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的演講風采

  曾仕強是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那麼他是如何演講的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曾仕強在演講中的風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以史為鑑 借古明今

  曾教授歷史知識淵博,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厚積薄發是其演講風格之一。演講時,他並不純粹地引經據典,舊聞重提,而是根據演講需要,將歷史故事條分縷析,揪出要害,從而達到以古論今、借古諷今的目的。例如,在談到核心團隊的重要性時,曾教授講——

  我們所有的成敗,不是決定在領導,而是決定在核心團隊。中國的競爭力不是在領導,而是在核心團隊。以劉邦和項羽為例,劉邦哪點比得過項羽呢?論出身,劉邦是平民,項羽是貴族;論武藝,劉邦的劍只殺得了蛇,項羽砍過的人頭卻是誰都數不清。但最後,在烏江邊抹脖子的是項羽,而不是劉邦。為什麼?只為一樣:項羽樣樣行,卻不如劉邦會團結人!算起來,項羽還是個敢作敢當的偉男子,大敵當前,身先士卒,躍馬揚槍,所向披靡,絕對的超級男模。但在任何社會,劉邦一定打贏項羽。因為劉邦靠的是團隊,不是自己一個。他很清楚,單打獨鬥不行,所以,一有事,就推給韓信,推給樊噲,推給蕭何,推給陳平……叫上一幫人來,你項羽力能拔山又怎樣?氣能蓋世又怎樣?是大家心中的英雄又怎樣?還不照樣死無葬身之地!我想,在座的各位,在企業大小都是個頭目,如何建立你的團隊,是最實際的。

  這是曾教授在談“如何打造堅實的基層團隊”演講中的一個片段。在這一段話裡,曾教授先是旗幟鮮明地表明觀點,引起聽眾注意;繼而以劉項之爭的典故加以論證,在出身、武藝方面,劉邦雖然遠不及項羽,但“項羽樣樣行,卻不如劉邦會團結人”,一語中的,道出根由,“劉邦靠的是團隊,不是自己一人”,項羽不會團結人,到最後當然是四面楚歌,拔劍自刎;這時,再真誠呼籲身份是“頭目”的聽眾要重視團隊,也就頗得認同了。楚漢之爭的故事,雖然不算新鮮,但“超級男模”“團隊”等時尚詞彙的穿插,使話語風趣、有新意,一連串反問構成的排比,使句式有勢、生動。並且,曾仕強以歷史的經驗教訓去闡明現代管理之道,更使道理形象、易懂。這樣的演講,聽眾聽起來能不興致勃勃又受益匪淺嗎?

  二、標新立異 自成一說

  聽曾教授演講,時常有新奇之聲,不俗之見。且細聽之後,更有振聾發聵、醍醐灌頂之感。例如,曾教授認為,君子也應注重交際技巧,提高競爭力,要善於自保,追求圓通。他是這樣講的——

  圓通和圓滑雖然長得一模一樣,表面上看起來,幾乎不分軒輊,都是“推、拖、拉”,一副打太極拳的樣子,但是二者的本質不同,主要有以下幾點差異:第一,過程完全相同而結果截然不同。“推、拖、拉”到最後,把問題圓滿解決掉,便是圓通;“推、拖、拉”到最後,沒有解決問題,或者解決得不夠圓滿,那當然是圓滑。第二,圓通的人善於利用“推、拖、拉”的短暫時間來充分思考,尋求此時、此地合理的行動方案,以便減少阻力,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圓滑的人只想利用“推、拖、拉”把時間拖延過去,以便逃避當前的問題,根本不想解決問題。第三,圓通的人用“推、拖、拉”來降低競爭的壓力,使大家覺得經過“推、拖、拉”之後得到的答案應該可以接受;圓滑的人,則冀望於不經由競爭便能夠獲得勝算,或者不願意應付挑戰,悄悄地逃之夭夭。圓滑與圓通有著本質的不同,合理地“推、拖、拉”,把“推、拖、拉”的功夫發揮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就是圓通。而在任何環境下,與任何人相處,都喜歡玩心眼、耍計謀,就是圓滑。小人圓滑,因而我們對他充滿鄙視。君子當然不應該圓滑,但是要足夠圓通,否則就常常使自己在與小人的鬥爭中處於劣勢。

  “圓通和圓滑長得一模一樣”,都是“推、拖、拉”這副“打太極拳”的樣子,這個擬人手法運用得出神入化,不動聲色地道出了人們厭惡圓通和圓滑的原因。接著,曾教授開始為“圓通”喊冤、申冤,三組對比,孰是孰非,涇渭分明:圓通是“面對現實”,圓滑是“逃避現實”;圓通是“負起責任”,圓滑是“推卸責任”;圓通是“審時度勢”,圓滑是“投機取巧”。這樣一來,聽眾對圓通和圓滑就有了全新的認識,而不再盲目排斥“推、拖、拉”,不再把“圓通”視為可恥行為。相反,“要足夠圓通”,才能使自己在與小人的鬥爭中少吃虧。曾教授的演講,觀點新奇,論據充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怎能不讓聽眾心服口服?

  如今,曾仕強教授已年逾古稀,但演講起來,照樣思維敏捷,口若懸河。更可貴的是,他的演講博觀約取而厚積薄發,自出機杼而不囿陳見,高屋建瓴而決勝千里,堪稱當今講壇一朵絢爛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