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大學生健康教育的論文

  近年來,由於社會就業壓力等問題的凸顯,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時有發生,日益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一個焦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

  摘 要:近年來,由於社會就業壓力等問題的凸顯,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時有發生,日益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一個焦點。通過把握這些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形式,分析其形成原因,著力探索如何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有效途徑,持續有效地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是當今高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件頭等大事。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6-00-02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不斷深化,各種思想紛繁湧現,高等教育正在經歷著從精英化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轉型,而招生人數逐年增加,就業壓力日益加重等問題,都是給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帶來不利影響的外界因素。當代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有著較高智力、較高文化和較強自尊心;他們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但同時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在2001 年《教育部關於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就提出:要充分認識加強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4]因此如何做好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把他們培養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新公民已成為新時期高校德育工作面臨的新課題。

  一、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現狀

  由於社會變革的加速,技術更新換代越來越快,職業的分工越來越細緻化,人們為了生存必然要參與到社會激烈的競爭中,這勢必要給在校的當代大學生帶來種種焦慮和壓力,繼而形成各種心理障礙,甚至出現心理疾病。近些年來,大學生休學、退學、精神失常,甚至自殺、犯罪等事件時有發生,資料顯示,有心理和行為問題的學生約佔大學生總數的20%—25%,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一個焦點。[3]而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促進他們的心理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是新時期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迫切需要。

  二、形成大學生心理異常的原因

  ***一***新一代大學生感情缺失問題

  作為獨生子女一代的他們從小生活在嬌慣、溺愛的環境中,造就了她們嫉妒、自私、獨尊等性格特點,又加之正處於特殊的心理髮展階段,從而使他們個人主義傾向嚴重,社會風氣逐漸浮躁,集體意識日漸淡薄,情感嚴重缺乏,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立足於社會群體中。

  ***二***大學生活環境適應問題

  進入大學以前,學生的學習目標非常明確——高考,進入大學後這個目標突然沒有了,於是開始迷茫,導致心理落差;再者,學習從以前的填壓式突然轉變成自學式,會有很多大學新生“水土不服”;其次,要不斷提高生活上的自理能力,逐漸從依賴別人的生活方式轉變為獨立的生活方式。

  ***三***人際交往的新困惑

  大一新生進入校園之後,面對著大學的各種誘惑和機遇,一方面他們正處於人生的轉型期,心理素質還不夠健全,內心是很想表現自己,很想獲得別人的認可,很渴望被別人理解和注視的;另一方面,由於來自不同的地域,生活習慣和風俗也難免會有衝突,再加之大學裡的集體宿舍生活使得其生活上需要處處協調,不能隨心所欲,如何處理好這些微妙的寢室關係又是一個不小的心理負擔。

  ***四***戀愛問題

  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他們都有著較高的文化素養,享受著較為豐富的校園資源,而且身心正處在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階段。因此,更加渴望著有一份校園情感來到身邊,但有些同學對異性追求,由於對方的拒絕、誤解,而鬱悶、焦慮、易怒,不僅帶來了生活上的痛苦,甚至造成了心理問題。

  ***五***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

  近些年來,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大學生畢業就業已經成為社會的一個難題,面對如此大的一個問題,每個學生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心理壓力,尤其是家庭經濟條件不太好的學生更是揹負了很重的負擔,導致其屢次應聘失利,這樣也就引發了對未來的焦慮和不安情緒,誘發了大學生就業焦慮症,產生心理危機。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乃至精神醫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技術,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其心理機能,充分發揮其心理潛力,進而促進整體素質提高和個體發展的教育。[1]

  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它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齊心協力。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主陣地,在這個系統工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代高校應針對大學生的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最終達到加強大學生的識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平衡能力的目的。

  ***一***要重視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於學科教學之中

  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高校教育體系的一部分不能脫離學校的教學工作,高校應該把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各個學科的具體教學活動中,使其能夠相輔相成的形成一個良好的教育體系。[1]尤其是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中要充分詮釋就業心理方面的內容,通過案例分析,使學生對常見的就業心理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有所瞭解,掌握一些緩解就業不良心理的除錯方法,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就業,迎接人生的下一個挑戰。

  ***二***要建立專業的心理諮詢中心,配備專職工作人員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專業隊伍建設,成立專業的心理諮詢中心。使其成為一個以學生為服務物件的專業服務機構,***下轉第65頁******上接第63頁***高校心理諮詢中心應根據學生不同的心理活動特點,主動走到學生中間,運用現代化手段,主動發現學生中的問題,向學生提供全面的服務,通過各種手段提高諮詢的便利性。[3]

  ***三***要全面開展學生的心理健康測試,建立大學生心理檔案庫

  針對剛入校的大一新生進行專業的心理健康測試,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檔案資料庫,構建校園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檔案資料庫,形成對學生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資源的有機配置。還要依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開展心理諮詢,普及心理衛生知識,幫助他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要開闢心理網站,佔領新時期大學生思想的主陣地

  網路以其虛擬、快速、自由等特點和優勢為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有些同學性格內向、自閉,不善言談,但在網路虛擬世界中卻能找回自信,這時專業的心理諮詢人員就可以定時定量的對部分學生進行網上心理諮詢,班級輔導員和院系領導可以開闢網上接待日,也可設立專門的心理諮詢郵箱,從網上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及時解決學生的不良心理問題。

  ***五***要加強與家庭和社會的溝通,形成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

  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學校、家庭、社會三者教育的有機結合。如何做好三者的協調和配合,是必須認真思考並切實解決的問題。[5]高校作為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其不但要密切關注學生成長的各種問題,還要及時與家長和社會保持聯絡與溝通,全面反饋學生學習、生活與身心狀態,共同商議學生成長計劃,特別是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更應加大關注力度,可以建立一個以家長、輔導員、同學為核心的幫扶小組,不定時將心理問題學生的學習、生活及思想等方面的狀況向學生家長通報,並適當要求學生家長把家庭基本情況及突發事件向學校進行及時反饋,從而構建起學校和家庭共同管理學生的幫教網路,使學校和家庭之間能夠隨時保持溝通,定期及時的向家庭反映情況,共同研究採取有效干預的方案,減少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

  ***六***要營造良好的校園精神文化環境,促進大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不僅能讓大學生掌握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還能緩解他們思想與精神上的壓力。[2]高校可以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和學術活動,大力開展班級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積極組織心理健康專題講座,營造和諧校園環境,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圍、寬鬆理解的環境,促使學生充分發展個性,改善適應能力。

  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一***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要以預防為主,諮詢排解心理困惑為輔,應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正確觀念來幫助心理問題學生自我修復。

  ***二***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應充分考慮到單親家庭、特困生、後進生等學生和普通學生的心理狀態,重視不同個體的差異性。

  ***三***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把握不同地域、不同名族、不同年級等學生的不同生活狀況,分別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應該知道要想全面的解決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全方位的合作和協調。我們必須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學生為中心,加強理論學習,緊密聯絡實際,牢記“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工作理念,做到服務育人,管理育人,團結進取,求實創新。不斷學習,不斷研究新問題,不斷摸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徑。

  參考文獻:

  [1]王晉輝.淺談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探索,2010.

  [2]常斐,趙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徑[J].科技資訊.

  [3]周航.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研究[J].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學報,2010.

  [4]彭燕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與對策[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0.

  [5]程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其對策[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