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釣法如何掌握抬杆時機的技巧

  釣魚有許多不同的技巧與方法,傳統釣法是我們日常垂釣經常使用的一個釣魚方法,大家在垂釣的時候總會發現不知道應該什麼時候抬杆最好,釣魚抬杆的時機應該如何把握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傳統釣法掌握抬杆時機的技巧一:瞭解漂相與魚吃鉤的狀態

  1***浮漂點動後送漂

  首先我們需要觀察一下相關的浮漂點動後送漂,這種漂相是傳統釣鯽魚最常見的漂相。通過在魚缸中觀察我們可以看到,鯽魚在索餌的時候,一般是頭朝下尾朝上,當覓食的初期先是反覆吸、吐試探餌料,看是否有危險是否對胃口。

  魚兒在試探的時候,就可以直接的反應到相關的浮漂了,這時候反映到浮漂上往往是多次的點動,只有它感到滿意、放心了,才會將餌料吸進嘴裡並開始抬頭保持身體平衡,這時候浮漂就反映為開始上送。至於上送的快與慢,一般是與魚的個體大小有關,個體較大的送漂的速度較慢,個體較小的送漂的速度較快。

  2***浮漂點動後沉漂

  出現下沉的漂相***習慣稱拉黑漂***一般有幾種情況造成。

  1、當魚群密度大發生搶食的時候,魚在搶到餌料後快速逃離而來不及送漂。

  2、個體較大水位太淺,當水體太淺的時候***30公分以下***造成水面的光線較強,魚吃鉤後多數是拉黑漂。

  3、魚種的不同。鯉魚、鯰魚、黃桑魚、黑魚它們吃鉤後很多時候,浮漂的反映是拉黑漂。以上一、二種漂相是傳統釣遇到最多的漂相。

  3***較長時間頻繁點動

  這種漂相出現的機率較少,有時候鯽魚在吃鉤處於品嚐階段,或吃鉤後由於鉛墜太重魚抬頭困難但又捨不得吐鉤,特別是你用的是蚯蚓等耐咀嚼的餌料的時候,會出現浮漂頻繁點動,既不送漂也不拉黑漂的現象。當出現浮漂頻繁點動後,建議你還是馬上抬杆,時間長了鉤尖就會露出,魚便會停止覓食,但有時候鯉魚吃鉤也有這種漂相。

  我們根據漂相能夠判斷出魚吃鉤時的不同的階段,讓我們的抬杆做到心知肚明。但是,僅憑漂相就決定抬竿是不夠的,因為抬杆的早與遲除了熟讀漂相外,還要參考很多影響因素才能最終決定抬杆時機的早與遲。

  傳統釣法掌握抬杆時機的技巧二:瞭解影響抬杆早遲的因素

  1***水體深與淺的影響

  我們知道,魚類在吃鉤的時候,線組傳遞的訊號快慢與水的深度有關。水越深線組傳遞訊號需要的時間越長,水越淺線組傳遞訊號所需的時間越短,雖然同樣的漂相,在淺水中和在深水中所反映的魚的吃口狀態是不同的。

  例如:同樣反映為送了2粒漂,在4米深左右的水域裡,當你發現送了2粒漂再抬杆魚可能已經吐鉤,在1米深左右看到送2粒漂就抬杆可能魚還沒將餌料吸入嘴裡,所以,淺水中抬杆要略遲深水中抬杆要略早。

  2***餌料大與小的影響

  在魚的個體一定的情況下,餌料越小魚***越輕鬆,餌料越大***越困難。例如:在同等深度的水體裡,用半根蚯蚓釣和用整根蚯蚓釣,抬杆時間的早與遲是不同的。半根蚯蚓魚會較輕鬆的***,當你看到送2粒漂抬杆上鉤率較高,但用整根蚯蚓釣的時候,當你看到送2粒浮漂就抬杆,這時候,魚可能只含到蚯蚓頭而沒有將鉤吃進嘴裡,跑魚的機率相對就大。所以,餌料越小***細、短***抬杆應該略早,餌料越大***粗、長***抬杆就應該略遲。

  3***餌料軟與硬的影響

  我們通過在魚缸裡喂金魚可以看出,同樣用半個米粒大小的餌料,用柔軟的熟飯粒餵它,它幾乎一口就吃掉了,而用生大米餵它,它要吞吞吐吐很多次才吃掉。所以,在用軟餌的時候,當發現已開始送漂或黑漂的時候,就要及時抬杆,但你的餌料如果較硬,抬杆時機就應該略遲一點,以減少脫鉤跑魚的機率。

  4***水域肥與瘦的影響

  水域有肥瘦之分,肥水裡的魚由於天然餌料豐富,魚類終日飽食無憂吃鉤時吞吞吐吐吃鉤速度很慢,肥水中釣魚抬杆時機應該略遲一點。而在野外的瘦水水域裡,天然餌料匱乏,魚的飢餓程度高,其他條件相同的時候,魚吃鉤較乾脆,當看到有送漂或黑漂等漂相就應該及早抬杆。

