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然的用法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文言文中然作為連詞的用法

  1、但是,然而 [but]。

  [虎]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唐·柳宗元《三戒》

  然  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史記·項羽本紀》

  2、又如:然且***然而;尚且***;然如***然而***。

  3、雖然。表示讓步關係 [although]。如:然是***雖然***;然雖***雖然***。

  4、於是 [thereupon]。

  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婦人有保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過四五人。” 靈公曰:“善。”然不伐 蒲。——《史記》

  5、然後;才 [then]。如:然乃***然後***;然始***猶然後***。

  文言文中然作為形容詞的用法

  是,對 [yes] 假借為嘫。

  然,應也。——《廣雅》

  子曰:然。——《論語·陽貨》

  不侵為然諾者也。——《史記·張耳陳餘傳》

  公見其妻曰:“此子之內子邪?”晏子對曰:“然,是也。”——《晏子春秋》

  文言文中然作為助詞的用法

  1、用作形容詞或副詞的詞尾,表示狀態,有“如”的意義。

  龐然大物也。——唐· 柳宗元《三戒》

  康肅忿然曰。—— 宋·歐陽修《賣油翁》

  輔臣拂然,廉知為公***袁可立***。――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2、又如:突然;斐然;欣然;惠然;貿然;蔚然。

  3、用作句末語氣詞,表示比擬,有“…的樣子”之意。常與“如”、“若”連用,有“如…一般”、“像…一樣”之意。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禮記》

  4、用作句末語氣詞,表示斷定或決定,相當於古漢語的“焉”、“也”。

  穆公召縣子而問然。——《禮記》

  文言文中然作為代詞的用法

  1、如此,這樣,那樣 [so;like that]。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勸學》

  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孟子》

  2、又如:理所當然;其實不然。

  文言文中然作為名詞的用法

  姓

  文言文中然作為動詞的用法

  1、會意兼形聲。下形,上聲。四點是火的變形。聲符讀 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義:燃燒。

  2、同本義。“然”是“燃”的本字 [burn]。

  然,燒也。——東漢·許慎《說文》

  3、俗字作“燃”。

  若火之始然。——《孟子》

  蒸間容蒸,然者處下焉。——《管子·弟子職》

  夜然脂照城外。——西晉·陳壽《三國志·劉馥傳》

  4、又如:然海***古代傳說中的油海,其水可燃***;然脂***點油脂或蠟燭照明***;然灰***死灰復燃***;然除***燒燬***;然火***點火***;然炬***點燃火炬***;然脂***泛指點燃火炬***;然犀***傳說點燃犀牛的角可以照見怪物。後以明察事務為然犀***;然燈***點燈***。

  5、明白 [understand]。

  夫燧之取火於日,慈石之引鐵,蟹之敗漆,葵之鄉日,雖有明智,弗能然也。——《淮南子·覽冥》

  6、耀;照耀 [dazzle]。

  然目之綺,裂鼻之馨。——楊炫之《洛陽伽藍記·正始寺》

  7、以為…對;同意 [agree]。

  廣以為然。——《史記·陳涉世家》

  愬然之。——《資治通鑑·唐紀》

  8、又如:然納***同意採納***;然疑***半信半疑,猶豫不決***;然贊***贊同***;然然可可***猶唯唯諾諾***;然可***同意***;然諾***答允,許諾***;然許***然信。許諾;信守諾言***;然信***然諾,許諾***;然可***應允***。

  9、形成 [form]。

  楹之銘曰:毋曰胡殘,其禍將然。——《大戴禮記》

  10、宜;合適 [fit]。

  所謂無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淮南子》

  11、激;激起

  然浪***激浪***: 激起浪花,意為“發掘美好的生活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