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漲理論高考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

  說明文閱讀是高考語文考試中經常出現的題型,在備考階段考生需要多做說明文的閱讀訓練提高做題技巧。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同學們閱讀。

  《暴漲理論》高考閱讀原文

  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等機構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在北京時間2014年3月18日宣佈,他們發現了被愛因斯坦稱之為“時空漣漪”的宇宙原初引力波存在的直接證據,進而可以有力證明暴漲理論的可靠性。早在幾年前,就有科學家預言,由於宇宙大爆炸產生的引力波可能會作用於宇宙微波背景,並且留下暴漲的證據。

  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裡,宇宙大爆炸理論早已站穩了腳跟,幾乎沒有人懷疑它的可靠性。宇宙是起源於大約138億年前的一場大爆炸,原初宇宙的直徑只有10-35米,經過138億年的膨脹,直徑已有800多億光年。然而,從無窮小的尺度到無窮大的尺度變換,如果以目前宇宙膨脹的速度來看,是不可能實現的。美國物理學家阿蘭·古斯最早提出了宇宙暴漲的假設,從大爆炸之後的10-36秒開始持續到10-33秒到10-32秒之間,宇宙空間膨脹了至少1078倍,可見這次瞬間的膨脹有多麼劇烈。

  暴漲理論之所以能成為宇宙是如何發展到現在的狀況的主導理論,理由遠不止於此。宇宙自其誕生後大約38萬年以來便充滿輻射,這種粒子背景被稱作“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在對CMB的測量中,科學家發現原始光溫度幾乎是均勻的。在非暴漲模型下,宇宙不同部分的溫度是存在巨大差異的,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才達到均衡。然而,目前宇宙的年齡被鎖定在138億年,在宇宙學中,這個年齡實在太年輕了。因此,目前為止宇宙空間是無法達到光溫度的均衡的。暴漲理論給出了一個很好的解釋。所有的物質最初都從相同的地方以相同的溫度開始,由於突然加速膨脹,因此不同部分之間只有微小的溫度差異。

  根據基本粒子物理學的理論,宇宙從一個很高的溫度下降之後,應該有大量的磁單極子,然而我們始終沒有觀測到它們的身影,即便存在,也可以想象它們非常稀少,這又產生了一個悖論。可同樣,暴漲提供了一種說法,因為暴漲可以把原本存在的磁單極子稀釋掉了。

  此外,暴漲理論還能表明,為什麼今天觀測到的宇宙是近乎平直的。想象一下,宇宙就像一個被吹得無窮大的氣球,它的表面看上去就像一個非常平坦的平面。甚至宇宙形成的內部結構也可以用暴漲理論來解釋。所有星系形成之前的種子來源於暴漲時期的量子漲落。那個微小到只有十萬分之一的漲落後來被萬有引力放大,從而出現了恆星和星系。

  早在100多年前,愛因斯坦就在廣義相對論中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他同時指出這種現象將極其微弱,人類恐將永遠也無法探測到它。微波背景輻射是光子,光子具有偏振性,它分為兩類,一類就好像有源,比如一個電荷引起的電場,是向外發散的,也叫E模式;另一類則沒有源,呈旋渦狀,這也被稱為B模式。而暴漲時期產生的引力波會在微波背景輻射上留下旋渦,也就是B模式的特殊偏振。因此,只要找到引力波在微波背景輻射上留下的特殊印跡,就意味著可以找到暴漲理論存在的直接證據。研究人員在適合觀測宇宙大爆炸微弱餘波的南極,發現了比預期中要強烈得多的一個B模式極化訊號。用三年多的時間檢驗這些資料,排除了其他可能的來源,證實是由引力波留下的。

  僅僅看到暴漲理論的優勢,也就不存在物理學家對此的爭論。事實上,暴漲理論自身還存在重要的謎團沒有解開。

  《暴漲理論》高考閱讀題目

  1.下列對“時空漣漪”的有關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時空漣漪”指的是宇宙原初引力波,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預言它的存在是為了證明宇宙暴漲理論的可靠性。

  B.100多年前,愛因斯坦預言 “時空漣漪”現象將極其微弱,人類將永遠也無法探測到它。

  C.科學家基於愛因斯坦的假設,最終在南極發現“時空漣漪”的存在,只是其存在的強烈程

  度遠不如預期。

  D.科學家預言宇宙大爆炸產生的引力波有作用於宇宙微波背景的可能並留下暴漲的證據,這為人們尋找“時空漣漪”提供了便利。

  2.下列表述不能作為暴漲理論“能成為宇宙是如何發展到現在的狀況的主導理論”的依據的一項是***  ***

  A.原初宇宙的直徑只有10-35米,而現在宇宙的直徑已有800多億光年,以目前宇宙膨脹的速度來看,138億年的膨脹不可能有這樣的結果,而宇宙暴漲的假設能解釋宇宙大爆炸的瞬間宇宙膨脹是多麼劇烈。

  B.在非暴漲模型下,宇宙不同部分的溫度是存在巨大差異的,因而目前年輕的宇宙空間是無法達到光溫度的均衡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暴漲理論給出了不同部分溫度差異很小的解釋。

  C.微波背景輻射是光子,光子具有偏振性,暴漲時期產生的引力波會在微波背景輻射上留下漩渦。

  D.宇宙從一個很高的溫度下降之後應該產生大量的磁單極子,但是科學家始終沒有觀測到,暴漲理論認為這些磁單極子在暴漲過程中被稀釋掉了。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宇宙暴漲的假設增強了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可靠性,而“時空漣漪”的發現又有力地證明了暴漲理論的可靠性。

  B.所有星系形成之前的種子來源於暴漲時期的量子漲落,這樣的漲落後來被萬有引力放大,從而出現了恆星和星系。

  C.今天觀測到的宇宙是近乎平直的,因為暴漲使得宇宙像一個被吹得無窮大的氣球,使它的表面看上去非常平坦。

  D.微波背景輻射具有偏振性,因此找到引力波在微波背景輻射上留下的特殊印跡,就可以找到暴漲理論存在的直接證據。

  《暴漲理論》高考閱讀答案

  1.D

  試題分析:論述類文字閱讀在概念題型上往往有這樣幾點設題:部分與整體、誇大與縮小、因果顛倒或強加因果、尚未發生和已經發生、可能和必然、答非所問或張冠李戴、顛倒是非等。A項,“是為了證明宇宙暴漲理論的可靠性”的物件錯;B原文說“人類恐將永遠也無法探測到它”;C“只是其存在的強烈程度遠不如預期”是說預期的強度強於發現的事實,原文是說“發現的事實強於預期”。故選D。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2.C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篩選資訊的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對文意的理解,將選項分別代入原文進行比較分析,C項,答非所問,並非“暴漲理論之所以能成為宇宙是如何發展到現在的狀況的主導理論”的依據。故選C。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3.D

  試題分析:回答本題,先在文中分別找到備選項內容的對應語段,採用比對方法,看看有沒有答非所問、偷換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條件、輕重範圍失當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判斷正誤。D項,此項分析的關鍵在於對“***因***此”指代物件的確認。根據文意,“微波背景輻射具有偏振性”分B.E兩類,“此”正確的指代物件應是“微波背景輻射具有偏振性”中的B類,也就是“暴漲時期產生的引力波會在微波背景輻射上留下旋渦”。故選D。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