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支蠟燭高考現代文閱讀題及答案

  想要提高高考語文考試成績,那麼加強現代文的閱讀訓練是關鍵,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大家閱讀練習。

  《半支蠟燭》閱讀原文

  那天出差,我來到北方一個陌生的小城市,投宿在一家普通的旅館。進進出出的,都是陌生面孔。房間內有三個床位。入晚,仍是我一人;我擔心著隨時可能闖進一個陌生人來。我看著電視,熒屏一閃一閃換著人物,很頻繁。我略為輕鬆了。驀然,熒屏內熱熱鬧鬧的人群沒了影兒,室內一片漆黑,像隆重的舞會一下斷了電。樓外的燈光也消逝了。整幢樓傳出驚愕的呼叫。

  我摸近寫字檯,拉開抽屜,捏住了空蕩蕩的抽屜一隅的半截蠟燭。這是我進入這個房間時,無意中發現的祕密。

  半支蠟燭,很細很圓,也很涼,它躺了不知多久,幾乎被遺忘了,連服務員清理房間時也忽視了它的存在。我捏著它。我沒有火柴,捏著蠟燭,走出房門,能看到長長的走廊盡頭一扇視窗外邊朦朧的夜色。走廊內一片混亂,開門聲、腳步聲、召喚聲。顯然,大家都沒料到斷電。

  於是,我想,迎面閃過一個身影。我說:有沒有火柴?她說沒有。她一開口,我才知道是個女性,聲音使我想到了山泉。她喊服務員,聲音包含著恐慌。我說我有蠟燭。她便朝走廊內毫無目標地喊,誰有火柴打火機,點個亮。她彷彿向人間呼籲。

  我繼續試探著朝走廊盡頭的視窗方向走。我的眼睛漸漸適應了突然降臨的黑暗。數步遠,猛然跳出一朵火苗,像茫茫戈壁的暗夜中遙遠處閃現出一堆篝火。他說快點快點。一箇中年男子粗獷的喉音。

  我趕上前,蠟燭的頂端棉芯接觸了打火機的火苗,像戀人美好深情的吻。蠟燭的火苗陶醉般地搖搖晃晃,漸漸明亮起來,歡躍起來。它的光亮映出其他兩張綻開了微笑的臉,接著,又驚喜地圍過來幾張陌生的臉,都笑著。我看著他們並不陌生的陌生的臉,我也笑了。我沒急於返回房間。這亮光屬於眾人,我不能獨自享用。

  她說:你倒有經驗,出差還備著這玩意兒。

  我說:我在抽屜裡發現的——我可沒先見之明。現在出差到哪裡會沒有電燈呢?在城市,蠟燭已成稀罕物了。

  我持著蠟燭,緩緩地走過一扇一扇敞開的門——迎接光明的門,我十分樂意地接受裡邊的旅客偶爾提出借個光的要求。他們是在尋覓斷電的瞬間失卻或遺落的物件;找著了那物件,像重逢一樣的歡欣,簡直顯出孩童的純真。

  我的心房也隨著燭光一亮一亮閃動。這個旅館這座城市不再陌生和恐懼——一個人進入一個陌生地難免生出的感覺。

  經過一扇一扇敞開的門,我到達了房間門口。又是意外,霍然燈火通明,熒屏又出現一個彩色的世界。走廊傳來驚喜的聲音,接著,傳來紛紛“砰砰”關閉房門的響聲。我也關上了房門。

  《半支蠟燭》閱讀題目

  ***1***下列對作品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 分***

  A.“傳來紛紛‘砰砰’關閉房門的響聲。我也關上了房門。”結尾一句表現出“我”對眾人的不滿與自己內心的失落。

  B.作者通過斷電前人與人之間的陌生隔膜和斷電後人與人互幫互助的對比,揭示現代都市人群相處冷漠疏離的狀況,呼籲人性的溫暖、人與人之間的信賴與互助。

  B.小說中提到的“光屬於眾人”是因為蠟燭並不屬於“我”,它屬於房間裡曾經的旅客,也是因為如此,“我”才分享給眾人亮光。

  C.文蠟燭與打火機的火苗點燃的瞬間比作戀人的吻,既是表明看見光亮瞬間人們的喜悅,也表明人心在此刻的接近。

  E.“我”說的一句話“在城市,蠟燭已成稀罕物了”影射社會現實,道出城市中絲毫不存在人情的狀況,反襯了蠟燭光中照映出的真情可貴。

  ***2***小說的開頭反覆渲染“陌生”這個字眼,請結合文字簡析這樣寫有什麼作用?***6 分***

  ***3***小說第二自然段,“我沒有火柴,捏著蠟燭,走出房門,能看到長長的走廊盡頭一扇視窗外邊朦朧的夜色。”這個情節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6 分***

  ***4***全文以蠟燭折射出在尋光過程中人們哪些微妙的心理?你由此獲得哪些啟示?請聯絡現實談談你的理解。***8 分***

  《半支蠟燭》閱讀答案

  ***1******5 分***答B 給3 分,答D 給2 分,答A 給1 分,答C.E 不給分

  A.1 分,關門的動作並沒有表現出“我“對眾人的不滿,因為我自己亦未能免俗。B 3分,完整的概述了小說的情節和主題C.蠟燭並不屬於房間裡曾經的旅客,而“我“與眾人分享的原因,本質上也是因為分享互助的快樂,人性溫暖的力量。D.2 分。E.城市中“絲毫不存在人情”,表述過於絕對。

  ***2******6 分***

  ①直接表現出自己一個人進入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產生的一種陌生感。

  ②從側面反映出城市之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遠,很冷漠。

  ③與後文“停電後人們為找尋光亮,卻能打破陌生的隔閡,消除戒備,以至相互幫助扶持”的情節形成反差。

  ④結構上首尾照應,來電了,“我”又回到了城市的“陌生”之中。每點2 分,答對其中3 點即可得滿分。

  13

  ***3******6 分***

  ①從情節上來說,沒有火柴,我就要走出自己的房門,穿過長長的走廊去找火柴,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②從人物上來說,沒有火柴,於是在找火柴的過程中引出了一個女性與一箇中年男子,渲染了停電後,旅館內人物的共同心理——害怕黑暗,害怕孤獨。③從主題上來說,正是在尋找火柴的過程中,我得到了彼此不熟悉的人的幫助,體現了為了尋找光亮,陌生人之間可以打破隔閡,消除戒備,互相幫助的主題。

  ***4******8 分***

  心理:①現代城市人的內心對陌生人往往有防備和警戒之心。②當黑暗來臨的時候,人們為了尋找光明能打破隔閡,消除戒備,走進彼此,相互幫助,扶持。啟示:①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截蠟燭,只要我們點燃它,照亮彼此陌生的面孔,內心也會變得溫暖,親切。②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人們之間的信任和交流越來越少,彼此心靈上的隔膜越來越厚,這些都不應該是和諧社會應有的狀態。拉近心靈的距離,需要每個人的努力。微妙心理4 分,啟發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