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學年論文

  傳播學是研究人類如何運用符號進行社會資訊交流的學科。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論網路時代下的 “使用與滿足理論”

  摘要:“使用與滿足理論”的產生是傳播研究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大眾傳播效果研究

  史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進入了真正的網路時代,“使用與滿足理論”也得到了復興。網路傳播帶來的是人類傳播史上一場空前深刻的革命,它同時為“適用於滿足理論”的進一步深入研究拓展了空間。

  關鍵詞:使用與滿足 網路時代 受眾 播客

  傳播學的集大成者施拉姆將“使用與滿足理論”比喻為“自助餐廳”:受眾參與傳播,猶如在自助餐廳就餐,每個人都將根據自己的口味及食慾來挑選飯菜。自助餐廳裡的主角是受眾,媒介只是為受眾服務。也就是說,“使用與滿足理論”主要研究媒介——受眾之間的一種趨向,這一趨向的核心主張是:受眾成員對媒介產品的消費是有目的的,旨在滿足某些個人的、經驗化的需求,即人們觀看電視與電影或閱讀報紙與書籍等,實際上都在不同程度的使自己的某些需求得到滿足。①

  一、網路時代“使用與滿足理論”的研究

  ***一***“使用與滿足理論”在網路時代的復興

  當家用電腦開始普及,網際網路成為與傳統四大媒介並列的傳播媒介時,這些科技進步的成果也開始進入傳播學研究者的視野。“使用與滿足理論”的復興,也正是源於網際網路的發展。

  托馬斯·魯傑羅***Thomas Ruggiero***認為,“在每個新的大眾傳播媒介產生初期,使用與滿足總能提供一種最前沿的研究方法”。他提出了以計算機為中介的“提供了大量傳播行為集合”的網際網路的三個特性,供“使用與滿足理論”的研究者考察:

  1.互動性 “極大地加強了積極地受眾的使用與滿足的核心概念”,因為大眾傳播中的互動性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傳播過程中參與者能夠控制和在相互交流中改變角色的程度”,它賦予受眾更大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2.去一體化是“媒介使用者從一個豐富的選單中選擇的能力„„和傳統的大眾媒介不同的是,網際網路之類的新媒介具有選擇性,允許個體根據自己的需要量身定做”。

  3.非同步性意味著經由中介傳遞的資訊“可以在時間上錯開,電子訊息的傳送者和接受者能夠在不同的時間裡閱讀***,在各自方便的時間裡達成互動。同時也意味著個體能夠方便的傳送、接收、儲存、找回資訊。一旦訊息數字化,個體對媒介的操縱性便有了無限可能,和使用傳統媒介相比,個體擁有了更多的控制權”。

  ***二***媒介技術的發展對“使用與滿足理論”的消解

  媒介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為受眾提供了選擇和使用的多樣性與寬泛性,特別是網際網路的出現,使資訊傳播變得無疆域性了,整個世界成為一個地球村。新技術就像一把雙刃劍,在給與人們自由的同時,又不可避免地限制著人們的自由。在對電視的評價上人們聲稱“大眾是一群被動、消極、受電視蠱惑的‘文化******Cultural Dopes***’,而傳媒則是統治者和陰謀家用大眾宣傳手段行使權力和愚弄世人的壞技術”②。儘管這樣的評價有點極端,卻昭示著受眾的主動性和被動性之間在媒介技術面前僅有一步之遙。

  “使用與滿足理論”旨在突出受眾為不滿足如何使用媒介,主動權應掌握在受眾手上的。“網路的發明可以說是企圖最大限度的,滿足個人獲取資訊的需要,因此,它是工具性的勝利,是技術的勝利。