  5***墜子重與輕的影響

  魚在含住餌料抬頭後,首先要帶動鉛墜,如果漂調的遲鈍魚拉動鉛墜就費勁就會吐鉤,這樣,一旦發現有輕微送漂或黑漂就要及早抬杆,遲了魚就會吐鉤而逃。但是,如果你的漂調的很靈敏,當看到漂開始輕微上送就抬杆,其實,這時候魚還沒有將餌料完全吸入嘴裡,這時候抬杆就很容易跑魚。所以,用軟餌料抬杆要略早,用較硬的餌料抬杆應該略遲一定。

  6***腦線長與短的影響

  腦線的長短也影響抬杆的早遲,釣友都知道,腦線越短靈敏度越高越長則越遲鈍。當魚將餌料含***後,抬頭的時候便要牽動鉛墜,腦線如果留的很短,魚剛輕微吃鉤浮漂就有反映,魚剛抬頭浮漂就會反映為送漂,但這時候魚還沒有把鉤餌吃深,這時候抬杆就會脫鉤跑魚。

  如果腦線留的長,魚輕微吃鉤浮漂不會變化,只有當魚將餌料吸入嘴裡較深並且頭抬的較高了,浮漂才反映送漂,耗用的時間也長一點。由此看出,腦線短的抬杆應略遲一點,腦線長的應該略早一點。

  7***溫度高與低的影響

  高溫季節魚吃鉤的動靜大於低溫季節,同樣的漂相,但魚吃鉤的程度是不同的。如果是在冬季釣魚,魚的吃鉤動靜輕開口小,魚即使已經將餌料吸入嘴裡,浮漂的送漂、拉漂反映也很微弱,用臺釣時候,常常只反映在一道黑線上下變化,如果你再等它將浮漂送或頓的明顯一些,可能它已經吐鉤離開了。但是高溫季節裡則不同,這時候魚吃鉤的動靜相對較大,如果你看到送或拉的動靜輕微就抬杆,常因過早而跑魚。

  抬杆時機的把握是一項技術,釣手一要知識全面二要反映敏捷。既要能根據具體的情況隨機應變綜合分析,又需在瞬間作出抉擇,這就要求釣者要常學常釣,能做到判定準確手隨心動,才能較快提高技藝。

  釣魚休閒好處

  一、提高反應能力

  釣魚的關鍵就在於觀察魚漂和及時提竿。初學釣魚的朋友,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練習才能得心應手,這可以鍛鍊人的反應能力,同時也提高了腦細胞的靈活性。

  釣魚的關鍵就在於觀察魚漂和及時提竿

  二、保護和恢復視力

  眼科醫生經常會說:常看遠方,常看綠色,視力就不易減退。一般讀書看報的時候,多數情況下是在40釐米左右的近距離用眼,再加上看電視對目力的損害,還有人需要經常對著電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視力很容易下降。而釣魚主要就是看幾米或者幾十米之處綠水中的浮漂,經常釣魚,既看遠處,又看綠水,能對視力具有保護和恢復作用。

  三、整理釣具使人心靈手巧

  釣魚前,買來的魚竿、魚線、魚鉤、魚漂以及手輪等等,必需自己動手組成釣組。由於要釣的魚類魚種的不同,天氣、場地和季節的差異,這些魚具組合起來的方式也就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千變萬化。組合釣具是很難請別人代勞的,既要開動腦筋,還需要有一雙巧手,長一點、短一點、粗一點、細一點、輕一點、重一點,如果調配不當,就必然影響魚兒的上鉤率。

  四、使人心態平和

  現代都市,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也比較大,身心有時很難放鬆下來,當進入“你與池水一線牽”的境界時,什麼榮辱、悲歡、得失、功過等等掛心的事情,都會被面前這池清水過濾得乾乾淨淨。

  五、強身健體,遠離汙染

  垂釣地點,一般遠離鬧市,聽不到各種噪音,聞不到汽車廢氣。特別是在春秋兩季這兩個垂釣的黃金季節,綠水青山,日光浴、空氣浴任君選擇,清新空氣大量免費供應。

  釣魚於江河湖海,空氣清新,陽光充足,噪音小,是養身保健的良好環境。江河湖海邊的空氣中氧氣充足,經常呼吸新鮮空氣,可引起人體各種相應的良好的生理反應;日光可使人獲得健美的面板,紅潤健康的面容。人體經日光中紫外線照射後,可以增強面板和內臟器官的血液迴圈,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城市噪音已構成環境的嚴重汙染,經常到空曠恬靜的水域釣魚,幽靜的環境能消除兩耳的疲勞,有助於保持良好的聽覺功能。

  釣魚活動能控制和消除精神方面的各種不良情緒,參加釣魚活動有助於提高生活情趣,活躍各種生理功能,是保持心理健康衛生,防止抑鬱症、精神沮喪及焦急、暴躁等不良情緒的好方法。釣魚使人心情舒暢,情緒穩定,精神飽滿。

看過傳統釣法掌握抬杆時機的技巧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