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洞理論高考現代文閱讀題及答案

  現代文閱讀一直以來是高考語文中重點考察的一個考點,為了幫助大家提高語文閱讀能力,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大家閱讀練習。

  《蟲洞理論》高考閱讀原文

  上世紀30年代,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宇宙中可能存在連線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這個隧道就是後來物理學家所說的蟲洞。愛因斯坦認為通過這個隧道即蟲洞可以做瞬時的空間轉移,如果蟲洞的出口恰好停在過去,就可以通過它逆著時間旅行。當然,進行這種時間旅行時你只能旁觀,因為時間是線性的,事件就是一個個已經穿好的珠子,你無法改變珠子也無法調動其順序。但截至2013年,還尚未有實驗證實蟲洞真正存在。

  早在19世紀50年代,已有科學家對蟲洞作過研究。一些物理學家認為,理論上也許蟲洞可以使用,但蟲洞的引力過大,會毀滅所有進入的東西;同時,即使宇宙中充斥著數以百萬計的蟲洞,但也很少會有直徑超過10萬公里的,而這個寬度正是太空飛船安全航行的最低要求。因此蟲洞不太可能用於宇宙航行。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的研究發現,蟲洞的超強力場可以通過“負質量”來中和,起到穩定蟲洞能量場的作用。科學家認為,相對於產生能量的“正物質”,“反物質”擁有“負質量”,可吸去周圍所有能量。目前世界上的許多實驗室已經成功地證明了“負質量”能存在於現實世界,並且通過航天器在太空中捕捉到了微量的“負質量”。“負質量”的發現為利用蟲洞創造了新的契機,只要用“反物質”去擴大原本細小的蟲洞,並強化“蟲洞”的結構,使其穩定,就可以讓太空飛船穿過。

  與此同時,許多科學家也在致力於構造人工蟲洞的研究。科學家桑恩等人從理論上提出了構造蟲洞的概念。他們相信,先進文明所創造的人工蟲洞,可以用奇異物質的“支柱”來保持蟲洞的暢通。奇異物質具有超過它能量密度的極大的負壓,其引力具有排斥性,從而使得它周圍的空間被扭曲得十分奇怪,這正好改變了空間扭曲的“符號”。桑恩的蟲洞,可稱為奇異物質蟲洞。

  科學家麥可思提出了“磁蟲洞”理論。他說,極強烈的磁場能彎曲時空而形成蟲洞。根據相對論,任何含有能量的東西***包括磁場***皆能彎曲空間。遠在上世紀20年代,科學家萊特就在愛氏方程中找到了磁引力。萊特的理論表明,在一個由螺線管產生的磁場中,螺線管內形成了一個引力場,但要獲得這種人工引力場,需要十分巨大的磁場。麥可思說,在實驗室內,用2.5T***特斯拉***的磁場即可構造出一個“磁蟲洞”,但洞的半徑極大,約為150光年,若要將此“蟲洞”的半徑壓縮到實驗室的尺度,則所施加的磁場需大到10億T,這顯然超出目前人類的科技能力***最大人工磁場約10T***。但麥可思認為,在天空中必定能找到這種“磁蟲洞”,因為中子星表面的磁場達10億T,在那裡,“磁蟲洞”將自發地產生。

  不論“奇異物質蟲洞”或“磁蟲洞”,只要它們存在於天空之中,就能從地球上測得它們的特徵性訊號,我們將看到一個兩邊特別明亮中間較暗的R光學像。

  《蟲洞理論》高考閱讀題目

  6.【題目】下列對“蟲洞理論”的解釋,不準確的一項是*** ***

  A.蟲洞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連線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理論上,利用它我們可以做瞬時的空間轉移,回到過去。

  B.雖然蟲洞的能量場可以毀滅所有進入蟲洞的東西,但利用“反物質”來中和以後,太空飛船就有從蟲洞中穿過的可能。

  C.“蟲洞的引力”和“蟲洞的超強力場”,擁有負質量的“反物質”和具有極大負壓的“奇異物質”是含義各自相同的兩組概念。

  D.儘管以目前人類的科技能力還不能建造一個適合實驗室尺度的“磁蟲洞”,但麥可思卻相信太空中或許存在著這種“磁蟲洞”。

  7.【題目】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桑恩和麥可思建造的蟲洞,分別利用了奇異物質的負壓和人工磁場的引力來穩定蟲洞的能量場,其中的科學原理是相似的。

  B.“反物質”是相對於“正物質”而言的,它擁有“負質量”,可以在蟲洞中吸收能量,並使自身的結構穩定,從而擴大蟲洞。

  C.麥可思首先提出,任何含有能量的東西皆能夠彎曲空間,極強烈的磁場也能彎曲時空而形成蟲洞,他據此提出了磁蟲洞理論。

  D.只要桑恩的奇異物質蟲洞和麥可思的磁蟲洞存在於天空中,我們就能從地球上看到它們兩邊特別明亮中間較暗的R光學像。

  8.【題目】根據文意,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時間是線性的,事件則像一個個被穿好的珠子,無法改變珠子也無法調整順序,故即使能由蟲洞回到過去,也不可能“重新來過”。

  B.既然“負質量”已經被世界上的許多實驗室成功地證明了能夠存在於現實世界,那麼,利用“反物質”來建造蟲洞就不是不可能了。

  C.目前尚沒有實驗證據表明蟲洞的真實存在,所以,現階段科學家對蟲洞的所有研究都只是一種海市蜃樓般的猜測,前景不容樂觀。

  D.蛀蟲在蘋果表面的兩個點之間蛀出了一個“蟲洞”,如果在這兩個點之間走直線,從三維的物理空間來看,這條直線就類似於蟲洞。

  《蟲洞理論》高考閱讀答案

  6.D【解析】D項中“或許”錯。原文為“在天空中必定能找到這種‘磁蟲洞’”,必然變成了或然。

  失分點提醒:本題判斷相對容易,學生只需要將選項表述和文字表述進行細緻的比對,就不難發現選項中的表述錯誤之處。如此要熟練掌握現代文閱讀中經常出現的錯誤型別,比對中加以防範。

  7.D【解析】A項“桑恩和麥可思建造的蟲洞”錯。只有理論而沒有實際建造,理解偏差,混淆概念。B項“並使自身的結構穩定”錯。原文中提到,“穩定”指的是蟲洞,偷換概念。C項“麥可思首先提出,任何含有能量的東西皆能夠彎曲空間”張冠李戴。原文表述是“根據相對論,任何含有能量的東西***包括磁場***皆能彎曲空間”。

  失分點提醒:本題干擾項是A 項的表述。學生判斷的重點放在了後句“分別利用了奇異物質的負壓和人工磁場的引力來穩定蟲洞的能量場”,卻忽略了對“建造”這一概念的正確解讀。

  8.C【解析】C項中“現階段科學家對蟲洞的所有研究都只是一種海市蜃樓般的猜測”錯。理論探究不等於“海市蜃樓般的猜測”。

  失分點提醒:本題判斷相對困難,因為需要對文字提出的“蟲洞”理論有準確的瞭解,並由此進行推測。干擾項是D項。因為通過閱讀文字,“蟲洞”理論是虛擬空間的理論探究,D項用很形象的表述理解該理論,反倒讓學生認為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