  它強調的是形式,忽略掉的是內容,它用形式‘顛覆’了內容。”③正因為如此,受眾更在形式的籠罩下流連忘返,在媒介文化生產、流通、交換、消費全球化的平臺上樂此不疲,而忽略了自身感受。“使用網路連線的電腦或資訊服務,是為了消磨時間或者出於習慣,表明了電腦儀式化的使用方法,而不是選擇特定內容,用於滿足需要的方式。”④可見,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而不予警惕的話,受眾的主題地位就會受到一定的威脅,更不用說使用與滿足的程度能有多大了。

  二、“你”時代的“使用與滿足理論”

  網路被認為是人類社會迄今為止最先進的傳播媒介,不但集中了多種媒介形式的特徵,而且集中了多種傳播方式,包括個人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等,小眾傳播的提出更是網路時代的一個焦點。

  2006年,美國《時代週刊》將年度人物頒給了“你”,也就是網際網路上內容的所有使用者和創造者。這個“你”就是你,是一個普通的網民,尤其代表了部落格、BBS發言者、SNS網上的聯絡者,從書籍到餐館的點評者。這就是我們面臨的時代,所有技術趨向融合,變成一個萬能平臺;另一方面,所有應用趨向差異和個性,更多的趣味可能被開發出來。這正是長尾***Long Tail***空間預言的那種趨勢在現實中的驗證。從另一角度講,這也正反映了克里斯·安得森在“長尾”理論中提到的現象:“當可供選擇的產品極大豐富,使用者需求的多樣性和消費意向的小眾化就格外明顯。”

  作為媒介,網路正日益改變著傳統大眾的一切。網際網路特有的互動性彌補了傳統大眾傳播反饋功能虛置的缺點,受眾的主體性地位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提高。

  網路讓傳受雙方地位改變,手中地位的改變讓受眾可以擁有更多的自由來使用媒介以滿足自己各種心理需求。網路的互動性讓每次傳播中的傳者都可能及時得到受者的反饋,然後對自己傳播的內容和方式適時作出調整,從而達到最理想的傳播效果。也就是說,大眾不再只是資訊的消費者,同時可能成為資訊的生產者和傳播者。正如美國《時代週刊》撰稿人爾默·德維特所說:“通過電腦聯機網路,凡擁有一臺資訊處理器和一臺調變解調器的人,都可以成為發行人。”

  如在2001年的“9·11”事件中,對“9·11”事件最實時、最有效的資訊傳遞以及最真實、最生動的描述不是在《紐約時報》,而是在那些倖存者的個人部落格日誌中。類似這樣的由單個受眾轉化為事件傳播者的個案並不鮮見。2006年,一部人氣超旺的惡搞電影《無極》的網路視訊小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掀起了點選狂潮,從而引發導演陳凱歌狀告短片製作者胡戈的事件,隨後上映的大片《夜宴》的導演馮小剛同樣沒有逃脫被惡搞的命運。顯然,“使用於滿足理論”所堅持的“受眾本位”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三、播客的“使用與滿足”

  播客是近兩年發展速度迅猛的新媒體形式。素材的多元化,是播客較文字部落格的一種特長。除了自己的聲音,部落格還可以廣泛的依賴他人的對話、環境音響、音樂等其他素材,視訊播客更是可以通過鏡頭去收集各種素材。播客不再僅僅是個人的內心獨白,它成為廣泛記錄社會、再現社會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成為社會性的視覺、聽覺資源的一種重新組裝。

  從技術層面看,技術的發展賦予了播客生產隨身性、可移動性的特性。只要有MP3、DV、手機等錄音、錄影裝置,便能做到想說***拍***就說***拍***,想在哪說***拍***就在哪說***拍***。比起文字部落格相對苛刻的輸入條件來說,播客的生產過程顯得更隨意、自由,素材採集的範圍更廣,活動的舞臺更廣。

