  頰毛,凡鱗毛之下垂者也稱而。

  象形。小篆字形,象鬍鬚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內外兩層,外層像兩腮的鬍子,內層像生在嘴下的鬍子。漢字部首之一。本義:頰毛。

  而,頰毛也。——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卷九.而部》

  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周禮·考工記·梓人》

  文言文中而作為代詞的用法

  ***1*** 你***們***;你***們***的

  予豈不知而作。——《詩經·大雅·桑柔》

  餘知而無罪也。——《左傳》

  子歸,歿而父母之世。——《國語·吳語》

  盡於酒肉,入於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來?——《莊子·徐無鬼》

  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聊齋志異·促織》

  早繅而緒,早織而縷。——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而翁-----你的父親

  ***2*** 這樣,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而夫------此人;這人

  文言文中而作為助詞的用法

  ***1*** 表示偏正關係,相當於“之”,“的”

  虞之與 虢,相恃而勢。——《淮南子·人間》

  ***2*** 與“上”、“下”、“前”、“後”、“來”、“往”連用,相當於“以”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繫辭上》

  ***3*** 表示語氣,相當於“啊”或“吧”。

  唐棣之花,偏其反而。——《論語·子罕》

  若敖氏之鬼,不其餒而。——《左傳·宣公四年》

  ***4*** 用於句中,表示反問,相當於“難道”,“豈”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

  ***5*** 用於句末,相當於“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論語·微子》

  文言文中而作為動詞的用法

  ***1*** 如,好像

  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呂氏春秋》

  ***2*** 另見 néng, 通“能”

  ①能夠。

  行柔而剛,用弱而強。——《淮南子·原道訓》

  ②才能。

  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若此矣。——《莊子·逍遙遊》

  文言文中而作為連詞的用法

  ***1*** 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和”、“與”。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孟子.告子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

  ***2*** 表示遞進關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克生直臣,事我皇祖,幹嚴譴而不悔。――明·錢謙益《袁可立父淮加贈尚寶司少卿》

  ***3*** 表示順承關係,相當於“就”、“才”。

  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宋· 蘇軾《石鐘山記》

  鄉***通“向”***為身死而不受——《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

  萬鍾則不辯***通“辨”***禮義而受之——《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

  ***4*** 表示轉折關係,相當於“卻”、“但是”。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荊有餘地而不足於民——《公輸》

  ***5***表示目的關係

  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6*** 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如果”。

  諸君而***如果***有意;瞻餘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7*** 表示修飾關係,連線狀語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8*** 表因果關係,相當於“因而”、“所以”。

  自公***袁可立***倡議,而新舊兩城屹立如金湯。——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