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拳空擊的好處

  空擊是格鬥訓練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我看很多習武者對空擊並不感興趣,倒不是說不能吃苦,而是感覺空擊太枯燥或者空擊不過癮,其實空擊可以解決很多在格鬥中的問題。你知道空擊有什麼好處嗎?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歡。

  空擊是什麼?

  空擊是對抗性運動的一種獨特的訓練方式,英文名稱是shadowboxing[1] ,來源於拳擊。是在進行高強度運動之前的熱身的一種手段。

  空擊簡介

  空擊,顧名思義,一個人就可以進行,對著空氣出拳。拳王阿里就曾在ABC的“Wide World of Sports ”節目的試鏡時,為了闡明他的拳擊理念,在泰森的啟蒙教練Constantine "Cus" D'Amato旁邊表演了一組空擊。

  空擊的詳細介紹

  大多數的拳手偏向在做任何訓練之前進行空擊。其目的除了熱身之外,還通常用來保持節奏和感覺。更重要的是,當拳手對著下場比賽的假想敵空擊時經常意識到什麼應該進行修正,什麼不該修正。拳手也有在訓練之後做空擊的,有的在俱樂部的繩圈內,有的乾脆在家中的任何地方,不照鏡子。空擊雖然英文稱作“影子拳擊”,但當然不僅限於拳擊。許多空手道運動員也將空擊作為日常訓練的一部分。在李小龍的電影中,我們也經常看到他對著鏡子出拳、出腿,他還將拳擊的步法引入了他的截拳道。除此之外,鼓手用空擊糾正打擊風格和表情,摔跤運動員也藉助空擊來學動作。

  空擊的好處是什麼呢?

  空擊首先是練動作規範性和發力,打靶和打沙袋其實一個是在找發力的力點,一個是在練發力時手臂的支撐力量,而發力的技術體會還是在空擊中。初學者一上來就打靶打沙袋,不同步進行空擊訓練,往往容易出現兩個問題,一是因為有目標,總想打得有力,於是動作出現變形,二是因為拳腳疼痛而減輕自己的擊打力量,這樣容易造成發力不充分的習慣,雖然隨著拳腿承受能力的提高會有所改變,但畢竟不是三五天的事,在技術訓練初期就相當於給自己製造了一條彎路。而同步進行空擊訓練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空擊沒有具體目標,可以比較靜得下心來體會技術,還可以充分地發力,而且在發力的過程中對相應的關節肌肉又是一種強化,也可以為打靶打沙袋訓練打下一個基礎。

  其次是技術的控制和應變能力。格鬥中除非對手已經完全失去了反抗能力,否則任何一次發力都應該留有餘力作為應變,簡單說就是這一個動作如果打空了你要能控制得住,而且能迅速連線上後續的攻防動作。別一個直拳出去打空了整個人都栽出去,那就離被KO不遠了。而空擊就能很好地培養這種能力,空擊本來就是對空發力,一方面要求拳腳的速度力量,一方面又要求動作的平衡和連貫,練習者自然地就能在中間找到這個平衡點,形成良好的發力技術與控制能力,在充分發力的同時保持重心不失間架不散,在實戰中也不會因為攻擊落空而失去平衡或者回防速度慢給對手造成反擊機會。

  如果始終只進行打靶和沙袋訓練,發力時也許會感覺很充分很過癮,靶和沙袋的阻力本身也有助於練習者控制重心和收拳收腿,練習者往往就會養成把力用老的習慣。可能打靶打沙袋時動作能很流暢,實戰中打上對手動作也能很流暢,但是一但打空,就可能失去重心陷入被動。畢竟實戰中任何人也不可能保證自己每一拳每一腳都能擊中對手的,也許一次失誤就會讓戰局徹底翻盤。

  不管格鬥練習到了什麼水平,空擊都是不可缺少的訓練內容,對初學者來說,空擊更應該作為技術訓練的主要內容來抓,空擊練著確實不那麼過癮,但的確很重要,不要光去追尋釋放力量的快感,卻給自己的技術留下難以彌補的隱患。總而言之 空擊就像是 健身前的跑步 必須而必要 但是 不要讓它佔的比重太多