  那麼為什麼在有了文字部落格了以後,播客仍然能在網際網路絡中掀起如此巨大的波瀾?如果從“使用與滿足理論”的角度來闡釋,這一問題便很容易解決,即播客提供了與文字部落格所不同的需求的“滿足”。尋求口語表達或影像表達的樂趣,是播客獲得主要“滿足”之一。文字部落格所掀起的全民寫作運動,是對個人書寫能力的一種錘鍊。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擅長文字書寫,也並非每個人都能享受書寫的樂趣,有人更擅長口語的表達,播客便滿足了這部分受眾的需求。國內播客網站“反波”創始的宣言是:“我們唾沫橫飛說音樂、心領神會說傳媒、百無禁忌說段子,我們只說彼此聽得懂的真心話„„”對那些喜歡用視覺語言來表達內心所思、所感的人們來說,他們通過文字之外的手段獲得了自身表達需求的“滿足”。

  由於做播客的目的及生產水準的差異性,未來的播客將分化為兩個陣營:一個陣營越來越專業化,它將不斷挑戰專業媒體,並有可能與之匯流;;另一個則仍自娛自樂地經營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但無論是哪個陣營,都是通過網民的“使用與滿足”得以鞏固的。

  “使用與滿足理論”在大眾傳播效果研究史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一研究開創了從受眾角度考察大眾傳播過程的先河,受眾的主體意識得到了體現。作為對傳統媒介效果研究的一種推進,其在網路時代所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網路。正在以其革命性的方式去滿足受眾的需要。

  參考文獻:蔡琪、劉繼紅:《對傳播學中使用與滿足理論的再探索》,原載《湖南大眾傳媒職

  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1月刊

  段鵬:《傳播效果研究——起源、發展與應用》,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① 段鵬:《傳播學基礎》,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31頁

  ②蔣源倫:《媒體文化與消費時代》,中央翻譯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頁

  ③莊曉東:《文化傳播:歷史、理論與現實》,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頁 ④沃納·賽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華夏出版

  社2000年版,第329頁

  篇2

  淺論大學生應形成怎樣的媒介觀

  近年來,媒介的發展速度與影響力超過了所有人的想象力,我們可以沒有知識,可以沒有信仰,我們可以混沌的生存,但是卻不能沒有媒介,因為我們是“被媒介”的一族,我們只能臣服於媒介。我們享受著媒介或是說被享受著媒介給我們帶來的便利與激情,滿足與享受,然而媒介在方便我們生活的同時,也在解構著傳統,瓦解著社會,突破著我們賴以生存的底線。當道德不再光輝,當上帝已經死去,當創新被當作異類,我們是否應該反思:媒介到底是天使還是魔鬼?本文從傳播學的角度出發,通過大量的著名例項或研究來分析媒介的利與弊,解析媒介的功能與作用,表達了自己的媒介觀:愛亦可,憎亦可,關鍵是如何做到以人為本。

  一 媒介是什麼

  對於“媒介”這一概念的理解現在是十分混亂,有時它與符號混淆:“媒介是指承載並傳遞資訊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質實體和物理能。前者如文字、各種印刷品、記號、有象徵意義的物體、資訊傳播器材等;後者如聲波、光、電波等。”;有時它與傳播形式相混:“媒介是一個簡單方便的術語,通常用來指所有面向廣大傳播物件的資訊傳播形式,包括電影、電視、廣播、報刊、通俗文學和音樂。”;有時它與渠道、訊息混淆:“嚴格地講,媒介就是渠道——即口語單詞、印刷單詞等等。但是,這一術語常常用來指渠道和信源兩者,有時甚至包括訊息。”“當我們說到‘大眾媒介’的時候,我們往往不僅指大眾傳播的渠道,而且指這些渠道的內容,甚至還指那些為之工作的人們的行為。”;在媒介研究大師麥克盧漢筆下,“媒介是人體的延伸”,德弗勒也從廣義的層面建構媒介:“媒介可以是任何一種用來傳播人類意識的載體或一組安排有序的載體。”

