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隨筆

  孤獨是優秀的必經之路。那麼渴望優秀的你該如何寫好孤獨隨筆呢?請往下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炎熱的夏日,大地被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發出一絲絲焦味。我站立在窗旁,拉開窗簾,輕輕的推開了半邊窗戶。

  窗外的哥哥穿著綠色的上衣和一條牛仔褲,左手推著旅行箱,右手提著一個袋子,身上揹著一個書包。在炎炎的夏日下行走——他要去廣州讀中專了。

  窗外不斷地吹進熱風,和窗內裡空調的風冷熱交加,使我感到很難受。但看著哥哥頂著烈日,我心裡跟感到一剎那的心疼,真想為他撐起一把傘,抵擋那可恨又可惡的太陽。

  哥哥的身影越走越遠了,我知道,他這一走又不知何時能再與我相見,此時的我鼻子酸酸的,心裡難過的喘不上氣。這種心情無法言說,只有淚如雨注。

  從前,我讀五年級時,哥哥在讀六年級,我們每天都是一起上學一起放學,從未分開過。

  後來,哥哥上了初中,他每天都要坐著校車去坪山讀書,只有下午放學才能回來,我們在

  一起的時光少了。

  如今,哥哥要到千里迢迢的廣州讀中專了,我們也許要等到過節或寒假暑假才能難得一見。

  之後的日子裡,我常常望著窗外,不斷地回想哥哥當時的背影,我試圖努力地告訴自己,他並沒有離開我,他的靈魂時時刻刻都陪伴著我,不斷地給予我自信,勇氣,信念。

  現在的我並不在孤獨,在家裡能與父母享受天倫之樂;在學校能有同學們陪伴;在學習上能與知識打招呼。因此,沒有了哥哥我並不孤獨。就如同一杯咖啡,剛開始喝會感到很苦,但喝得時間長了就會慢慢習慣這種苦的滋味,逐漸嚐出苦中帶甜的味道。

  什麼才是真正的不孤獨?那就是學會在孤獨中領會快樂。

  篇二

  孤獨是有群星環繞的明月,身處繁華卻孤獨清冷。孤獨是被沙漠包圍的胡楊,置身荒涼卻堅韌頑強。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詩仙豪邁的孤獨,“高樓誰與上”是詞帝感傷的孤獨,於是有了一句話:自古聖賢皆孤獨。然而孤獨並非聖賢的專利,凡人也會孤獨。年輕的我總樂意品味孤獨。

  孤獨猶如月夜獨自品一杯香茗,皓月當空,銀輝滿地,又有輕風徐來,茶香悠遠,令人賞心悅目,氣爽神怡,於是孤獨時有一份淡泊。孤獨是一種心境。孤獨時,即使身邊有萬人聚集也宛如無形,即使耳旁有笑語歡聲也置若罔聞,於是孤獨時有一種寧靜。孤獨是一種感覺。孤獨時,即使珍饈美味在前也無心享用,即使玉液瓊漿人口也索然無味,於是孤獨時有一絲淡淡的憂愁。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孤獨是鋪就成功之路的基石。孤獨的時候,自己傾聽自己,最適於反思,也最適於工作。韓非子的孤獨。造就了《說難》、《孤憤》;司馬遷的孤獨,成就了“史家之絕唱”的《史記》;陳景潤的孤獨,攻破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堡壘;艾米莉•狄金森的孤獨,創造了無數不朽的詩篇。所以,當被孤獨包圍的時候,請不要沮喪,也許這正是成功的契機,請細細品味,好好把握。

  孤獨使人遠離世俗,感覺超脫塵世的一種獨立與完整,感覺自己掌握自己的一種實在與安穩。經歷了孤獨的洗禮,就可以得到昇華,完成對人生的詮釋,對生命的認識。太陽是孤獨的,可是它毫不在意,把它的光和熱釋放出來,照耀宇宙;曇花是孤獨的,可是它不放心上,讓它的芬芳灑滿乾坤,成為永恆;流星是孤獨的,可是它不以為然,將它的燦爛留給人間,鑄成輝煌。所以,請品味孤獨,完成心靈的昇華。

  孤獨代表成熟,代表堅韌。孤獨教會我們樂觀,教會我們灑脫。在人生最易孤獨的青年時代,讓我們品味孤獨,並在孤獨中提升生命的價值! 