  對“媒介”認知的混亂,筆引起理論研究的混亂,理論研究的混亂則影響著我們的傳播實踐,為了能夠準確的說明我的觀點,必須對媒介有自己的一個定位,也為了說明問題時的一致,我贊同浙江大學新聞傳媒學院教授邵培仁的觀點,即媒介是“介於傳播者與受傳者之間的用以負載、傳遞、延伸特定符號和資訊的物質實體”,它包括書籍、紙、雜誌、廣播、電視、電影、網路等及其生產、傳播機構。

  我認為媒介這一概念是在不斷髮展、不斷變化的。古代的書本、報刊就是那個時代的媒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今的媒介也不再是人們所熟悉的傳統媒介,還包括了不斷開發的新技術,新產品。例如,手機也由原來單純意義上的通訊工具發展到現在的傳播媒體。媒介的本質是不變的。中國古代對媒介的定義是“使雙方發生關係的人或事物。”而在英語中“media”最早的解釋是“使事物之間發生關係的中介體,手段,工具等。”數百年,甚至數千年過去了,人們對媒介做過的定義,但它的本質始終是不變的,始終是引導雙方甚至多方發生關係的一種中介。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關係,不是吞併,而是互相融合、相互發展。新媒體的出現雖然對傳統媒介造成了很大的衝擊,使傳統媒介產生了危機感。但是,新媒體的出現,我認為不會取代傳統媒體,兩者都具有自身的優點和缺陷,兩者只有相互結合才能滿足人們對媒介的需求,例如《南方週末》在刊發紙質媒介的同時,也吸取了新媒體的技術,在網路上使用網路版的報紙。從而滿足了不同讀者的需求,擴大的報紙的影響力,我認為這才是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發展的一個趨勢。

  媒介的影響是巨大的。當今社會,各行各業已經不可能擺脫媒介的“糾纏”了,人們彷彿不知不覺就陷入了媒介編制的巨大網路之中,成了它的“俘虜”。人們總是習慣於吃早餐時看報紙,開車時聽廣播,工作學習是瀏覽網頁,查詢資料,而下班後還得坐到電視機前看電視。在這個地球人,幾乎沒有人可以自豪地宣佈,它曾經沒有而且永遠不會跟媒介扯上關係了,就是據說躲進深山的本拉登先生,曾經也藉助媒介力量造成了舉世轟動的效果。

  媒介是把雙刃劍。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樣,媒介也在給人們帶來方便和快樂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各種煩惱,比如,無節制的上網讓你鼻樑上的眼鏡片越來越厚,孩子長期的迷戀電視讓你一籌莫展,而開車聽廣播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率激增又讓你長時間誠惶誠恐。總而言之,媒介就是一帶刺得玫瑰型美女,一面讓你愛不釋手,一面又讓你痛不欲生。

  媒體的發展將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價值。據報道,2005年全國新聞出版業實現增加值1900億元,約佔當年全國GDP的1%,佔第三產業增加值的2.6%。從1991年~2000年的10年間,中國傳媒廣告經營額由35億增長到712億,年平均增長率35%,遠高於同期GDP年均8%的增速。1978年,全國只有180多種報紙,現在已經有2000多種,期刊從900多種發展到現在的9000多種。無論從產值看,還是從社會影響力看,傳媒業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的龍頭。

  縱觀當前的傳媒業,無論報紙、雜誌、廣播、電視.在關注新聞、反映這個世界動態的同時,大多都加入專家對事件的分析和評論。這些專家不同於以往的媒體評論員.他們多是獨立於媒體之外,受媒體之邀.對事件或者社會問題作解釋、點評,以指導大眾更清楚地認識問題。在社會科學領域,他們精通自己所研究範圍內的問題。因而對相關新聞事件也有一定的發言權和權威性。

  大學生要開闊傳播的視野,借鑑各種媒介觀點的優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也不能一味的相信他們的觀點,要有自己特殊的理解,但是不能反媒介,要提高自己的媒介素養。讓媒介接受你,而不是你接受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