  夜深了,四周像死去一般沉寂。我站在窗前仰望天空,只有冷月相對。我想象著嫦娥正在廣寒宮裡垂淚,不知不覺地,一種來自月宮的力量侵入我體內,我想這大概就是孤獨吧。 然而,好奇的我又在追問:孤獨,是什麼?我冥思苦想,最後似乎得到了答案。

  孤獨是“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的悲苦;孤獨是“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悔恨,孤獨是“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的無奈。

  孤獨是“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的忠貞,孤獨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淡,孤獨是“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寧靜。

  古來文人多孤獨,而孤獨也成了文人寫作的重要素材。“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是李清照喪夫之後的孤獨;“楊柳岸,曉風殘月”,是柳永在離別之後預感到的孤獨;詩仙李白因不得志而感到孤獨無助,寫下了“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感慨;“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道盡了范仲淹思鄉難歸之情;而後主李煜在亡國後才深深感悟到“孤獨梧桐深院鎖清秋”。

  孤獨是個刁鑽古怪的東西,即使你想盡辦法逃避它,比如說使自己身處喧鬧的都市之中,自己身邊圍滿了親朋好友,自己一刻不停的忙碌,孤獨也總能夠趁你不備偷襲你。試問這世上誰沒有感受過孤獨呢?其實,不光是人會感到孤獨,這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可能孤獨。 屹立在峭壁的黃山迎客鬆因不畏孤獨而舉世聞名,獨立寒冬的梅花因孤獨而受到世人的

  稱讚,黑暗中的零星燈火因孤獨而顯得格外珍貴,獨自翱翔的雄鷹也正因為不懼孤獨才稱得上勇猛。

  一陣清風吹來,打斷了我的思緒。其實孤獨豈是用語言文字能夠描述清楚的?它是上蒼賜予我們的禮物,它讓我們的人生回味無窮,它給我們的心靈一片寧靜,它教會我們要懂得珍惜。

  在孤獨中生存,並不是迷失生活方向,只是選擇了另一種生存方式,不是一個人,總會有沒有人,或許不想有人陪在身旁的時候,少有朋友的問候,少有親人的關心,空空的周圍,不是孤寂,更不是落寞,靜靜的思考著,是生的灑脫。

  好像看透浮華塵世,理解世間蹉跎,一種超然超乎所以然的狀態,在一個狹窄的空間裡,思考自己所以為的世界,或許不被理解,不被人認同,獨自享受,柔軟的時光裡,憂鬱某種味道;繁華世界後,體驗一種別不理解的情緒,孤獨。

  在旁人看來孤獨就是孤獨,空虛,潦落,一種不被常人接受的狀態。其實不然,孤獨是一種心境,一種不是所有人都能達到的狀態,而孤獨,是一種病,一種渴望交際卻不會交際,在自己構造的世界裡獨自狂躁,抱怨的病。

  在這個繁華花綠的世界,不是所有人都會以一種淡然心境處世,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嘈雜的環境裡靜默思考,這是一種憂鬱的氣質,給人一種不是距離的距離感,讓人瞻仰。孤獨,給自己一種心態,不在意世俗,給自己一種享受,不是孤獨的空虛,是嫻靜的時光裡的柔軟。

  它不像孤獨給人一種脫離世界,脫離人群的恐懼,不像空虛,給人無從適世的焦慮無奈,更或許說,孤獨是一種態度。經歷過生活的人,都會經歷那樣一段時光,這之後的人,更成熟,更能以旁觀者者的心態對待世界,對待生活,對待人。

  孤獨獨帶一種詩意,給人想要觀賞的感覺,即使也有惡俗的一面,但終不是孤獨的那種軟弱無力,它是強硬的,不是像孤獨定會在夜暮降臨下爬上你的心頭,噬咬你,讓人有種無法自拔的感覺。更或許孤獨是哲學上的形而上學,是思想上的淡然平和,是靈魂上的豐盈,精神上的圓潤。柔軟的心,是強硬的生活態度。

  篇三

  孤獨是一種境界,是一杯飄香的清茶,可以讓你頓時警醒,心中充滿平靜,流動明眸,發現生活的美。

  孤獨,是一種美麗,也是一種悽楚。孤獨如落葉,被秋風輕輕拽下,是一種飄逝的美麗,卻也是一種落魄的悲哀;孤獨如雨露,被大海默默吞噬,是一種流動的美麗,卻也是一種破碎的無奈與遠離故土的淒涼;孤獨如陽光,從萬里高空灑向大地,是一種磅礴之美,卻也是一種被留在異鄉的痛楚。

  對於孤獨,有人說是脫俗,有人卻說是痛苦。但是,當你直面孤獨,在內心的恐懼過後,是遠離塵世喧囂,恪守平靜,是沉著思索,心靈晴空一碧,雲捲雲舒。在孤獨中,你會捫心自問,問自己的人生……

  孤獨者也許在自己的心靈世界裡,是一個成功者。貝多芬的雙耳失聰,他誠然孤獨,但是有“動聽的音樂”為伴,在自己的生活中成為了強者,成為了一個後世廣為傳誦的“音樂巨人”;莫泊桑在他老師的家中誠然是孤獨的,但他卻在洗耳恭聽,認真思考之中有所感悟,才有了《羊脂球》等巨著的問世;霍金在病痛的折磨中身體嚴重殘疾,但卻在這孤獨中超越自我,才有了《時間簡史》。

  孤獨,也許是苦楚,但更多的是美麗,是心靈的無比崇高。孤獨的時候,你可以發現生活是這樣美麗,每一個點滴都是無盡的寶藏,會在你的心靈中留下那淡泊明澈的美。

  有人說他們討厭孤獨,我卻說我喜歡孤獨。

  山西忻州山西省忻州市第六中學初一:張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